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埃隆·马斯克1月29日表示,他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1月28日进行了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
不能忽视的伦理风险
所谓脑机接口,是指通过植入人工设备,在人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连接通路,以使彼此间实现信号互动,而目标则是实现大脑与外界的直接交互。
持续的技术探索积累下,脑机接口产品正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近,马斯克宣布的“心灵感应”意义正在于其“现实性”。虽然与科幻场景里的脑机接口相比,它还很初级,但离融入现实世界近在咫尺。
然而,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离现实越来越近,其带来的新挑战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性:伦理风险。比如人脑隐私保护、决策自主权、责任归属、人格同一性与真实性等新问题都将出现在现实中。这显然需要科学家、工程师、伦理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未雨绸缪,通过紧密合作防范于未然。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造福人类已是共识,它可以使残障者恢复正常,可以使正常人变得更强大,未来甚至可以通过接入人工智能把人变成“超人”。埃隆·马斯克就想向每个人提供大脑芯片产品,使人脑变得和AI一样强大,以遏制人工智能带来的“人类文明危机”。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一直以来,针对脑机接口的研究也伴随着种种伦理争议。这在以往的各种科幻作品中就有强烈的表现,在一些科幻电影中,人类对脑机接口所带来的未来世界就是充满担忧的。
比如《三体》里提到的“思想钢印”,就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对他人实现思维控制;《黑客帝国》则是通过脑机接口把人类囚禁在虚拟空间中。
触及“灵魂深处”的问题
脑机接口离现实比较近的是隐私问题。脑信号的获取和解码使得脑隐私透明化,这些通过脑机接口获得的思维、记忆、有关大脑的健康信息等神经信号是否算法律意义上的隐私?它的所有权属于谁?能否被应用?如何被应用等等都是现实问题。
而这些神经信号对人类的价值,可能要远超当下被互联网公司服务器所储存的那些信息,因为其更触及“灵魂深处”。
实际上,人类使用脑机接口技术之后所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此。当大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之后,人与人之间的数字鸿沟将被进一步扩大,一些人可能会对另外一些人形成能力上的碾压,导致新的社会公平公正问题。而当人类实现脑信号的相互沟通之后,语言、文字、艺术、体育这些人类传统文化又该如何传承?
在政府层面,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脑机接口和元宇宙、人形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被共同列入中国未来产业创新的4个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