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申报方式的改革,“提前申报”已经成为企业报关时经常选择的方式。那什么是“提前申报”?它有什么好处?提前申报的海关流程及注意事项是怎样的?
“提前申报”定义
“提前申报”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可以在取得提(运)单或者载货清单(舱单)数据后,向海关提前申报。
“提前申报”的优势
提供“容错机制”。对“提前申报”修改进口日期,以及由于装运、配载等原因造成货物变更运输工具的,不予记录报关差错。进出口企业、单位在适用“提前申报”模式中,主动向海关书面报告其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并接受海关处理,经海关认定为主动披露的,可从轻、减轻处罚或依法免于处罚。
“提前申报”的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经海关批准,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可以在取得提(运)单或者载货清单(舱单)数据后,向海关提前申报。
《关于明确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管理要求的公告》(海关总署2014年第74号公告)对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向海关提前申报作出了具体规定。
出口“提前申报”流程
1.取得预配舱单数据,企业提前向海关申报
2.海关审核单证,企业安排货物集港
3.货到码头顺势机检,码头生成运抵报告
4.触发报关单自动放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
出口“提前申报”示例
“提前申报”注意事项
(1)申报时限
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先取得提(运)单或载货清单(舱单)数据。提前申报出口货物应于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前3日内向海关申报。
(2)申报责任
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应当如实申报,并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按照海关要求交验有关随附单证、进出口货物批准文件及其他需提供的证明文件。
(3)运抵期限
出口提前申报货物因故未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运抵海关监管场所的,海关撤销原提前申报的报关单。
(4)适用税率
提前申报的出口货物,适用海关接受申报之日实施的汇率和税率;提前申报的出口转关货物,应当适用启运地海关接受该货物申报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
(5)适用政策
进出口货物许可证件在海关接受申报之日应当有效。货物提前申报之后、实际进出之前国家贸易管制政策发生调整的,适用货物实际进出之日的贸易管制政策。
(6)修改和撤销
常规申报
提前申报
申报期限
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以前向海关申报
货物运入海关监管场所前3日内
适用汇率和税率
适用海关接受该货物申报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汇率
适用海关接受申报之日实施的税率和汇率。
提前申报的出口转关货物,适用启运地海关接受该货物申报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
小贴士
做好“提前申报”
1应报尽报
企业树立好“提前申报”意识,优先选择“提前申报”模式通关。
2注意节点
3积极沟通
发货人或报关代理在遇到提前申报方面的问题时要及时和海关沟通,疑难问题及时解决;提前准备好各项证明材料供海关审核。
4用好政策
特别注意的是:在进口商品环节“提前申报”与“两步申报”并不冲突,海关鼓励企业在进口“概要申报”环节,采用提前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