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美国施压后,日本冲到对华芯片战前线。看来,岸田政府的670亿美元,可能要打水漂了。
一、日本冲到对华芯片战前线
据日媒报道,日本有关部门近日宣布,半导体等4个技术品类将被纳入出口管制范围。
无论这些技术将被出口到哪个国家,都必须事先获得官方许可。
不仅如此,出口技术的日企还要确认一点,那就是出口目的地国家不会将出口技术、产品用于武器制造。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日媒宣称,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在中美对立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家间的分歧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半导体等尖端技术的安全保障,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拥有这类技术的日本率先实施出口管制,可以防止它们被用于军事领域。
虽然日方表示这项出口管制措施,针对的是所有国家和地区,但此举是冲谁来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而这背后,自然也少不了美国的推动。
二、美国施压盟友对华出招
知情人士称,这将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美国希望盟友采取一些措施,让中国更难规避美国对尖端芯片的限制,特别是增加第三国公司向中国供应日本、韩国或荷兰芯片产品的难度。
第二,美国还希望日本等国禁止本国工程师为中国先进半导体工厂维修芯片制造设备。
(美国施压盟友对华出招)
要知道,美西方一直高举所谓的“自由”大旗,还动不动就拿这个理由指责别国。
现在,轮到自己了,反而要为一个狭隘的地缘政治目的,牺牲工程师的个人自由,其虚伪本质可见一斑。
当然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信息,那就是美国及其盟友此前针对中国芯片的围堵并不成功。
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遭到了美国等国的围追堵截,但中国芯片行业并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陷入停滞,反而还在不断向前发展。
常规芯片方面,中国已经实现了国产7纳米芯片的量产。不仅如此,常规芯片的国产替代率也提高了不少。
尖端芯片领域,中国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太极”芯片的成功研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款运用了光计算技术的芯片,为芯片大规模通用智能光计算,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中国芯片持续发展)
尽管如此,美国还是不死心,非要拉着盟友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芯片的围堵,妄图遏制中国芯片的发展。
日本也打错了主意,在其他盟友没表态的情况下,第一个跳出来响应美国。
事实上,此举不仅对日本没有半点好处,反而可能会让岸田政府的670亿美元打水漂。
三、日本的670亿美元或打水漂
而日本之所以大下血本押注芯片行业,主要是为了再次成为全球芯片强国。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处于全球芯片市场的前沿。当时,日本芯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5%甚至更高。全球十大芯片制造商中,有6家是日本企业。
然而,随着芯片行业的飞速发展,日本逐渐失去领先地位。多家日本芯片企业先后关门或被收购。曾经的“芯片强国”光芒不再。
当然了,日本想重新夺回“芯片强国”地位,这件事本身无可厚非。
(日本想重新夺回“芯片强国”地位)
但是,需要提醒岸田政府的是,想要做到这一点,日本还面临着一个重要考验——泛政治化思维对本国芯片行业发展的影响。
从他们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大力推进本国芯片行业发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重新获得优势地位,还包括了应对中美博弈加剧等政治化因素的考量。
日本率先响应美国“号召”,进一步加强对华芯片限制,也证明这一点。
而这无疑会影响日本政府“再造芯片强国”的计划。
道理很简单,地缘政治的要求在很多情况下是违背发展规律的。想要一个行业发展得好,必须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并且广泛开展合作。而“加强对中国芯片的围堵”这种地缘政治要求,无疑会使日本本国的芯片行业发展大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