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民免疫屏障需要你出一份力哦!
新冠疫苗的适用对象是?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定人群如何接种?
新冠疫苗保护效果可以维持多久?
『新冠疫苗接种30问』
一起来看看!
1、本次接种上海市使用的是什么疫苗?
本市目前使用的新冠疫苗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以及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系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是企业通过自身技术积累逐步建立起了的腺病毒载体的自主研发平台,凭借该技术平台开发了针对埃博拉病毒病、新型冠状肺炎、结核病、带状疱疹等疾病的疫苗。
目前,其他研发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正陆续上市,后续供应的疫苗产品将根据疫苗上市情况及时调整。
2、新冠疫苗的适用对象?
目前新冠疫苗适用对象是18周岁及以上人群。
76岁及以上居民根据接种进度安排,适时启动接种。
70岁及以上社区人群前往接种时,需由家属或社区志愿者陪同。
3、新冠疫苗接种打几针?接种部位?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目前推荐基础免疫程序为2针,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不同疫苗产品的接种程序和接种部位有所不同,具体以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如迫切需要尽快完成全程接种的对象可使用最短间隔14天的说明书的疫苗按14天间隔进行接种,新开针者均按照最短21天的间隔进行预约。
对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对在14天内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对在14-21天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的说明,无需补种。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接种1剂。
不同种类的疫苗由于研发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不同,所需接种剂次也就不同。
4、接种对象有哪些情况应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癲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本指南对说明书中所列部分接种禁忌或慎用人群,参照上述特定人群接种建议执行。
5、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定人群如何接种?
▲60岁及以上人群
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4个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该人群的数量有限,暂无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效力数据。但I/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18岁以下人群
目前已有的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慢性病人群
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
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
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
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既往新冠肺炎患者或感染者
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清况。
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6、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胃炎等慢性疾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前后是否能用药?
7、过敏体质或正在发过敏性皮肤疾病(如荨麻疹)的是否可接种新冠疫苗?
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或处于过敏性疾病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
对于非疫苗所含成分过敏,包括药物过敏(如青霉素过敏)、食物过敏、花粉过敏等,均不属于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
8、近期接种过HPV疫苗、狂犬疫苗、带状疱疹等疫苗的人员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具体以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
9、皮肤湿疹、酒精过敏、头孢过敏、心悸、过敏体质、过敏性鼻炎、有甲减的人员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以上人员在非发作期均可以接种;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
10、患有肿瘤、术后等大病人员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11、新冠疫苗接种是否安全有效?市民是否可自主选择疫苗厂家?
本市目前使用的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已分别于2020年12月30日、2021年2月5日和2021年2月25日附条件获批上市;康希诺股份公司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也于2021年2月25日附条件获批上市。根据我国新冠疫苗开展的临床试验,以及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的上千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目前的大规模接种显示我国新冠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此外,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已获批紧急使用。上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经过验证。
12、接种新冠疫苗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应注意并配合做好以下事项:
接种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发生怀疑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需要时及时就医。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13、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从前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联系接种点,由后者给予处置指导。
14、接种新冠疫苗后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怎么报告?是否会得到补偿?
严重的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接种疫苗后要在接种点停留至少30分钟。
回家以后,要注意饮食、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接种点。本市会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开展调查诊断,如判定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受种者会根据相应标准得到补偿。
15、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保护效果可以维持多久?
根据现有临床研究数据,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16、疫苗对病毒变异或其他国家毒株是否有效?
17、新冠疫苗接种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接种凭证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18、新冠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检测会呈阳性吗?*出入境检查血清抗体呈阳性怎么办?*
疫苗的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对按免疫程序接种两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8天后的临床试验及接种人群检测,抗新冠病毒抗体可能呈阳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具备做中和抗体检测条件的机构,如用一般方法(如胶体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IgM、IgG抗体,有可能会显示阴性,这主要受限于试验方法的灵敏性,不一定代表未产生免疫应答。
19、妊娠期女性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虽然目前没有妊娠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健康风险的证据,但是基于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要求,目前没有足够的妊娠期女性接种后的安全性数据,因此暂不建议接种。具体以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
20、接种新冠疫苗后是否就不会得病?
新冠疫苗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验证了疫苗的有效性。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
21、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后,是不是还要继续戴口罩?
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或者发病。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22、接种疫苗收费吗?
在沪居民:免费接种。
在沪外籍人士:
已参加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外籍人士,享受与其他参保中国公民同等待遇。未参保的外籍人士,自费接种疫苗,费用为100元/剂(如有特殊政策,接种点另行告知)。
在沪港澳同胞:
①在内地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同胞凭公安部门制发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内地医保参保凭证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②在内地各类学校工作和学习的港澳籍师生接种疫苗政策与内地师生一致,具体接种事宜由师生所在学校统一组织实施。
③不在以上两项接种范围内的港澳同胞原则上不纳入在内地免费接种疫苗范围,可凭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参加自费接种。自费接种费用为100元/剂。
在沪台湾同胞:免费接种。
24、不同厂家的新冠疫苗,可以替代接种吗?
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25、在外地接种过一针新冠疫苗,到上海还能接种第二针吗?
可以凭外地的接种记录,按照相应间隔(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快完成)完成后续剂次的接种。对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26、新冠疫苗在人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的疫苗还会让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这样,人体就有了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能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而免疫记忆也很快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27、新冠疫苗是否会像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通常情况下,病原体、疫苗特性、受种者状况等因素影响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流感病毒变异比较快,流感疫苗保护效期较短,因此需要每年进行接种。现在新冠病毒虽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目前发布的信息,显示针对在英国和南非等国家出现的新冠病毒所发生的变异,没有证据表明现有的新冠疫苗失效。新冠疫苗是否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接种,需要继续针对病毒变异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和疫苗的保护持久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28、为什么一瓶疫苗可以给两个人打?和一瓶打一个人的疫苗有什么区别?
这是单支两剂包装的新冠疫苗。即1支疫苗可以接种2个人。每瓶规格为1.0ml(两次人用剂量),每人次使用剂量为0.5ml。
单支两剂包装的疫苗,与单支单剂包装的疫苗,除了灌装剂量不一样,其他完全相同,单支两剂包装剂型可提高产能、加大疫苗的供应量,不影响个体接种效果。其实,在我们常规使用的疫苗中,还有很多都是采用多人份包装,例如卡介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以及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等。
29、市民如何预约接种?
各重点人群所在单位可通过“健康云”新冠疫苗预约管理平台上注册单位账户,生成机构二维码,组织单位职工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和接种意愿。有意愿接种的对象做好登记,并等待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指定的接种点接种疫苗。
各区以居村委为单位,在“健康云”新冠疫苗预约管理平台上注册单位账户,生成社区二维码,符合条件的辖区居民通过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和接种意愿等。居民完成预约后,可获得预约详情单和预约成功短信。
对于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还可通过健康驿站自助终端刷身份证、社保卡后登记预约,或由社区志愿者协助进行登记预约。
单位员工/社区居民
健康云App操作流程
(2)进入“新冠疫苗接种服务”专区,选择“单位员工/社区居民登记”。
(3)选择相对应的人员定位:
A.管理员选择“单位/社区负责人申请及管理”
a.填写“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申请承诺书”请确认填写信息准确。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本人需由该单位缴纳社保金,否则将无法通过认证校验。
b.填写“企事业单位信息”请确保信息准确与完整后提交。
B.选择“单位员工登记接种意愿”
b.查看知情同意书,选择是否接种。
c.填写单位员工登记接种意愿信息并提交。
①如您暂不愿意,选择暂不愿意接种按钮,此次登记工作已完成。(若意愿接种了,只需再次从第一步进入即可)
②愿意登记完成后,可等待区级管理部门根据重点行业优先顺序,陆续分配接种点安排接种。
线下安排,将直接通知单位负责人安排接种。
d.前往线下接种时,请出示接种条码。
30、不同人群如何预约?
·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
对于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还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驿站自助终端刷身份证、社保卡后登记预约,或由社区志愿者协助进行登记预约。
·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
·外籍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
下载并通过手机号注册健康云APP,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分别选择“在沪外籍人士登记”“在沪港澳同胞登记”或“在沪台湾同胞登记”专区。根据提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