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预防火灾和逃生自救等能力,新华网将对山东省19位消防支队负责人进行专题访谈。
在各类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救援行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这支队伍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我们在救援中使用的主要搜救犬,它既是我们的装备,又是我们的战友,大家都亲切的称我们是“汪汪救援队”。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力量体系建设,队伍职业化、正规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搜救犬队伍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一支专业化的搜救力量,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在各类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救援行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犬指的是通过专业训练协助人类工作的犬,被广泛运用于军队、公安、武警、消防、海关等部门
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大约在4万年前就已经为人类服务了,和马、牛、羊、鸡、猪并称“六畜”,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忠诚的伙伴。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7亿多只犬,300多个品种,有近3亿人饲养犬只,最常见的是宠物犬和工作犬。研究证明犬之所以能够协助人类工作,是由犬类的生理特性决定的。犬的嗅觉是人的几百万倍,能辨别上万种不同的气味,听觉能力是人的几百倍,能辨别出32个不同方向动态感应。体能、耐力、智商都有很大的优势和开发潜力,训练开发后的边境牧羊犬能达到6岁儿童的智商程度。所以说只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接受规范的培训,实际上每一只狗狗都是有机会成为工作犬的。
搜救犬经过严格训练后能够通过空气中散发出人体气味,快速、准确定位被困人员位置。
目前,在消防救援队伍各类抢险救援任务中,进行人员搜救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人工搜索、仪器搜索、犬搜索。其中人工搜索主要应用于事故搜救初级阶段。仪器搜索,如红外、视频、音频、雷达等生命探测仪,对救援现场温度、湿度、埋压深度和位置,以及热源和声源干扰等条件要求较高,有的设备主要搜救有呼吸和心跳的幸存者。
负责全国北方16个省市自治区消防搜救犬队伍的业务培训、常态复训、技术指导、繁殖培育及创新研究等工作。
我国搜救犬队伍建设起步是在2001年,当时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又名“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时,同步成立搜救犬分队,并在2003年2月新疆伽师-巴楚发生地震后参加搜救任务,这是我国首次利用搜救犬进行地震救援。随后山东、云南、河北、江苏、四川等消防总队先后组建多支搜救犬分队。2010年7月,消防局在山东和云南建设了2个消防搜救犬培训基地,当时全国消防队伍搜救犬配备数量500头左右,当前全国配备搜救犬数量已经达到了1500头。
中国救援山东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驻地在济南市长清区,现有指战员30人,搜救犬150头。主要承担全国范围内的跨区域机动救援任务,负责全国北方16个省市自治区消防搜救犬队伍的业务培训、常态复训、技术指导、繁殖培育及创新研究等工作。是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理事成员单位、警犬繁育工作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
共组织全国搜救犬及训导员培训班62期,为全国培养搜救犬1200余头、训导员1000余人。
为加强消防搜救犬队伍规范化建设,在部局指导下,支队牵头编写了有关技术标准,包括2013年4月出版发行的《搜救犬训练与管理教程》;2014年3月编发的《搜救犬业务技术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2014年4月发布实施的《消防搜救犬队站建设标准》(国家标准委员会);2020年11月发布实施《搜救犬训导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消防搜救犬如何练、如何考、队站怎么建、训导员资质如何考评鉴定等问题,搭建起了搜救犬队伍建设指导体系的四梁八柱,有效提升了搜救犬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
全力推动消防搜救犬队伍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于发挥搜救犬作用,聚焦人犬“训、管、用”三个环节,全面强化用犬意识,创新用犬范围,结合支队实际,谋划了“12345”搜救犬队伍建设整体发展思路。
“1”是坚持“一个宗旨”,即始终坚持“生命至上,救人第一”的搜救犬队伍建设宗旨。
“2”是立足“两个定位”,即突出“机动”“专业”的职能定位,发挥好全国“应急救援机动力量”和“专业培训教学中心”的职能作用。
“4”是树立“四种理念”,即教育引导训导员树立“细心、爱心、用心、耐心”的职业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和实战能力。
“5”是建设“五个中心”即要把我们支队建设成全国消防搜救犬队伍的“教学培训中心、技术研究中心、繁殖培育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和鉴定考核中心”,全方位推进消防搜救犬队伍的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