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去年出境游人数首次过亿

日前,由银联国际支持、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首次过亿,达到1.07亿人次,与2013年相比,同比增长19.49%。尽管我国出境游已经进入“亿人次”时代,但从客源产出、空间流向、市场规模、消费结构等方面来看,中国出境市场仍处于与国情相适应的初步阶段。

1、出境市场仍属初步阶段

报告显示,尽管我国出境游已经进入“亿人次”时代,但从客源产出、空间流向、市场规模、消费结构等方面来看,中国出境市场仍处于与国情相适应的初步阶段。

从客源产出来看,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整体渐进过程,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出境客源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长期以来,东部地区占据着中国出境旅游客源产出的主要位置,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客源产出能力梯次下降,出境旅游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化消费活动。

从市场规模来看,基于人口总量的相对规模,特别是严格意义上的出国旅游率,与发达国家、金砖国家比较均相对滞后。从消费结构而言,购物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主体项目,表明中国的游客消费行为还处在从尝试性向成熟型逐渐发展的阶段。

2、消费能力推动签证环境优化

报告指出,出境规模与消费能力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发展环境的优化,特别是与“出境大国”相匹配的签证环境正在形成。中国出境旅游庞大的市场与巨大的消费能力,使得境外目的地越来越重视如何保障中国公民在旅行和旅游活动中得到公正、公平、优惠的待遇,包括提供更宽松优惠的签证权利、设立更多的中文标识与服务、提供更符合中国游客喜好的产品等。

3、出境游以近程市场为主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出境旅游空间格局仍以近程市场为主,突发事件对部分地区的旅游流量影响比较显著。2014年,中国(内地)出境旅游目的地前两位依然被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占据,分别占总量的39.94%和26.89%。由于港澳台地区吸引了70%的内地游客,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出国旅游规模仅为3100万余人次。

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以近程目的地为主,即使不把港澳台市场纳入统计范围,亚洲市场仍然在洲际市场上占居首位,其占比达到65.4%,其余依次为欧洲(11.7%)、非洲(9.4%)、美洲(9.0%)、大洋洲(3.9%)。其中,赴非洲游客同比增速达到80.9%,这也成为赴非洲游客数量超过美洲的重要原因。另外,赴大洋洲游客同比增速也达到24.3%。

在出国旅游的目的地中,韩国、泰国、日本、美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是前十位目的地,并且这些目的地占到了出国旅游规模的65.4%,其中,赴韩国、日本旅游人数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43.3%和50.8%。

2013年由于《泰囧》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十分火爆,推动了赴泰国人数的大幅增长。2014年虽然赴泰国的人数规模基本与2013年持平,但仍然令泰国在目的地中位居前列。

报告指出,2014年近程市场与远程市场均出现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短程的多频次旅游与长距离旅游同步增长。但是,2014年3月8日的马航MH370航班失踪与7月17日一架客机在乌克兰境内坠毁、2014年5月越南对中国南海钻井平台实施非法干扰等事件,直接影响了中国游客赴上述国家旅游的意愿,年内赴马来西亚、越南游客同比下降了29.0%和3.8%。

另外,2014年4月15日内地小孩在港便溺事件的后发效应也逐渐显现,2014年3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约为396亿港元,同比下降1.3%,“五一”假期共有38.8万人次内地游客入境香港,较上年39.4万人次有所降低,为多年来首次下滑。

4、“避税和避费消费”成重要推手

世界最主要购物退税机构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游客购物退税消费总额约42.5亿欧元,连续第七年居全球首位。国民购物的境外延伸不仅与中国品牌竞争力偏弱、旅游购物品质有待提升有关,同时也有国际高端品牌定价差异、国内分销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但其中不可回避的是,部分商品的综合进口税率与流通环节的费用较高,导致了境内外的高额价差。尽管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其关税尤其是进口关税多次下调,关税占税收收入比重一直在下降,但是加上进口增值税、消费税后,国际贸易税占税收收入比重仍呈上升态势,由2008年的13.6%上升到2012年的17.5%。对于在中国制造与销售的商品,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实际需要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等,同时还需要承担相对高昂的物流成本与销售网络分销成本。因此,中间费用过高成为推高商品售价的重要原因。这一状况表明,国民购物需求的境外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是高额价差背景下游客的“避税消费”与“避费消费”。

5、需求多元化令满意度下降

报告显示,需求多元化导致了出境旅游满意度的下降。2014年出国游客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处于77.15的“基本满意”水平,低于2013年的平均水平(79.17)。

2014年我国游客对国外目的地形象、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期望趋于平稳,全年出国游客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目的地国家的形象、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行业服务等方面以及国外目的地的总体旅游服务质量、满意程度略有下降。

2014年24个样本国家中有17个达到75分以上的“基本满意”水平。样本国家游客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新西兰为80.55、新加坡为80.

24、美国为80.11、加拿大为79.99、澳大利亚为79.53、意大利为79.31、英国为79.16、法国为78.72、日本为78.54、西班牙为78.22、泰国为78.21、韩国77.77、德国为77.46、马来西亚为76.68、印度尼西亚为76.18、俄罗斯为75.44、菲律宾为75.25、南非为74.84、阿根廷为74.75、柬埔寨为74.64、巴西为74.38、印度为72.88、越南为72.71、蒙古为72.25。

2014年仅有美国、泰国的游客满意度指数与去年持平,其余24个境外目的地国家的游客满意度指数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阿根廷、南非、巴西、德国、法国、西班牙的指数下降幅度较大。而新西兰、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游客满意度排名稳居前列。

2014年在网络上的负面评价有明显增加,全年中国出国游客对投诉处理的平均满意程度与上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仅为69.61;赴越南、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国家的中国游客对旅游投诉处理的满意度最低;泰国、韩国等热点旅游国家的投诉处理满意度也不高。

6、出境游推动目的地经济发展

报告指出,中国出境旅游在推动目的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促进我国“大国公民”养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中国出境旅游对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2013年中国赴美人数180.7万人,旅游开支211.15亿美元,较2006年分别增长464%和439%,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入境消费国,仅次于墨西哥,旅游项目占到美方向中国出口的服务贸易总额的56%。2014年韩国的国外入境者为1268.2万人次,其中来自中国的人数为556.3万人,占比44.7%。2014年外国人在韩信用卡消费额分析报告指出,外国人信用卡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8.8%,高达10.9万亿韩元(1美元约合1096韩元),其中,中国游客消费额逾一半,为6.1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2.6%。

日本政府观光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赴日游客约241万,人均消费23万日元(1美元约合117日元),位居各国游客之首。2014年旅游业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率0.4%,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游客贡献率占一半以上。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THE END
1.碧松中外对话丨·东西问“ChinaTravel”何以成为国际热词?同比增长: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能反映中国在经济发展。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游客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荷兰籍,尽管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在古代。 以文字,万人次,中国出境游客增长也在推动国际旅游业回暖,打破了不少西方人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编制全国旅游规划,因此。 https://bbs.9you.com/thread-699201-1-1.html?modwap=viewthread&tid=986287
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旅游业改革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旅游业改革发展历程 1978年以来,山东旅游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实现了由接待事业向经济产业的根本性转变,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 初创阶段 外事接待为主的旅游格局被打破(1978年-1987年) 1 建立旅游专门管理机构 1978年10月,山东省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80904/Articel13003MT.htm
3.中国出境游风向标大转变!历史背景下的旅游业复苏之路如何走?随着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逐步回暖,这一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当前,中国再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境外旅游消费国,但其增长速度仍处于低水平,这引发了业界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广泛关注。 回顾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旅游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1983年,中国正式开放公民出境旅...https://m.sohu.com/a/817876969_121885030
1.为何说中国出境旅游消费市场有巨大的潜力?据报道,11月6日,在2017年世界旅游交易会(伦敦)召开之际,论坛邀请联合会专家、会员代表探讨了世界旅游发展趋势下的中国市场特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市场份额巨大。 报道称,中国游客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特性上都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与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签证政策的放宽有关,日本、韩国等中国邻国都见证了中国游客...http://www.ly-cyts.com/chujinglvyou/46719.html
2.中国出境游三大趋势:长假期慢旅行和高消费TTGChina据了解,此次行业报告的调查对象为来自中国内地一、二、三线城市及中国香港的2000多名中国精英旅行者,平均年收入超过140万人民币,且在过去12个月中有过奢侈旅游和产品消费,疫情前也有过出境旅游经验。https://ttgchina.com/?p=102332
3.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一)天津旅游业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接待入境游客换取外汇为主的模式,到九十年代中期国内旅游开始形成一定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借助黄金周制度的有力推动,我国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旅游已经从“国计”转向“民生”,成为居民生活的日常...https://fzgg.tj.gov.cn/zwgk_47325/zcfg_47338/zcwjx/fgwj/202012/t20201219_5068890.html
4.2021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业务》章节辅导:第一章四、我国导游服务的发展历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导游服务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一)改革开放前(1949年至1978年)1978年以前,我国旅游业是作为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来开展的,接待的对象主要是外国友好人士、华侨和港澳同胞,所以这个时期从事接待工作的人员称为翻译导游人员。https://m.hqwx.com/news/2021-8/16303994441833.html
5.中国景区建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与建议应当说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创汇阶段,景区解决了供给短缺的问题,甚至由于中国自然文化景观和山河的壮美,使大家忽视了接待环境不匹配的问题。景区对于培育旅游意识,满足大众旅游的基本消费功不可没。直到今天景区依然是大众旅游和国民休闲的基本需求,随着居民出游意愿不断增强,人均年出游近3.7次,进入大众旅游的纵深化发展阶段...https://travel.ifeng.com/a/20180926/45181609_0.shtml
6.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精选十篇)鸦片战争后,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机器生产也开始在我国出现, 使得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这在客观上为我国近代出境旅游提供了物质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增加财富的同时, 也给我国社会带来阶级的变化, 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出现, 打破了传统社会财富由封建贵族一个阶级集中控制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x8okrl.html
7.王露:中外乡村旅游内涵及发展模式比较摘要: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创新化的发展轨道,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从乡村旅游的起源、内涵、发展模式等角度出发,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归纳法国、美国、日本等国乡村旅游的成功模式,总结我国乡...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01433.html
8.2023年河北专升本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考试...5.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梅奥的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2.领会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及评价,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要点,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要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3.应用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https://zsb.xdf.cn/202306/13385265.html
9.2019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9中国游客境外消费总额《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9》,报告从总体特征、市场竞争、“自由行”与“跟团游”角力中的客源地、主要目的地的消费特征和目的地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全景展现了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呈现大且升,稳又变的状态。巨大的旅游市场规模与稳定结构并存,旅游目的地呈现小特征轮动和满意度持续...https://blog.csdn.net/szscdcgs/article/details/993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