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新型贸易方式和新型业态发展,我国政府逐步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的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着力解决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突出问题,引导企业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三是提升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跨境电商实现“买全球”、“卖全球”,需要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提供有效支撑。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为跨境电子商务应用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包括交易平台服务以及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等几个大类。
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第一个大类是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服务,阿里巴巴、敦煌网、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环球市场集团、兰亭集势、苏宁、亚马逊中国、聚美优品、大龙网等电商平台企业占据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比较大的市场份额。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仍然是投资和发展的热点,国内众多电商公司纷纷推出国际板块和全球购的服务项目。2015年年初,网易公司上线“考拉海购”,顺丰速运上线顺丰海淘。京东商城2015年4月推出了“京东全球购”。2015年,一些传统零售企业如步步高、大商集团、中粮、华润万家等也开始纷纷涉足跨境电商。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和综合保税区、产业园区搭建了具有公益性质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依据对销售数据的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热销的主流产品进行海外仓备货,快速完成头程运输及清关,在消费者下单后实现快速交付,能够显著改善消费者体验。我国规模较大的出口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大多选择在国外建设海外仓,每个海外仓面积约为3万—5万平方米,规模较大。相比而言,进口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则建设面积较小的海外仓。建设海外仓可以帮助出口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抢占市场,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流通性;对于进口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而言,建设海外仓可以提升平台的供应链效率,降低进货门槛,为中国国内的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商品。海外仓需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规模、销售量、商品特征等多重因素搭建,大规模建设海外仓存在空置危险。
从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一是立足于长远发展,保证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能力;二是加强海外布局,具备条件的企业将在国外建设或租赁更多的海外仓,完善物流与售后服务,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缩短订单周期;三是向国际一流服务商看齐,开展规范化经营,提升服务品质,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切实可行的交易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第二个大类是物流快递服务。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跨境包裹数量持续快速增长。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敦豪速递(DHL)、天地快运(TNT)、德迅(KN)等国际物流快递公司是跨境包裹的主要承运商。除快递公司外,还有马士基、中远、中海等海运公司可供选择。中国邮政、顺丰速运、中外运、韵达快递、中通快递等国内企业积极拓展跨境物流快递业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中国邮政为中国电商卖家量身定制了轻小件物品国际空邮产品——国际e邮宝,开通了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等十条空邮产品路线。
目前,中国邮政、顺丰速运等国内企业在国际覆盖范围、物流配送效率、物流信息采集等方面与国际物流快递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物流快递仍是我国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面对的主要瓶颈。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要促进国内物流快递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拓展国内物流快递企业的国际服务网络,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力求为客户量身打造仓配一体的一站式物流供应链服务。同时,可制订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促进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提质增效。
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第三个大类是支付服务。目前,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银行转账、信用卡、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并存。跨境电子商务B2B目前主要以传统线下模式完成交易,支付方式主要是信用证、银行转账如西联汇款。跨境电子商务B2C主要使用线上支付方式完成交易,第三方支付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市场,美国的第三方支付系统PayPal(贝宝)是规模最大的在线支付工具。2014年,PayPal在全球总共处理资金2350亿美元,实现营业收入80多亿美元,移动端的交易笔数超过总交易笔数的68%。作为美国公司,PayPal无法在中国大陆开展本地支付,但为我国跨境电商提供外币在线支付服务已有多年。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崛起,PayPal与越来越多的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并携手银联打通国内银行卡包括借记卡,还将为中国商户正式推出B2B2C跨境电商解决方案。
跨境电商不像国内的淘宝一家独大,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发展了很多年了,都有自己发展的特色和特点,目前还没有出现一家消费者普遍认同的跨境进口电商,在这个新兴的风口,大佬和小弟的起跑线没有差太远,早期的发展会依靠政策红利、价格优势、品类丰富度,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到零售层面的竞争——品牌,供应链和服务体验,需要有能力不断提高复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