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快件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三条依据本办法规定应当实施检验检疫的出入境快件包括:

(二)列入海关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

(三)属于实施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出口质量许可制度以及卫生注册登记制度管理的;

(四)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实施检验检疫的。

第四条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出入境快件的检验检疫工作。

主管海关负责所辖地区出入境快件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快件运营人不得承运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入境的货物或物品。

第六条对应当实施检验检疫的出入境快件,未经检验检疫或者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不得运递。

第二章报检

第七条快件运营人应按有关规定向海关办理报检手续。

第八条快件运营人在申请办理出入境快件报检时,应提供报检单、总运单、每一快件的分运单、发票等有关单证,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取得相应的检疫审批许可证和检疫证明;

(二)因科研等特殊需要,输入禁止进境物的,应当取得海关总署签发的特许审批证明;

(四)属于实施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出口质量许可证制度和卫生注册登记制度管理的,应提供有关证明。

第九条入境快件到达海关监管区时,快件运营人应及时向所在地海关办理报检手续。

出境快件在其运输工具离境4小时前,快件运营人应向离境口岸海关办理报检手续。

第十条快件运营人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的方式申请办理报检,海关对符合条件的,应予受理。

第三章检验检疫及处理

第十一条海关对出入境快件应以现场检验检疫为主,特殊情况的,可以取样作实验室检验检疫。

第十二条海关对出入境快件实行分类管理:

A类: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检疫许可证的快件;

B类:属于实施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出口质量许可制度以及卫生注册登记制度管理的快件;

C类:样品、礼品、非销售展品和私人自用物品;

D类:以上三类以外的货物和物品。

第十三条入境快件的检验检疫:

(二)对B类快件,实施重点检验,审核进口安全质量许可证或者卫生注册证,查看有无进口安全质量许可认证标志或者卫生注册标志。无进口安全质量许可证、卫生注册证或者无进口安全质量许可标志或者卫生注册标志的,作暂扣或退货处理,必要时进行安全、卫生检测;

(三)对C类快件,免予检验,应实施检疫的,按有关规定实施检疫;

(四)对D类快件,按1—3%的比例进行抽查检验。

第十四条出境快件的检验检疫:

(一)对A类快件,依据输入国家或者地区和中国有关检验规定实施检疫;

(三)对C类快件,免予检验,物主有检疫要求的,实施检疫;

第十五条入境快件经检疫发现被检疫传染病污染的或者带有动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害的以及根据法律法规规定须作检疫处理的,应当实施卫生除害处理,并接受海关监督。

第十六条入境快件经检验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强制性标准或者其它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必须在海关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

第十七条入境快件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签发有关单证,予以放行;经检验检疫不合格但经实施有效检验检疫处理,符合要求的,签发有关单证,予以放行。

第十八条入境快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关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并出具有关证明:

(一)未取得检疫审批并且未能按规定要求补办检疫审批手续的;

(三)经检疫不合格又无有效方法处理的;

(四)本办法第十六条所述的入境快件不能进行技术处理或者经技术处理后,重新检验仍不合格的;

(五)其它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须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的。

第二十条海关对出入境快件需作进一步检验检疫处理的,可以予以封存,并与快件运营人办理交接手续。封存期一般不得超过45日。

第二十一条对出入境快件作出退回或者销毁处理的,海关应当办理有关手续并通知快件运营人。

第二十二条快件运营人应当配合检验检疫工作,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工作用具等,必要时应当派出人员协助工作。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对通过邮政出入境的邮寄物的检疫管理适用《进出境邮寄物检疫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出境旅客向海关申报物品的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申报”,系指进出境旅客为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对其所携运物品实际情况,向海关作出的书面或口头申明。 第三条 进出境旅客向海关的申报,应在海关对有关物品实施查验(包括检查设备查验)之前完成;海关开始检查后,旅客对其所携运物品以任何方式作出的申明,均不视为申报。http://www.law-wind.com/post/8585/
2.海关总署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中国籍旅客进出境行李...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5] 34号),适应扩大开放新形势,简化各类进出境旅客分类,方便广大旅客进出境, 规范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的管理,以逐步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我国国情 的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制度,我们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中国籍旅客 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http://wstax.net/details/10/26119.html
3.海关对中国籍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第十条 除国家禁止和限制出境的物品另按有关规定办理外,中国籍旅客携运出境的行李物品,经海关审核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准予出境。以分离运输方式运出的行李物品,应由本人持有效的出境证件,在本人出境前向所在地海关输海关手续。第十一条 中国籍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数量及规定的限量、限值或品种范围的...http://www.tourunion.com/info/htm/2864.htm
4.海关对于进出口货物的限制要求一、海关对个人邮递物品的规定 个人邮递物品是指:按我国海关的规定属于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进出境旅客分离运输的行李物品、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物品和其他个人物品。 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海关对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的管理原则是:既方便正常往来,照顾个人合理需要,又要限制走私违法活动。据此原则,海...http://www.rshexpress.com/cgi-bin/GInfo.dll?DispInfo&w=szrsh&nid=4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发布禁止限制进出境物品表的公告1987年11月1日,海关总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公告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 一、禁止进境物品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4648
6.进出口禁限清单详细汇总第五节 进出境物品禁限清单 禁止、限制进出境物品清单,禁止进出境的物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海关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并以海关总署令第43号公布执行。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 ...https://39510413.b2b.11467.com/news/5673517.asp
1.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海关总署第274号令)(一)将第八条第三项中的“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修改为“血液等人体组织、病原微生物、生物制品等关系公共卫生安全的货物、物品”。 (二)删除第十五条中的“病源体”;将“海关应当按规定实施卫生、除害处理”修改为“应当实施卫生除害处理,并接受海关监督”。 http://gongbei.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2480148/6206760/index.html
2.学校学生携带违禁物品管理14篇(全文)如果你需要在机场转机,并在候机楼免税店或机上购买液态物品,别忘记保留购物凭证以备查验。 如果你在中国境内机场需要转乘地区航班,携带液态物品,适用本条规定。其携带入境的免税液态物品应盛放在袋体完好无损,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并须出示购物凭证。 什么美容产品算液体? 不是只有水状的产品才算做“液体”。来看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t2r4r8r.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九条进出口货物,除另有规定的外,可以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委托海关准予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办理报关纳税手续。 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可以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报关纳税手续。 第十条报关企业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报关手续...http://www.schlp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限制进出境物品表现发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自一九九三年三月一日起施行。我署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一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发布禁止、限制进出境物品表的公告》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 ...https://mip.66law.cn/laws/124327.aspx
5.美国海关禁止携带的物品2024年6月22日发布1、美国海关对旅客携带的物品有严格的规定,有些常见的物品是不能携带入境的,比如水果、中药材、月饼等。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在美国入境时需要注意的物品,以免被罚款或没收物品。禁止携带的食品在美国入境时,不能携带水果、月饼、熟的鸡鸭肉、牛肉和猪肉等食品。 https://www.bjfsdex.com/showinfo-10-7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