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经济学上,喜欢举“谷贱伤农”的例子,以表达商品价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供给小于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下降。
经济学上,喜欢举“谷贱伤农”的例子,以表达商品价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供给小于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下降。
粮食丰收时,因为供给充足引发粮食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农民收入降低。如此朴素的道理,即使是常年劳作的老农,也能够领悟。可在21世纪的半导体领域,却依然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
从前年到去年,无数企业为“芯片荒”发愁,千方百计高价购买芯片,生怕断货影响企业生产。可今年6月以来,芯片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困扰全球制造业的芯片短缺为题似乎得到解决,取而代之的是芯片制造商库存增加。
需求不足,下游砍单
去年,疫情期间全球无数人开始居家办公、学习,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需求激增,加上智能汽车所需要的芯片数量大幅上扬,以至于芯片供应链陷入混乱。当时,终端厂商为了满足订单需求,不惜高价购买芯片。而不少半导体行业分析师与半导体代工厂都认为芯片将长期供不应求,因此代工厂纷纷增加产能。
然而,随着美国通胀日益严重,能源价格与粮食价格高涨,严重影响民众消费支出。另一边,国内疫情封控压抑了消费者对高单价产品的需求。
以智能手机为例,ID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8.9%,这标志着智能手机市场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同时,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国内智能手机总体出货量为1.06亿部,同比下降27.0%。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销量下滑,直接影响了全球芯片市场。半导体从业者透露,台积电连遭三大客户砍单。
首先苹果iPhone14出货数量降低10%;接着因为PC库存过高,AMD削减6nm/7nm制程订单约2万片;与此同时,英伟达原本今年9月推出台积电5nm制程新品,但是因为挖狂潮退烧,显卡需求降低,准备延后到明年一季度出货。
苹果、AMD、英伟达三大客户同时调整订单,直接影响台积电库存数据。据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台积电预计半导体供应链过剩库存需要数个季度才能平衡到较健康水平。
事实上,终端厂商砍单的消息并不罕见。据韩国媒体保单,韩国主要上市企业库存资产毕竟150万亿韩元,其中半导体、家电厂商最为严重。三星电子库存资产达到47万亿韩元,较前一年暴增55.4%。与此同时,SK海力士、LG电子库存资产也分别增加68.1%与27.7%。
随着库存增加,自然需要对供应链订单进行调整。据了解,联发科、大立光、双鸿等三星供应链企业都收到了订单调整通知。
消费不足引发终端厂商频频砍单,供求关系直接逆转。反应到芯片价格上,大幅降价就成为常规现象。
工信部委员刘兴亮表示,公开数据显示,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在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拟芯片等众多大类芯片中,价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两月内跌价都超过20%,部分芯片降价超过80%。
供给增多,半导体生产“滞后效应”
按照供求关系理论,产品供大于求时,只要降低产品供应就能让产品价格恢复正常。可在半导体行业,降低产品供应谈何容易。
一座标准晶圆厂,由于独特的基础设施要求以及大型建设项目必备的监管流程,建设周期基本在数年左右。在日本,建设一座晶圆厂平均需要584天;在韩国,建设一座晶圆厂平均需要620天。
如今的芯片价格暴跌,就与供给增多有关。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有19座高产能晶圆厂开始建造,2022年又有10座晶圆厂开工建设。按照推算,这29座晶圆厂每月可生产多达260万片晶圆(8英寸等效)。
当然,晶圆厂也有等级之分,大小上分为8英寸与12英寸晶圆厂,制程上分为3nm、5nm、7nm、14nm、28nm等等,不同等级晶圆厂,建设难度多有不同。目前来看,台积电5nm制程晶圆厂与7nm制程晶圆厂都处于满载状态,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而那些技术比较低端的8英寸晶圆厂,以及28nm及以上制程工艺的晶圆厂,因为建设难度低、投产速度快,已经成为不少地区优先建设的重点项目。相对应,这些制程工艺一般用于家电芯片、汽车控制芯片、物联网芯片等领域。
也就是说,用于消费电子的先进制程芯片价格或许不会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毕竟台积电先进制程还是个香饽饽。而那些没有技术难度的成熟工艺,将会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家电芯片、汽车控制芯片等产品线或许会开始新一轮价格战。
今年成熟工艺芯片价格暴跌或许仅仅是个开始,好戏还在明后年。ICInsights预测,半导体市场持续强劲的销售增长可能会在2024年碰壁。2024年将是市场的下一个周期性低迷期。Gartner报告预测,到2024-2025年,市场需求将无法满足产能扩张的速度,导致代工产能利用率(等效8英寸晶圆)下降至近80%。
无论是“谷贱伤农”还是半导体行业周期规律,都在预示着芯片代工厂的冬天就要来了。由于产能过剩,成熟制程芯片价格战或许会频繁发生,届时必然会有不少企业濒临破产,半导体行业新一轮洗牌也即将开始。
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时拍摄等特点。
英伟达与软银试运行全球首个AI+5G
“AI总龙头”英伟达和软银集团(SoftBankGroup)的电信部门软银公司(SoftBankCorp)周三表示,两家公司已经试运行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AI)和5G...
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率先完成5G-A工业基站商用
近日,山东移动与中兴通讯携手在汽车制造生产厂区率先完成5G-A工业基站商用,网络通信时延与可靠性可达20ms@99.99%,满足了厂区生产低时延、高可...
OpenAI回应AI在教育界争议
OpenAI11月14日发布《学生使用ChatGPT写作指南》博文,认为ChatGPT可以作为教育工具,帮助学生提升严谨思维和清晰写作的能力。
柔性生产刍议-1:柔性生产制造体系架构的提出
对于诸如汽车、新能源电池、消费电子等离散型制造业,其特点是各种原材料、物料和涉外零件,通过各种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制造出最终产品。
小尺寸大用途|小尺寸RFID读写头和载码体
图尔克扩展了其RFID产品家族,包括四款M12外壳的读写头,以及金属内部安装的4x3毫米紧凑型载码体。
越南芯片封测业务增长供给侧碎片化正在分裂市场
报道称,韩国HanaMicron公司近期披露,该司将在2026年前向越南投资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6.95亿元)以扩大传统内存芯片的封装业务。美国安靠...
正泰新能助力巴基斯坦屋顶项目并网
近日,由正泰新能全容量供货的巴基斯坦SuperModernColdStore350kW屋顶光伏项目投入运行,正泰新能海外案例版图再添新作!这也标志着正泰新能...
台积电美国工厂遭遇集体诉讼!称歧视不会中文员工
11月1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正面临一场集体诉讼,诉讼指控该公司存在种族及公民的普遍歧视问题,并对中国台湾人特...
我国专家回应6G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明年启动技术标准研究
11月15日消息,我国5G网络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地区,从两年前就开始专家和组织不断提到6G,但大家非常疑惑6G技术进展到什么程度。
调谐质量阻尼器帮助FORTiS光栅实现领先级抗振性
从雷尼绍自身以及通过与全球客户群的密切合作,在近五十年来所积累的丰富机械加工经验来看,我们赞同他的观点。
国内首款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发布
2024-11-11
中国台湾芯片产值今年将创下1650亿美元纪录
2024-11-08
三星将出售西安芯片厂旧设备及产线
2024-11-07
中国芯片飞速发展,台积电太强未受影响,而三星芯片被迫减产了
2024-11-06
东南大学医械院牵头!中国首个器官芯片国标正式发布
2024-11-04
SK海力士展出全球首款16层HBM3E芯片
OpenAI携手博通与台积电,开发新型AI推理芯片
2024-10-31
大陆集团携手纳芯微,打造更安全的汽车压力传感器芯片
海德汉封闭式直线光栅尺
2020-04-24
图尔克TBEN-S超紧凑模块系列
微秒ISD300智能型伺服系统
2023国产工控上市企业第一季度财报
2022年国产工控上市企业三季度财报-工控企业专题
人型机器人-人型机器人发展趋势分析-机器人专题-中国传动网
传动网-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全媒体“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