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规级芯片与普通芯片区别?

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类产品的芯片,设计时主要考虑三方:性能、功耗、成本。

车规芯片不一样,车规芯片需要面对更恶劣的环境(例如10到15年的使用周期),因此,要保证它的一致性、可靠性,这是车规芯片与消费类芯片非常重要的区别。

除了考虑性能、功耗、成本之外,车规芯片还要考核可靠性以及一致性,这与消费类芯片设计完全不同。

此外,安全性也是重点,包括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两部分。

汽车芯片是一个大类。骑车上有很多的芯片。比如车载电脑所用芯片,汽车发动机上的各种传感器以及ecu所用的芯片。

车规芯片主要指的就是各类传感器以及发动机ecu所用的芯片。这类芯片用途相对单一,但对于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

简单说就是车载电脑就相当于手机芯片,目前很多车载电脑很多都是用的高通骁龙处理器芯片运行安卓系统。

车载电脑是可以死机的,死机后重启就好了。但车规芯片是不能死机的,一旦车规芯片运行中死机出现故障,轻则汽车无法正常运行,重则失控车毁人亡。

是两种不同的芯片,它们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也有所不同。DC/DC芯片用于电源转换和稳压,可以将电池提供的不稳定直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供给给各种电子设备使用。

BMS车规级芯片则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BMS车规级芯片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等,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延长电池寿命。

对于DC/DC芯片,其在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具有很强的降噪和能效特性。

在工业控制、通讯设备、LED照明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BMS车规级芯片则是电动汽车这个新兴领域中的关键组件。

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BMS车规级芯片的应用需求正在逐步增长,尤其是在安全和电池管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贝克街探案官

作者:鲁镇西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自立自强,才能稳中向好

2月最后一天,工信部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根据其监测重点汽车企业情况来看,虽然就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而言,芯片供给仍旧存在一定缺口,但是由于全球新建芯片产能不断释放,供给关系有望进一步改善。

同时,未来国内将加大生产协同。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合理排产、互帮互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缺芯影响。进一步支持整车、零部件、芯片企业协同创新,稳妥有序提升国内芯片生产供给能力。

按照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芯片供给关系改变,一定会体现在产品价格上。

据上海规模最大的半导体交易市场,赛格电子市场消息,自汽车芯片短缺以来,某款意法半导体生产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核心芯片,在此前一年里,从20元炒到不含税2800元,还不含税。

现阶段,大部分汽车芯片的价格都在上涨,涨幅小的也有几倍。有业内人士称,从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东南亚等地的芯片厂产能出现大幅下滑,汽车芯片供不应求。除此之外,芯片经销商的囤货也是导致汽车芯片价格飞涨的重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产线集中车用、工业用MCU的全球主要电源管理IC,以及功率半导体供应商,英飞凌向经销商发布通知称,半导体产能供需失衡将贯穿2022年全年,成本结构上涨影响下,公司已无法再自行消化增加的成本。该函被市场解读为有意“在广泛的基础上分配负担。”即提升产品价格。

其中主控芯片MCU+功率类的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占缺芯的74%,其次是信号链CAN/LIN等通信芯片。

汽车芯片短缺之所以对国内整车行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此前国际汽车电子芯片价格较低,本着“能买就不自己做”的理念,国内供给严重依赖海外进口。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占全球约33%,但汽车半导体等零部件却主要依赖海外供应商,中国汽车半导体产值占全球份额不到5%,部分关键零部件进口占比超过80%至90%。

在2020年疫情扰动下,国内企业纷纷明白了芯片产能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

2018年4月,造车新势力之一的“零跑汽车”,联合大华股份研发AI自动驾驶芯片,如今公司自研芯片早已落地,截止2022年2月,公司连续11个月交付车辆同比增长超200%,今年2月份同比增长447%,2022年已经交付整车11520台,约为去年总数43121台的26.72%。

比亚迪作为转型较为成功的传统车企,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厂家。除此之外,公司旗下“深圳比亚迪微电子”研制的车规级IGBT芯片,已经占据市场18%的份额,国内已有至少7家车企与比亚迪合作。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此前也已进军自研汽车芯片领域,甚至家电企业美的都跨界进军自研汽车芯片,但是进度不尽如人意。

但根据天风证券统计,我国目前汽车电子国产化率尚且不足1%,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从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国产替代红利。

在生产端,由于车规芯片对应的多数是成熟制程芯片,国内早已具备28nm成熟工艺芯片制造能力,而且在封测领域,具有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三家全球TOP10企业,国产产业链足以应对车规芯片制造,同时在由于其他国家的防疫、基建能力加持下,国产车规电子芯片产业链,有望进一步接替海外厂商产能,即全球汽车半导体产能有机会向中国转移。

具体而言,汽车计算、控制类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传感器国产化率不足4%,功率半导体、存储器、通信等国产化率分别为8%、8%、3%。

车规电子国产化率低,主要是由国内车企长期以来严重依靠进口的运营策略导致的,这就造成大环境不重视芯片设计领域,故此车规芯片国产化可谓是“先天不足”。其次是国内没有推出车规标准,国外AEC-Q和AQG324等标准在国内水土不服,无法适应我国新能源车技术发展,而缺乏车规标准及验证体系,又直接导致车规产品缺乏验证机会以及产业配套环节能力薄弱。

以2020年为例,全球前五大主要芯片厂分别为英飞凌、恩智浦、瑞萨、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而在top25中,国内上榜企业仅有闻泰科技一家,且仅位列第19位。

虽然国内有大量从业公司,但是均处于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诸如主业包含IGBT芯片的斯达半导、士兰微等;在汽车智能化领域,晶晨股份、瑞芯微、北京君正、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等为头部企业;其他细分领域包括澜起科技、中科创达等,在国内或许是头部企业,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较差。

在新能源车时代,上述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制约国产车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因为目前新能源车算力主要来自于MCU芯片,未来伴随自动驾驶广泛普及,为应对城市道路等复杂场景,自动驾驶系统需要进一步提升算力。

基于此,想要将整车行业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就要实现MCU向SoC过渡。因为单一功能的单一芯片只能提供简单的逻辑计算,无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新的EE架构推动汽车芯片从单一芯片级芯片MCU向系统级芯片SoC过渡。

在此背景下,相较于车载MCU的平稳增长,SoC市场显著放量,根据GlobalMarketInsights的数据,全球车规级SoC市场或将从2019年的10亿美元达到2026年的1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5%,远超同期汽车半导体整体增速。

以座舱为例,数字座舱渗透率不断提升,车内数量不断增加,屏幕尺寸不断增大,智能座舱快速普及,一芯多屏逐渐成为主流,也带动智能座舱SoC芯片的快速放量。

SoC应用在智能汽车上主要有智能座舱以及自动驾驶两方面,相比于自动驾驶SoC,座舱域SoC由于要求相对较低,成为SoC落地智能汽车的先行者。高通、恩智浦、德州仪器、英特尔、联发科等各家不断更新其座舱SoC产品,在中高端数字座舱域,目前高通呈现垄断地位。而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CPU+XPU是当前主流。

根据需求不同,MCU芯片可分为8位、16位和32位。

其中8位MCU主要应用于车体各子系统中较低端的控制功能,包括车窗、座椅、空调、风扇、雨刷和车门控制等。

16位MCU主要应用为动力传动系统,如引擎控制、齿轮与离合器控制和电子式涡轮系统等,也适合用于底盘机构上,如悬吊系统、电子动力方向盘、电子刹车等。

32位MCU主要应用包括仪表板控制、车身控制以及部分新兴的智能性和实时性的安全功能。在目前市场的主流MCU当中,8位和32位是最大的两个阵营。这也意味着,整车智能化率越高,MCU芯片需求越大,市场容量天花板越高。

根据ICInsights估计,预计全球MCU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65亿美元,达到2026年的8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17%,略低于同期汽车半导体增速。同时我国MCU发展与世界齐头并进,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到5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33%,与世界同期基本持平。

现阶段,不仅是国内市场MCU市场由海外大厂把持,全球市场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寡头竞争局面。CR7占比达到98%,这主要是因为车规级MCU芯片下游认证周期较长,企业轻易不敢变更供应商。

就目前而言,四维图新已经通过收购杰发科技切入MCU市场,以及娱乐信息系统IVISoC芯片、车载音频功率放大器AMP芯片等,形成了导航业务、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业务、车联网业务、芯片业务、位置大数据服务业务为主的智能汽车业务。

此外,还有主要布局智能座舱、智能电控、智能驾驶、测试工具、地图服务五大领域的光庭信息,以及涉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的德赛西威等,均为智能车国产化贡献绵薄之力。

相信在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汽车智能化产业链终将迎来国产替代放量的那一天。

区别主要是使用寿命、外部环境、安全性有区别。

车规级芯片的使用寿命相对于手机使用的寿命要长,手机一般使用寿命在四五年。车规级芯片要承受的温度范围一般在-40°C-150°C之间,而手机芯片只需满足0°C~70°C工作环境。车规级芯片比手机芯片的安全性要强很多,包括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汽车芯片的数据校验更为严格,以防安全隐患。

目前它的芯片主要是90纳米的

比亚迪本身也涉及芯片行业,但主要是车规级芯片,2020年比亚迪推出IGBT5.0车规芯片,对标国内同行沟槽型芯片,其代工厂为华虹,而且该芯片为90纳米制程。由此看来,比亚迪是涉及芯片设计的,但并不涉及芯片制造。

特斯拉不用车规级芯片主要是从成本方面考虑,这个公司的风格就是激进。当然这对于用户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各种故障会比较多。

2021年车规级IGBT芯片排行榜

1.比亚迪

2.露笑科技

3.联得装备

4.士兰微

5.华微电子

6.四维图新

7.北京君正

8.紫光国微

9.韦尔股份

10.闻泰科技

车规级芯片是指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的芯片,其要求非常高。首先,车规级芯片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其次,车规级芯片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能,能够保证车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车规级芯片还需要具备低功耗、高性能、低噪声、低温漂移等特点,以满足汽车电子系统的需求。总之,车规级芯片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芯片,对其品质和性能要求非常高。

车规级mos芯片是一种微芯片

微芯片(microchip,有时简称芯片)是一片包起来的计算机电路(一般叫集成电路),它是用一种原料例如硅(silicon)在很小的体积上制成的。微芯片是用来进行程序逻辑(逻辑或微处理器芯片)和计算机存贮(存贮器或可存期存贮器)的。微芯片也用来既包括逻辑又包括存贮,还可能为了特殊目的,例如模拟数字转化(analog-to-digitalconversion)、位片和网关。

THE END
1.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成果初显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成果初显-"2022年5月,东风公司协同政产学研资源,主动携手国内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企业及高校,启动构建“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致力于突破车规级芯片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助力汽车行业和上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30725/4172aed1ff4f482f951d86e73d40cb25/c.html
1.车规芯片与非车规芯片基本性能对比功率型芯片于控制单元中主要负责具有高功率负载的控制电路,是可实现系统中电力控制与管理的关键零件,由于其所具有的电能转换特性,故也被称为电能转换芯片,于车载应用中如MOSFET、IGBT等产品;https://www.elecfans.com/d/2667839.html
2.车规芯片和普通芯片的区别车规级芯片和普通芯片的区别文章浏览阅读545次,点赞11次,收藏10次。今天通过漫画为大家描述一下车规芯片和普通芯片的区别:_车规级芯片和普通芯片的区别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606964/article/details/136489201
3.什么是车规级芯片?和普通芯片什么区别多年前在学校时为某一代航天器做x86兼容处理器,得知当时购买军品芯片每个要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很是诧异。 工作中为银行系统设计需要达到7个9的可靠性的处理器,对可靠性和芯片标准有了大概的了解。 最近反复被问到车规级芯片和普通芯片区别,斗胆准备了一个列表。 https://www.yoojia.com/ask/17-11688233707669221573.html
4.带你认识车规级元件AEC-Q认证标识(车规级) 2.通过元件的工作温度范围区分是否是车规级。工业级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是-40℃至85℃,而车规级芯片工作温度范围是-40℃至125℃。按照温度适应能力以及可靠性分为四类:商业级(0~70摄℃)、工业级(-40~85℃)、车规级(-40~120℃)、军工级(-55~150℃)。一般区分都是按芯片型号的后...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01640652935332392
5.车规级和工业级芯片的区别有哪些?MCU芯片,分为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QJ、GJ五个等级。当下比较火热的车规级,即Automotive Grade,指要满足车载等级要求的元器件,AEC-Q系列标准是行业公认的车规元器件认证标准。汽车电子产品的价格普遍都比较贵,其中的主要https://www.fanyedu.com/content/112431.htm
6.车规级芯片与手机芯片有什么区别?车规级芯片与手机芯片之间的区别 1、一般的车辆使用时间在十年以上,车规级芯片的使用寿命相对于手机使用的寿命要长,手机一般使用寿命在四五年。 2、车规级芯片要承受的温度范围一般在-40°C-150°C之间,而手机芯片只需满足0°C~70°C工作环境。 3、车规级芯片比手机芯片的安全性要强很多,包括功能安全和信息安...https://nev.ofweek.com/2023-03/ART-71011-11000-30591395.html
7.一站式车规芯片测评认证平台初步建成工作动态搭建首个国产工具链云平台,打造北京首个汽车数字化体验实验室,持续推进车规芯片测试认证产业服务……自2018年3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成立以来,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突破高科技领域技术瓶颈https://kfqgw.beijing.gov.cn/zwgkkfq/yzxwkfq/202403/t20240322_3597238.html
8.北京市交通委:正规出租车将装专用芯片区别克隆车中工旅行正规出租车将装专用芯片区别克隆车 本市正在研究制定报废出租汽车拆解规范 确保应拆必拆不再出厂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 刘珜)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交通委获悉,北京正逐步加大对“黑车”的打击力度,对“黑巡游”出租车处以5万元顶格罚款。此外,在32个“黑车”相对聚集的点位开展道路渠化改造。同时,北京正在研究为正规...https://www.workercn.cn/32884/201912/12/191212110538621.shtml
9.车规级芯片难度堪比“地狱级”,但长三角想争口气,一份手册透露...如何在全球复杂形势下增加确定性,作为集成电路和汽车产业重镇的长三角决定联手,以加速汽车电子领域自主可控进程——2022年长三角汽车电子对接交流会近期举行,吸引苏浙沪皖50余家整车及零部件厂商及百余家芯片企业参与,会议发布《2022年度长三角汽车电子芯片产品手册》,共215款国产车规级芯片供选择。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543262
10.2022集成电路学院年度新闻回顾1月7日上午,清华大学-闻泰科技工业与车规半导体芯片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楼多功能厅举行。副校长曾嵘、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等出席本次仪式。揭牌仪式由科研院副院长甄树宁主持。本次清华大学和闻泰科技强强联合,在集成电路领域共同成立工业与车规半导体芯片联合研究中心,开启...https://www.ime.tsinghua.edu.cn/info/1085/1313.htm
11.漫谈车规MCU之何为车规?其中,PPAP报告是汽车产业链供应商逐级提供的,由晶圆厂和封测厂提供的PPAP被整合到车规芯片的PPAP中,然后提供给零部件设计生成商(Tier-1),最后由Tier-1整合ECU系统软硬件设计和生产的流程数据提供给整车厂。 1.2 车规芯片可靠性验证标准--AEC-Q100 AEC-Q100是由汽车电子委员会(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简称AEC...https://www.eet-china.com/mp/a24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