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菌,常见于人体胃部,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消化不良,如腹胀、恶心、嗳气、早饱感;胃痛,如上腹部的隐痛或烧灼感,常在空腹时加剧;溃疡症状,若发展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出现剧烈胃痛、黑便或呕血;慢性胃炎,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进一步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一、幽门螺旋杆菌常用检测方法
(一)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可分解尿素产生二氧化碳,患者摄入含尿素的药物后,通过检测呼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来判断感染情况。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无创性、检测准确性高,适用于广泛筛查和治疗后的复查,是目前临床上主流的检测方法。对于许多高血压、心脏病和胃镜过敏等不适合做胃镜检查的病人,呼气试验是理想的检查方法。选择该方法时,患者需空腹,检测前避免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避免药物干扰。
(二)粪便抗原检测
(三)血清抗体检测
通过血液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来判断是否在感染或曾经感染。优势在于检测简单、快速,适合大规模筛查。缺点是无法区分当前感染和过去感染,只能反映是否有感染史,且不适合用于治疗后效果评估。
(四)胃镜组织活检
通过胃镜下取样,进行组织学检查或快速尿素酶检测。优点是检测精准度高,尤其适用于怀疑溃疡或其他胃部病变的患者,可同时评估胃黏膜的病理状态。不足是作为有创性检查,患者需承受一定痛苦,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费用较高。该方法胃镜前需禁食,术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抗凝药物、糖尿病等特殊情况。
二、幽门螺旋杆菌会传染家人吗?
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传染源是人,尤其是感染者的唾液、胃液及粪便。该菌的传播途径包括:(一)口-口传播,通过唾液接触,比如共用餐具、亲吻等,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二)粪-口传播,当手卫生不佳时,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摄入菌体;(三)胃-口传播,呕吐物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接触传播。可见,幽门螺旋杆菌是可在家庭成员中接触传播的。
三、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建议
(一)对于一般人群,检测及根除治疗的建议是:没有禁忌,都建议除菌。特别对于高风险人群,早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能够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常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且存在持续传播的可能性。因此,建议家庭成员联合治疗,以有效阻断其在家庭中的传播,减少根除后再感染的风险。
(三)对于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以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特殊评估。至于儿童是否需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目前不建议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常规筛查和治疗。
(四)标准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疗程为10-14天,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患者在症状改善后,切勿自行停药,应按医生建议完成整个疗程,确保彻底清除细菌。过早停药容易导致复发或产生耐药性。幽门螺旋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加,必要时可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以便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引发严重胃部疾病的细菌感染。通过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该菌的感染,进而减少胃病的发生风险。如果怀疑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测和规范治疗,同时建议家庭成员联合治疗,以有效阻断其在家庭中的传播,减少根除后再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