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种植小麦的国家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基斯坦、乌克兰、哈萨克、阿根廷等国家,这9个国家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多。在这9个国家中,中国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吨的国家,达到1.2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为9000万吨左右、美国和俄罗斯,2014年美国5800万吨,俄罗斯5100万吨,法国小麦产量3600万t,澳大利亚为2550万吨,2014年加拿大2750万吨,巴基斯坦为2450万吨,乌克兰2000万吨,哈萨克1450万吨、阿根廷1000吨。
从各大洲的分布看,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面积约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其次是欧洲,占25%,美洲占15%,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占5%左右,各洲小麦产量分布情况与面积比重大体一致。
亚洲和欧洲既是生产大洲,也是消费大洲,但亚洲当年产不足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北美(含中美)洲和大洋洲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洲内消费比例较低,大部分用于出口;非洲产量最低,但消费量相对较高,需要大量进口;南美洲生产和消费总量基本持平。因此,小麦的消费是全球性的,全世界约有40%的人以小麦为主食。小麦的供需结构决定了世界小麦贸易的特点:交易范围广、交易量大、参与国家多。
2.供给呈下降趋势,需求呈刚性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统计,世界小麦常年产量为5.8亿吨左右,占谷物总产量的28%。但近几年由于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呈下降趋势。据美国农业部统计,1998/99年度世界小麦产量为5.89亿t,2002/03年度下降到5.68亿t,5年下降了2100万t,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产国小麦减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杨卫路根据有关部门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世界小麦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趋势o1961年全球消费量约为2.33亿t,1997年为3.35亿t,1981年为4.45亿t,1991年为5.55亿t,2001年为6.60亿t,以每10年1亿t的水平持续增长。而全球小麦的期末库存量则随着收成的丰歉而波动。近10年,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保持在1.1亿~1.3亿t,远低于1985和1986年1.7亿t的水平。2001年世界小麦库存已经降到近13年来的最低水平。
3.不同类型国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较大
转型国家东欧和前苏联年人均消费小麦262kg,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0kg,也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55kg,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最低,人均年消费小麦只有74kg。中国小麦人均消费为92㎏,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东欧的水平。
从消费结构看,发达国家以及处于转型期的东欧和前苏联,食用比例只有5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1%);而作为饲料的比例较高,约占1/3左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6%)近1倍。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小麦消费数量将增加,但食用比例将降低,饲用比例将提高。
4.出口国比较集中,进口国比较分散,贸易量相对稳定
世界小麦贸易量自1981年超过1亿t以后,近十几年相对比较稳定,一直在1亿~1.2亿t之间徘徊。主要是因为一些传统的小麦进口国提高了自给率,从而降低了进口量,使世界小麦贸易量的增长受到制约。
全球小麦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4个国家,从表4可以看出,4个国家常年出口量为7500万t左右,约占世界小麦贸易量(1.1亿~1.2亿t)的70%。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年均出口量在2700万t,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也是传统的小麦出口国,出口量一直稳定在1500万—1600万t,法国还是欧洲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另外,这4个国家小麦出口量均超过其国内生产总量的50%,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比例接近80%,属于典型的小麦贸易出口国。
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南美和部分欧洲国家也有一些进口。仅亚洲进口小麦的国家就达20多个,年均进口量超过100万t的国家就有12个。根据进口数量划分,意大利、巴西、日本和埃及小麦进口量都在600万t左右,韩国进口量近几年保持在400万左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进口量也在300万t左右,是世界主要的小麦进口国。中国曾经是世界第一小麦进口大国,常年进口量在1000万t左右,自1998提锐减,近两年进口量不足100万t。
二、世界小麦主产国情况
1.美国
美国是世界小麦主产国之一,由于小麦种植效益比玉米和大豆低,自1997年美国小麦种植面积连续7年下滑,目前已由1997年的254万hm2下降到185万hm2,产量由1997年的6754万t下降到2002年的4406万t。但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小麦强国。
2.加拿大
3.澳大利亚
小麦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大约种植1200~1400万hm2,总产占世界小麦总产的3%。每年5至7月上旬播种,10月至来年1月收割。但由于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占70%以上,灌溉面积很小(不足4%),而且几乎不使用任何肥料,因此,小麦单产很低,全国小麦平均产量在正常年份只有1500~1800㎏,最高年份也只有2250㎏。澳大利亚大约有4万个农场以种植小麦为主,基本上以家庭经营为主,平均规模为900hm2,实行一年一作,而且有相当面积的土地休闲。最新:2015/16年度澳大利亚小麦产量预计为2550万吨,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贸易国,大约80%的小麦用于出口,每年出口量为1000万~1200万t,占世界贸易量的10%,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小麦收获季节正是大多数产粮国的淡季,所以澳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具有季节性优势。
澳大利亚极其重视小麦的质量。其控制措施为:第一,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亲本选配、各代选拔与鉴定过程中均采用较严格的控制手段和措施。第二,新品种推广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每年都要根据试验所得的数据资料公布一次小麦品种推荐名单和各品种的质量分析结果,供种植者选择。第三,严把收购质量关。收购的小麦至少要经过3次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质量的另一个关键是仓储条件;从港口到基层收购站都采用标准化的金属仓库,架离地面,严格封闭,并撒施防虫剂。
4.法国
法国是世界第四大小麦出口国和最大的面粉出口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以1999年为例,法国小麦产量3600万t,出口小麦和面粉1700万t,约占欧盟小麦出口量的50%。尽管法国小麦的质量无法与美国和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的面包麦相抗衡,但由于法国小麦价格比美国小麦每吨至少便宜40美元,亚洲进口商逐渐放弃价格高昂的美麦和澳麦,而以法国小麦作为替代。
欧洲的产量依次为法国、德国、英国、波兰。
5.印度
近几年来,印度小麦种植面积变化不大,但单产增加较大,产量已由1995年的2250㎏/hm2增加到2002年的2775kg/hm2,总产由6577万t增加到7181万t,增加了600多万t。2002年总产达到7637万t,总产仅次于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小麦大国。最新几年印度小麦产量达9000万吨左右。
印度冬小麦的播种通常于10月开始,并在11月和12月上半月加速进行。印度小麦收获通常始于三月底或者四月份的第一周。印度小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1985—1988年印度共出口小麦128万t,1989年突然下降到1.3万t,2000年出口量增加到81万t,2001年和2002年猛增到300万t左右。印度小麦出口以饲用为主,主要出口国家包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及中东地区。
6.非洲小麦主产国依次为埃及、摩洛哥、南非。
另据:国际谷物理事会调降2011/12年度全球小麦产量至6.67亿吨。USDA:2012/13年度全球小麦产量6.514亿吨
Informa预计2014/15年度中国小麦产量为1.249亿吨,高于早先预测的1.235亿吨,上年为1.217亿吨。
生意社07月29日讯
欧盟委员会还预计2014年欧盟大麦产量为5590万吨,高于早先预期的5530万吨,不过比上年减少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