今年夏天,你一定被这一部“燃爆了”的电影刷屏了!大白新闻说的,就是吴京自导自演的电影《战狼2》。
《战狼2》主演
实际上,有关中国护照上文字说明的谣言也曾被广为传播。各国护照上究竟都写了什么文字?中国的护照又历经哪些变迁呢?
中国护照曾被传谣
曾经,网络上流传过这样一则谣言。美国护照上写着,不管你身处何方,美国政府和军队都是你强大的后盾。而中国护照上却写着,请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并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这个看似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当时却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转发。
谣言截图(图自网络)
美国护照上到底写的什么?
TheSecretaryofState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herebyrequestsallwhomitmayconcerntopermitthecitizen/nationaloftheUnitedStatesnamedhereintopasswithoutdelayorhindranceandincaseofneedtogivealllawfulaidandprotection.
美国护照
那中国护照上写的又是什么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护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TheMinistryofForeignAffair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requestsallcivilandmilitaryauthoritiesofforeigncountriestoallowthebearerofthispassporttopassfreelyandaffordassistanceincaseofneed.
中国护照
实际上,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护照内容是很相似的。
一起来看看加拿大的护照:
TheMinisterofForeignAffairsofCanadarequests,inthenameofHerMajestytheQueen,allthosewhomitmayconcerntoallowthebearertopassfreely,withoutdelayorhindrance,andtoaffordthebearersuchassistanceandprotectionasmaybenecessary.
可见,各国的护照上的文字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在此也不多做列举了。
演员吴京在《战狼2》首映式上曾表示,“也许现在它(中国护照)不能让你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但能把你从任何一个地方接回家”。
2015年初,也门内战爆发,其国内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当时,美英法德国等10多个国家关闭使馆,要求本国公民自行撤离也门。为保护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国政府统一部署,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舰艇编队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赶赴也门,执行撤离中国在也门人员任务。
也门撤侨
2011年,利比亚局势动荡,战争一触即发。为保护在外侨胞,中国调动了182架次中国民航包机、5艘货轮,动用了4架军机,租用20余艘次外籍邮轮,把35860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安全接回了家。
身在异乡遭遇危险时,能给你安全感的,还是那一本中国护照。
外媒称中国新版护照是宣示主权的新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中国护照分为外交护照、公务护照、普通护照和特区护照。公务护照又分为公务护照和公务普通护照。特区护照分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公务普通护照统称为“因公护照”,普通护照俗称“因私护照”。
我国的护照经历过哪些变迁史呢?
1949年开国大典半年后,新中国第一本护照问世。建国初负责领事工作的是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处护照科,护照、签证、海外侨务、外国遗留领馆及在华资产等业务都由护照科的3名工作人员包揽。
新中国护照设计任务交给了护照科的女科员袁蘅,她的业余爱好是画画。袁蘅找来国民党政府护照和苏联、瑞士护照作参考,设计出新中国的护照样式,并征求了民国时期三位外交官的意见。
1949年11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通知各部委,周总理决定:“国内护照由公安部制发,国外护照由外交部制发。”
国内护照和国外护照的说法,源于晚晴及民国时期,国民出国使用的旅行证件及内地旅行使用的通行证件,统称护照,新中国建立初期这种说法仍被沿用,所以有了国内和国外护照的区别,国内护照实际上就是通行证。
公安部很快设计出国内护照样本,格式、行文与民国时期大体相同,四周为麦穗、稻、谷纹饰,顶部一面五星红旗。周恩来提出了一条修改意见:“护照形式可用,但在国内通用,无须加国旗装饰,图案花纹颜色请自选择。”公安部随即将护照顶部换上红五星,周围纹饰又点了几颗星,国内护照就这样诞生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护照发放居多,国外护照发放量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时,1946年成立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已发护照三年。北平、上海、广东等省市解放后,也都印发过各自辖区居民的国外护照。
新中国护照不统一,国际社会对其真伪和权威性产生了怀疑,给正常旅行和公务活动带来麻烦。
中央军委第一军医大学校长周泽昭1949年底去朝鲜参加外科医学会议,从新义洲入境朝鲜时,东北代表持东北人民政府外事局发的护照一路绿灯很快通过检查。而她所持的北京市政府发的护照则被朝鲜边防阻拦。“最后,平壤派人迎接,问题才告解决。”周泽昭于1950年1月16日向外交部办公厅护照科反映情况,建议“统一全国护照,尽快印制新中国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