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108:04:13发布浏览98次信息编号:158628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今日推荐套餐推荐单打)
美国音乐创作者人均年收入是中国的11倍。其中,美国音乐制作人的收入是中国音乐制作人的近25倍。
美国人均音乐消费水平为16.41美元,而中国仅为0.15美元。美国人均音乐消费量是中国的109倍。
近30%的中国音乐家收入为零。
可以说,这份报告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各年龄段音乐人的行业现状。
NO.1
首先我们来看看音乐人的收入。报告显示,14.91%的音乐人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约24.23%的音乐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其中,8.7%的音乐人月收入低于2000元。
▲税前月收入
这个收入是指您每月的个人收入。
遗憾的是,从音乐收入来看,29%的人没有任何音乐收入,只有30%的音乐人能够通过音乐收入养活自己。
▲音乐收入
有时候你会觉得音乐家其实很可怜。他们在作品中描绘理想和想象中的美好世界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贫困”。
NO.2
除了打工,音乐收入主要集中在哪里?
最正常的音乐收入其实就是音乐作品销售获得的版税。然而,只有5.91%的人认为他们可以靠版税谋生。
有钱总比没钱好,那么你对自己的音乐收入满意吗?
▲收入满意度
看来我们从事音乐行业的音乐人幸福指数真的太低了,27.7%的人麻木到感觉不到什么……
从不同功能来看,音乐制作人幸福指数最低,可能是最大的输家……
▲不同类型劳动者收入满意度
音乐界有一句话:编曲者不等于制作人,但制作人一定会编曲音乐。
音乐制作人在塑造音乐艺术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作用非常类似于电影导演。制作人要做的事情包括控制录音项目的进度、培训和指导新的音乐人、组织和安排制作预算和资源、定位市场和包装音乐人以上市,甚至包括歌曲创作、编曲和录音。、混音、母带处理——工作量巨大而艰巨。
熟悉各种乐器的演奏能力和演奏方法
具有良好的乐感,能够把握音乐所描绘的音乐风格
能够很好地掌控曲式和音乐段落结构的优化组合
具备音乐理论和基本和声知识
具有欣赏中外名曲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作曲和编曲(编曲)能力
能够演奏一种或多种乐器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方向
掌握并表达音乐家的风格并且作品出色
……
其实大家都能感觉到吧?
回顾上面这句话,编曲者虽然不等于制作人,但在“穷”的问题上,大家还是可以划等号的。
NO.3
国内音乐人不赚钱,但国内有5.5亿数字音乐用户,是美国总人口的1.7倍。然而,美国人均音乐消费额为16.41美元,而中国仅为0.15美元。美国人均音乐消费量是中国的109倍。
在你看来,整个市场很繁荣,音乐人可以过得很好,音乐也可以卖得很好,但这仅限于顶级S级艺术家。对于各种音乐平台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流量。而对于没有流量的音乐人来说,他们的作品就很难推广。
就像一场演出的出场费一样,S级歌手可以获得150万,但有很多专业歌手没有流量级别但表现出色,却能拿到100块钱的出场费。
报告显示,54%的音乐家从未售出过歌曲;除去24岁以下的音乐人,仍有47%的人在音乐平台上上传过作品,但没有人购买过一首歌曲。经过。
这是王峰。有很多人可能连6块钱都没有,更别说60万了。
显然是有问题的。这值得深思。
NO.4
我们的音乐产值可排名全球第10位(参考IFPI-《2018年全球音乐报告》)。我认为我们还在吃人口红利。整个音乐市场还没有在非常成熟、健康的体系下实现盈利。
国内音乐市场环境好吗?不要看那些门户网站的公共关系发布。问问自己:近年来还有哪些流行歌曲?就像20世纪90年代和千禧年初家家户户唱的那些老歌一样。
音乐作品是音乐产业的核心。没有音乐作品,音乐产业就什么都不是。音乐作品是人创作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很多词曲作者迫于生活的压力,仍然无法保证音乐的持续创作。
目前各种报道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1万亿元,占比4.14%;我国音乐产业总体收入3253亿元,占文化产业总产值的8%。在文化产业中,电影、舞蹈、动漫、游戏、戏剧、电视剧等,都不能缺少音乐对内容的支撑。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音乐。
但奇怪的是,目前国内的环境却让我们看不到市场对音乐价值的尊重。据业内人士透露,一部投资数亿的电影,音乐部分的预算通常只有30万到50万(其中很少有经过层层链条最终到达音乐创作者手中的);有时电影制片厂也觉得音乐不需要花那么多钱,所以他们用宣传和发行资源来代替免费的片头和片尾曲,或者直接使用免费的罐头音乐。总之,能降低音乐成本的就去做。
外面是这样,但里面还是一样。音乐平台、广播电视节目侵犯音乐家作品、权利人无法维权的情况并不少见。
没想到,“专注音乐创作”如今已经成为国内音乐人的奢华梦想。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同时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极低,这实在是令人苦涩。
NO.5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国的具体音乐团体。我们先来看看大家比较关心的音乐人收入:
中美音乐人的收入差距真的太大了,收入相差7.6倍啊各位!两国人均GDP差距已经很接近了。
在中国,音乐家的收入还不到歌手的一半;在美国,音乐家的收入约为歌手的23%。两国音乐家的生活状况都非常令人担忧。
两国歌手的收入差距更大。美国歌手的收入是中国歌手的19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让歌手供大于求,很多歌手只能处于被选中的尴尬境地;另外,对于金钱而言,如果歌手出名,就应该付出更多;如果歌手不出名,只是唱几首歌,那么200块钱合适,他会请你吃顿饭。不管怎样,种种原因导致国内歌手的收入非常不理想。
以下是两国音乐制作人的收入对比,临界伤害储备为10000点:
我已经介绍过制片人是做什么的。因为专业的门槛要求,国内很多制作人都拥有专业背景,在成为制作人之前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在学习和设备上。
两国的收入差距是最大的。中国生产者的收入必须乘以24才能与美国持平。
中国有很多音乐制作人,他们的水准很高,但他们的幸福指数确实不能高。
还有其他的,比如录音师的收入。美国录音师年收入为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0万元,而中国录音师年收入仅为10万美元。
还必须提到的是,几年前,国务院取消了录音师职业资格证书。
那么有一个问题我一直不太明白:既然这个职业资格证被取消了,那么现在很多无证从事录音工作的录音师是否也算违规经营,赚取非法收入呢?
NO.6
有人肯定会问为什么要搬出美国去比较。向世界第一学习好的经验有什么问题吗?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资本家们非常仔细地研究了如何赚钱的经验,但他们似乎没有学会如何规范市场和行业,建立健康成熟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让音乐产业真正有序。
也许大家会说,是互联网的出现摧毁了唱片业,所以音乐市场才处于低迷状态。多么臭的屁啊。
在中国,唱片业之后,音乐人这个起步很晚的主要盈利模式被摧毁了,真的被摧毁了。在取代它们的各种数字音乐平台中,我感觉目前没有一个专注于为音乐人建立完整的支持政策和音乐人的互联网盈利模式。
原因太简单了。
国家在上个世纪经历了一定时期后,音乐市场跳过了发酵、酝酿阶段,直接疯狂增长。当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后,其他各个行业的投机者就纷纷涌来。试图分一杯羹。
最糟糕的是,这种井喷式的增长让人们忘记了音乐人才的培养、选拔、成熟的源泉还有基础的民族音乐教育。
NO.7
归根结底,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肯定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但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音乐“觉醒”,并相信音乐不仅仅是演奏和唱歌。大多数人都被音乐商店和机构欺骗了,所以我开始想办法找到一个可以让我再次系统学习音乐的地方。
你这样想是对的。虽然之前分析了很多,但我一直觉得: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作品的质量。
现实情况是,流行音乐人和独立音乐家的作品都越来越难听。许多人夸耀他们的音乐有多么特别。请问你能做到让普通人看得懂吗?
这件事并不简单,但是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容易得多。然而,最大的困难是你自己的音乐知识是否足以支撑音乐的普及。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因为中国整个音乐产业环境一塌糊涂,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从源头入手教育。
所以还是多学习一些多系统的音乐知识来武装自己吧。即使你未来不打算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但至少你改变了自己,因为你知道如何演奏音乐,你的生活一定会很精彩、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