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全球的电压标准就有两种:110V和220V。
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第一个电灯泡。随后,特斯拉发明了3相交流电,并把电压确定为110V。
所以,美国就直接采用110V交流电压。但当时高压输电还不普遍,欧洲认为110V传输消耗太大,所以欧洲各国就推行220V电压,这一标准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如今欧洲各国电压都是220-230V。
美国、日本为什么要用100-110V电压呢?
很简单,当初就是这么定的,想改的时候,已经晚了。美国也曾考虑过改成220V电压,但由于电器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了,改动起来难度太大,错过了最佳时期,所以没能实现。
220V电压标准,除了“线路消耗小,传输得更远”之外,还有一个好处:电线成本低。以家庭照明要求为例,用2.5平方线路就可以完全满足,但如果采用110V电压的话,就需要5平方的线路。
1890年,也就是光绪十六年,上海开始使用白帜灯,一开始电压是100V。1901年,上海公共租界供电量加大,电压都改成了200V。
1930年9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电压标准,就是220V、50Hz,和欧洲一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之前的线路设备和标准。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4/5的国家都用220V,用110V的是少数。
使用100-120V电压有30多个国家(地区):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的台湾。
使用220V电压有120多个国家:欧洲各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220V和110V在目前来说,有什么区别呢?或者说各自优劣在哪呢?
有种说法是:220V技术落后,美国、日本的110V更安全,这是典型的谣言!安全电压是36V,安全电流是10mA,只要是超过36V都不安全,不管是110V还是220V。比起电压高低,地线和漏电保护装置更为重要。
所以美国电流更大,用电更侧重于:防火;中国电压更大,用电更侧重于:防触电。因为对于110V电压来说,同等功率就需要2倍的电流,电流大了导线就更容易发热。
不管什么电压,有相应的电力设备、线路、电器配套,都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