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旅游业对外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
3.1国内政策的驱动使出境游日益火爆
3.1.1中国护照含金量提高为出境游提供便利
近年来,我国在与有关发达国家在颁发长期多次签证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了解,2015年中国已和99个国家缔结不同种类的互勉签证协议,与37个国家签订59份简化签证手续或安排,36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便利,11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入境。
虽然与中国实行持普通人员护照互免签证的国家还偏少,一些国家对中国公民的签证的门槛仍比较高。中国公民国际旅行便利化程度与大家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与之前相比成色已经大大提高,中国公民出境较之前也更为容易。因此更多的人选择走出国门,将目光放眼世界。在这一便利条件下,出境的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也成为必然。
3.1.2出境押金收取制度的管理和规范增强人们出去的信心
3.2国外政策的吸引也驱使人们出境游
3.2.1外国政府对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视,抛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人
我国的日渐强大,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加上居民收入增多,出境人数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府对中国旅游市场这块肥肉“虎视眈眈”。争相抛出各种优惠政策。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一方面,近几年,由于受日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游客赴日本观光数量猛增;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促进外国游客到访日本,日本国推出了全新的免税政策,在秉承原有的电器、装饰品、衣服、鞋、包等商品免税的基础上,将免税商品范围继续扩大,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也成为了免税对象。旅日外国游客在日本购买以上任何一类商品都可享受免税优惠。这项政策更是吸引了众多旅客赴日旅游购物。
3.2.2外国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是吸引国人外出的又一原因
为了充分吸引中国游客,许多国家纷纷完善本国的旅游服务体系,在旅游景区提供一系列便利的医疗、保险等服务,完善的交通,安全的旅游设施设备。比如韩国:近几年随着韩剧的热播以及中国公民对韩星的追捧,到韩国观光的中国游客与日俱增。许多哈韩族就是为了亲身感受一下韩剧中出现过的浪漫拍摄地点,或者仅仅是买偶像代言的产品。美食,韩流,购物等消费成了中国游客的首选。韩国通过百货商店等一些购物景点吸引高端消费的中国女性,而且还开通了超豪华住宿,美食,购物,美容等一条龙服务,并在各个景点增设了汉字横幅,以便中国游客辨认景点和方向。
3.3其它促使出境旅游火爆的原因
3.3.1人民币升值使入境花费增多,出境花费降低
表3.12005-2015十年间人民币与美元兑换比率
年份
人民币对美元(100美元=--人民币)
2005
819.17
2006
797.18
2007
760.4
2008
694.51
2009
683.1
2010
676.95
2011
638.95
2012
652.09
2013
641.37
2014
638.62
2015
633.06
3.3.2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多导致出境人数增多
3.3.3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出国深度游受青睐
3.3.4汉语热的兴盛使语言不在成为出境的主要障碍
一直以来,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一直是限制国人外出旅游的一大因素。但近些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带来了汉语学习的热潮。目前海外学习汉语的国家有30多个,汉语学习者至少有3000万人。汉语在国外逐渐变得兴盛,有更多的外国人愿意去学习汉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很多国家的旅游景点都配有相应的汉语注解,一些旅行社甚至在导游招聘中有“懂汉语”这一附加条件。这样为国人出境旅游提供极大便利条件,更多不精通英语的国内游客也可以在国外游玩的更好。
3.4导致入境旅游增长缓慢的原因
3.4.1国内市场供给不足,旅游景区审美疲劳
除了境外旅游目的地出台的便利政策,“诱人”的价格、较高的品质和国内景区审美疲劳是出境游火爆的主因。虽然我国已经实行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许多著名景区门票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些措施都减少了国人出行成本,刺激了国内旅游市场,但由此带来的高速公路拥堵、景区游客猛增超出承载能力等问题也给假期旅游增添了烦恼。许多游客表明景点节假日拥堵是国内旅游最让人烦心的问题,同时宰客、强制购物也是屡见不鲜。假期本来就很宝贵,谁也不想在旅游中遇到不愉快,境外景点的旅游服务和品质要好得多。国内景区审美疲劳、出国追求异域风情便成为此时国人出境旅游的动因。也有游客表明近几年国内的主要景点都已经去过,感觉很多景点大同小异,现在更想出去感受外国的风土人情。
此外尽管国内景点数量和规模在扩大,但国内旅游市场供给不足,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还未改变。我国居民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对服务品质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而我国不少景点在服务品质、产品开发、诚信经营、人性管理方面还有较大的缺陷,这样吸引的外来游客就逐渐减少。
3.4.2人类活动对国内旅游资源的破坏
3.4.3气候异常使旅游资源对外吸引力逐渐降低
气候变化导致我国许多类型的旅游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发生变化。例如:酸雨的出现加剧了对许多露天建筑物的腐蚀,森林面积的锐减;全球变暖使得一些高山高原地区的冰雪旅游项目不复存在;植物花期提前,著名的武大樱花花期就有不断提前的趋势;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壶口瀑布等景观的观赏周期变短,观赏价值降低。海平面上升,使我国滨海型旅游资源,如海岛,海湾,沙滩,礁石,海蚀岩洞等均有所受损,这些原本得天独厚的资源现在变得如此模样,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都大大降低。于是入境游览的人数减少,出境游览的人数增多,人们更愿意欣赏国外的美丽风景。
4.促进我国旅游业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政府方面
4.1.1发展境内免税店,将消费者从境外购物中拉回来
4.1.2完善旅游方面法律法规,规范国内旅游市场
不难发现,在客流量大的黄金周期间,一些旅游景点的商贩乘机提高价格,钻法律漏洞,在比较偏僻的一些景点,食品交通价格往往会比闹市区的价格高出2-3倍,一些没有导游证的黑导游趁机招揽游客,这些都使我国旅游团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受到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比如:加强归属地管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逐级对该地区旅游景点物价进行监管,对哄抬物价的经营者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强化旅游者权利,游客可以自主选择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对积极举报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于黑导游,需要地方旅游局加强对导游证的管理,加强对导游的岗前培训和岗位教育,提高导游的服务意识等。相信通过一系列措施整治这些乱象,我国的旅游业新形象一定可以得到重新塑造,会有更多的游客来华观光。
4.1.3加强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开发,繁荣国内旅游业
近几年由于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屡见不鲜,到此一游等字样随处可见,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下降,乱扔垃圾,随意堆放污染物等;加上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对原本脆弱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旅游资源肆意破坏。政府可以加强对这些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在保护原有旅游资源的同时适度、合理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可以在一些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一些附加旅游项目,比如新建一些人工游乐设施,推出农家乐等,这样不仅可以繁荣原有的资源,还可以促进就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旅游项目革故鼎新,更加吸引国人和境外游客来华。
4.2企业方面
4.2.1努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业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促进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我国旅游企业要加强在企业战略定位,服务提升等方面提高竞争力。要明白企业自身在整个旅游市场中所具有的优势,也要明白劣势和不足。要敢于抓住机遇,多向国外企业学习借鉴;也要及时弥补不足,化解来自国际旅游市场的威胁。积极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坚守“顾客就是上帝”理念,做一个让游客值得信赖与托付的企业。这样才能使企业更有竞争力,赚取更多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4.2.2加强旅游业方面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对我国众多的旅游企业来说,要想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在更有优势,更具竞争力,就要培养一批有思想、会管理、精业务、敢创新的旅游管理人才和一批高质量的旅游业第一线的劳动者,才能保持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真正把游客的利益放在心里,这样才会赢得更好的口碑。增强国人对旅行社的信心,在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
4.2.3利用互联网,加强对旅游产品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日渐普及,中国网民也在不断增多。旅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策略,尝试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结合。在公司网站推出一系列国内特色旅行线路供国人选择,同时可以推出专门针对国外游客的一个专栏,解疑答惑。介绍中国的旅游资源给外国游客,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
4.3消费者方面
4.3.1避免盲从跟风,杜绝虚荣心下的出境游
在众多的出境游客中,也有不少人是由于盲从,跟风而选择出国旅行,也有人是由于虚荣心,这就要求我们消费者在有出国旅行打算时,充分结合自身收入,考虑出境的价值。杜绝只是为了面子或者其他的虚荣心理而出境游。
4.3.2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对国内景区的破坏
国内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都在遭到我国本土游客的破坏,如屡见不鲜的“到此一游”,各大景点随处可见的垃圾,塑料袋,随手扔的果皮,随处停放的私家车,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景区质量,也大大降低了国民形象。我们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公民,有必要提高自身素质,保护旅游景区的良性循环,从而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华。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
5结论
总之,无论是对我国旅游业而言还是对经济发展而言,扭转目前我国旅游贸易逆差这一任务艰巨而且重要,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找出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多管齐下进行整治,就一定能从根本上扭转贸易逆差,也能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繁荣我国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