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中国人开始网络"爆买":特意去日本抢货太傻

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报道日媒称,“特意跑到日本去买东西太傻了”,辽宁大连的银行职员小宋(33岁)刚刚在网上买了日本的化妆品和洗涤剂。小宋喜欢海淘,曾去过3次日本。包括佳能的单反相机、松下电饭锅等,他在日本的购物总额超过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万元)。

日本经济新闻网11月2日刊登题为《爆买网络时代去日本买东西太傻》的报道称,中国政府在4月修订了中国人在网上购买海外商品的“跨境电子商务”税制,这成为小宋转向网购的契机。在跨境电商平台购买海外商品,在限额以下就可免除关税,增值税等税金仅为通常进口商品的70%。小宋感慨:“以后不用再拿着一大堆买的东西了,可以和家人享受纯粹的日本旅游”。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提高,像小宋这样的中产阶层逐渐增加。赴海外游客也达到每年1亿人,在日本乃至全球引发了大肆购物的“爆买”现象。

但进入2016年之后,在日本的海外游客人均购物金额开始减少。虽然存在日元对人民币升值等原因,既便宜又快捷的跨境电商利用扩大也产生了影响。

在广东深圳的“前海湾保税港区”,集装箱堆积如山。在一处周边设施内,来客正在查看日本产品的样品。据中国调查公司艾瑞咨询统计,2015年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达到9000亿元,同比增长50%,2016年将达到1.2万亿元。中国人对日本产品十分青睐,中日企业也在积极行动。

2016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在东京举行了说明会。阿里CEO张勇(44岁)呼吁现场约200家日本企业在“天猫国际”上开店。

在中国电商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阿里一直在呼吁日企进驻,但日本企业的反应并不积极。

日本RecruitLifeStyle公司的策划人山下隆太(36岁)嗅到了商机。在其经营的购物网站“ponparemall”上开店的中小企业希望向海外销售商品,但缺乏经验和手段,很多时候只能放弃。

山下隆太开始构建通过阿里网站销售开店企业商品的机制。按照当地习惯将商品说明翻译为中文,同时代理支付和配送服务。到8月中旬,终于在天猫国际上实现了化妆品等30个品类的日本产品销售。

电商巨头美国亚马逊也开始进入巨大的潜力市场。“中国客人登陆日本网站的次数急剧增加。一定要迅速应对来自中国的需求”,亚马逊日本总裁JasperCheung(51岁)在公司内部下达了这样的指令。

一些中国转运公司由此兴起。他们在日本代收买家在亚马逊上购买的商品,然后再将货物运输到中国。为了抓住商机,JasperCheung于6月开通了首个中国地区之外的中文直邮网站。对象商品多达上百万种。为了与转运公司竞争,日本亚马逊设定了较低的直邮运费。

在中国,每年11月11日“光棍节”成为网购市场最火爆的时期。各家电商目前正在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以迎战双11。

6月,进驻天猫国际的日本零售企业爱速客乐(ASKUL)在上海召开了产品说明会。现场的气氛令爱速客乐全球EC事业部担当部长织田大介(43岁)惊讶不已。当乐敦制药和资生堂的负责人进行产品讲解时,引发了人气博主的提问热潮。

中国游客曾因赴日“爆买”引发热议。图为中国游客在东京一家商场中购物后装箱。(路透社)

(原标题:日媒称中国人开始网络"爆买":特意去日本抢货太傻)

THE END
1.中国蔬菜店在日本大受欢迎日本网友:中国人也太会做生意了吧金正恩签署批准朝俄条约政令 46岁陈键锋宣布转行做厨师 三星堆一团皱皱金箔展开后飞出小鸟 野猪肉为何不能摆上餐桌 国际乒联排名:孙颖莎王楚钦霸榜 校方回应学生被老师扇20多巴掌 抗癌男子筹款5天后晒新房照 平台回应 日政府回应石破茂打瞌睡:他吃了药 航展女工作人员扛无人机导弹 助力消费跑出加速度 数览中国...https://m.163.com/v/video/VYFS5TVE6.html
1.这些坑惨中国人的智商税,都来自日本2009年的一项统计表示,日本有2.4%的人在喝了青汁之后出现了便秘、软便症状。更有一位68岁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连喝两个月青汁,结果得了肉芽肿性肝炎。 敲黑板强调,要进肚子的东西,真的不要乱喝! 在瘦身减肥之外,日本的伪科学产品还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爱美的心,在「变美」这件事上大做文章。 https://36kr.com/p/772063331005696
2.日本便利店巨头全家关掉本土664家店打算靠中国人养活?据央视财经10月21日报道,1927年,便利店的原型出现在美国,而真正将便利店特点发挥到极致的是日本。 提到便利店,很多人会想到7-11,两个数字的本意是营业和打烊时间,但如今,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在大中型城市已随处可见。 去年,日本的两大连锁便利店7-11和全家在中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其市场份额的扩展仅次于电商行业...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10_22_431839.shtml
3.澳洲限制奶粉出境,日本则在闷声发财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2015年12月末,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以下两则新闻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澳大利亚政府扣押运往中国的奶粉;另一边则是日本在本国开辟了“谢绝日本人”的消费中心,以迎合“爆买”的中国人。 图片来源:123rf.com.cn 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2015年12月末,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以下两...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8624
4.这些中国“网红”又在日本火了在咱们中国人看来,这些照猫画虎的奇怪菜式,和它们远在北美的表亲“左宗棠鸡”一样,都是历史上在外打拼的华侨们,为了照顾当地人口味而研发出的中餐新菜系。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电视节目上“表演”川菜烹调技能的厨师陈建民,让日本民众第一次见到面食以外的中华料理,而后随着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弱化麻辣口味,加入日本...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443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