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所值,物有超值,是消费者的基本心理需求。为了满足消费者,商家无限度打折促销,最终没有利润可言,不仅无利可图,还可能丢失信誉。
消费者购物时,心理感受是付出的价款值得,就是物有所值。同样的商品,自由市场50元嫌贵,放在高档商场200元认为便宜,因为其附加了许多自由市场不能给予的服务内容,如购物环境、可靠程度、信誉度、服务质量和心理感受等,这些都是有价值。
在物质满足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心理满足更为重要。消费者在心理上感觉物有所值,就会权衡比较并愿意付出价款。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有需求,要重点介绍功能,这是物有所值的核心。这样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激发购买动机。
树立推销化妆品,就是销售美丽的理念,做到功能推销与需求满足相结合。对于理性消费者来说,赠品的耐用性、实用性、匹配性,都要有详尽的了解。
要对商品的功能、价格、质量作客观介绍,做到进退有度,过分夸张会适得其反。掌握需要分寸,表达接近真实,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要突出商品性能,可以加重语气,注意声调,选择有鲜明感的适当词汇,有助于商品的推销。
海外确诊病例累计52749万例,死亡630.0万余例。国内现有确诊病例157.02万例。
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宠物狗更是主人的宝贝。它对主人的忠诚度很高,狗不嫌家贫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
吴女士是一位爱狗人士,经人介绍,购买了一只法国斗牛犬。它体态很胖,好吃懒做。2年前突然出现脑病,导致失明和瘫痪。
狗陪吴女士三年多,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爱狗失明瘫痪后,她伤心难过无法自制。当听说降颅压可以治疗,使狗逐渐恢复正常,她先后带狗到过十几家宠物医院,总计花费五十余万元,始终效果不佳。
为给爱狗治疗,专门请了一位中医师,进行针灸治疗,最后勉强可以站立,使她感到很欣慰。为帮助狗狗康复,花费数万元为狗买了一套高压氧舱。同时在网上自称,为给狗治病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有网友称,为失明瘫痪的狗狗治疗,花费50多万元,不能说明她善良和有爱心。国内有许许多多贫困失学儿童需要帮助,不知该女士是否资助过,是否做过公益活动。如果没有,其善良和爱心就无从谈起。
有网友说,如果她的公婆或父母需要帮助,是否乐意拿出巨款。很多爱狗人士对爱狗可以倾尽所有,当家人和外人需要帮助时,显得很冷漠,看不出应有的善良和爱心。
真正意义的善良和爱心,是指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奉献,而不是特指对动物的善良和爱心。公益活动和社会捐赠活动,就是这种爱心和善良的集中体现。
需要提出的是,吴女士用自己的合法财产,为自己的宠物狗治病,于情于理于法,都没有可以指责的地方。虽然不值得大肆宣扬,但也没有被质疑和诟病的理由。人们对自己的合法财产,拥有自由的支配权和处置权。
五十余万元用于失明瘫痪狗的治疗康复,并且还要继续投入钱财和精力,对个人而言无可厚非,虽然促进了资金流动,对社会来说,没有任何值得夸奖和炫耀的地方。
首席心理专家,北大医学部在职研究生,高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资深主治医师,从事医学病理心理学专业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