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西安一女子被狗咬后,就医注射4针狂犬病疫苗,仍因狂犬病发作身亡。此事件持续发酵,引发众网友的热议和猜测。为什么注射疫苗后仍会罹患狂犬病?被猫犬咬伤后,如何处理才能避免狂犬病?记者采访了南京市第二医院动物咬伤科姜有珠副主任医师。通讯员朱诺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于丹丹
为什么注射疫苗后仍会罹患狂犬病?
有可能发生意外的原因有:咬人狗体内狂犬病病毒数量较多,致病力强;狗咬伤伤口很深,导致伤口不易处理;在注射疫苗之前,狂犬病病毒已顺着神经系统蔓延;注射疫苗后,患者的体内还未产生抗体,狂犬病病毒已经开始沿神经蔓延;患者个人的机体免疫状况较低下,无法产生抗体,以抵抗狂犬病毒等。
姜主任介绍,狂犬病暴露后立即对伤口进行规范处置、尽早进行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和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是预防狂犬病的最关键措施。
四类人群要重点检测抗体生成情况
但临床中也确有近1%的人注射后无法生成抗体,因此,姜主任建议下列人群疫苗全程注射后15-20天进行抗体检测,检测抗体生成情况,以巩固治疗效果:
①“狂犬病恐惧症”或强烈要求检测的;②免疫能力低下、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③依从性差、未按接种程序接种的;④经常接触狂犬病病毒或病患的专业人员。
两个疑问
注射疫苗时要不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暴露程度分级
Ⅰ级: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
建议: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处置。
Ⅱ级: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建议:1、处理伤口;2、接种狂犬疫苗。
Ⅲ级: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2、破损皮肤被舔;3、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污染。
建议:1、处理伤口;2、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3、注射狂犬病疫苗、
孕妇、儿童能否注射狂犬病疫苗?
姜主任分析,据统计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15%,如果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的话,发病率可以降低到1%。但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无任何禁忌症,包括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有严重过敏史、其他严重疾病等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况,也应在严密监护下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