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跨境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传统贸易方式。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成本和门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促进了世界经济普惠发展。在此过程中,全球贸易主体、贸易形态、商业模式、组织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与此同时,全球贸易规则和公共政策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
中小企业渐成主角
跨境电商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例正快速提升,大量企业从线下贸易转变为线上贸易,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智能物流、网络信用等电商服务生态日益繁荣。国际供应链通过电子商务的在线化、数据化和网络化,正从工业时代的生产引导消费模式,向消费者需求驱动生产模式转变,全球贸易由此发生深刻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中小企业成为受益者。可以说,几乎在每个国家,中小企业都容纳了社会的大部分就业。但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并不如意。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曾指出,中小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长期面临着信息获取不足、海关程序繁琐、信用甄别困难、贸易融资不足等问题。现在,电子商务主导的新外贸帮助中小企业缓解了这些困难,提升了其参与全球贸易的能力。
“互联网搭建了一个自由、开放、通用、平等的贸易平台,帮助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直接面向万千客户,迅速建立起业务。可以说,跨境电商平台降低了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毕马威亚太区主席陶匡淳说。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储殷认为,相比传统贸易中更多依靠大型跨国企业、垄断企业,以跨境电商为核心推动力的新型全球贸易体系,是一条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空中贸易通道”,它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角,通过全球物流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更为细致、精准、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新变化呼唤新规则
“跨境电商已经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业态,这将带来全球贸易的趋势性变革,这种变革呼唤企业尽早布局,也在呼唤监管部门尽快转变思路,推出新的相应举措。在趋势变革中,谁先布局,谁就掌握了未来贸易的主动权。你不去做,其他人就会占领制高点。”储殷说。
如储殷所言,国际电商巨头都看到了跨境电商特别是企业服务端的巨大发展空间,并开始积极布局,为中小企业提供更细致化的服务。2015年,亚马逊一改其专注普通消费者的传统战略,推出了面向企业及机构买家的一站式商业采购站点——亚马逊商务。该站点投入运营的第一年,美国站就有40多万家企业入驻,平台营收达10亿美元。2016年12月份,亚马逊商务推广到德国,2017年4月份,推广到英国。截至目前,亚马逊商务的企业和机构客户已经超过100万。
不过,在这方面的尝试,阿里巴巴希望走得更远。一方面努力将数字技术渗透到跨境贸易的更多环节,另一方面也在推动跨境贸易政策的便利化,以此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跨境贸易成本,刺激更多贸易的产生。
“跨境B2B贸易的商业链很长,从搜索、筛选产品及供应商,到沟通需求、报价、样品支付和寄送,再到后期敲定产品细节、支付首付款、生产过程跟进、供应商发货、国内物流、国内通关、海运空运、目的国清关、本地物流、最终确认收货,之后还有退税、结汇等,大大小小几十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将数字技术渗透到链条中的方方面面,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到解决信任不对称,都会慢慢促进形成新型贸易模式。”张阔说。
政府支持必不可少
“这是大势所趋,世界贸易组织只能顺势而为。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规则在现有WTO规则体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以前并没有预见到电子商务会发展会如此迅速,这对WTO也必然会产生很大影响。”龙永图说,“eWTP正在解决的很多问题,也是WTO过去努力解决的问题,比如怎样解决贸易纠纷,怎样保持交易透明度,怎样确保国际贸易能够自由便利地开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