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是一座葡萄牙人始建于1562年的天主教堂
澳门作为联合国钦定的“世界美食之都”,比起同在其列的成都、顺德、扬州,存在感着实不高。可能是“赌城”的固有印象深入人心,又或许是路氹城娱乐场气质太过奢靡,澳门的美食实力,一直被严重低估。
▲左:遍布实力老店的十月初五日街
右:散发着经典英式奢华魅力的澳门伦敦人
今日与往昔交织,中西方文化与信仰融合,纸醉金迷和日常烟火共生共存,这些城市印象既矛盾又和谐,也让澳门变得更加迷人。
▲从老城东望洋新街眺望新葡京酒店,
澳门的城市建筑处处带着「割裂感」
历经400年沧桑变幻,人群代代更迭,澳门人餐桌上的风味与食俗也随之杂糅相交。这里留存了大量的岭南传统小吃,旧日的葡国味道,还有浓郁的东南亚风情,交织成今日的“澳门之味”。
最近两年,澳门作为唯一与内地双向不隔离的出境游旅行地,成为了我们集体打卡的吃喝宝地,编辑部全员几乎年均两次。花真金白银吃了超多米其林、黑珍珠,暴走大街小巷挖掘低调百年老店,每个人给出的list再合并同类项,才拿出这份深度吃喝攻略!足足20家,还有6家手信推荐!
自1月8日零时起,内地往来澳门免核酸通关,再加上电子签注,去澳门吃喝简直可以算是说走就走!假期即将到来,拿上这份攻略,2023第一场出镜游,冲向澳门!
#02
澳门半岛
日行2w+步,吃不完的街巷神店
▲澳门三岛中澳门半岛人口最为密集
950条街道将城市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网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座岛屿组成,如果你更偏爱街头美食和地道老字号,想要感受濠江人家的日常烟火,建议把大半行程都交给半岛老街。
本地人常说,“好食不过澳门街”。随意走入一条古朴的小街窄巷,看似破旧的门面后,或许就藏着传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道“澳门之味”。绕着大三巴直径不到2公里范围,美食密度已能窥见一斑。
第1站
胜哥私房菜
开在自家住宅内,却是世界级老饕争相朝拜之地
“澳门美食绕不开的山头,古法粤菜之巅”、“一天只做一桌,一座难求一口封神”、“世纪厨神AlainDucasse都来朝圣”...关于胜哥私房菜,我们已听过太多传说,后疫情时代下,提前1月终于订到位置,为了这顿饭专程飞了次澳门。
胜哥是顺德凤城人,进入厨行已近60年,曾在澳门十六铺的凤城德记酒家掌勺20多年,2006年起,开始在家中开设私房菜。如今已经73岁的老师傅,依然每天亲自去挑选食材,亲自下厨做每一道菜。
私房菜就开在大提督马路的自家住宅里,家具摆设都略显陈旧,各路明星和厨神的合影、还有自家孙儿的成长照穿插贴在墙面上。厨房不过够三四个人转身,食材乍一看也不见得名贵,多是早上胜哥从附近街市买来的。
▲温火暖油,光是浇油就持续了20分钟
先说这道招牌炸子鸡,原材料就是路对面红街市买来的海南文昌鸡,整鸡腌制,淋上麦芽糖、绍兴酒、醋等混合而成的皮水,用电风扇风干数小时。等客人上门后,再开始翻滚淋油,好让不同部位保持相同的熟度。
胜哥的另一道招牌,便是这几近失传的顺德名菜金钱蟹盒。猪油膘切到饺子皮一般薄到透光,蟹肉、虾仁、猪肉、冬菇、韭黄等馅料包入其中若隐若现,再用蛋白封口后裹生粉油炸。
外皮的酥脆、蟹黄的鲜甜、冬菇的滑嫩、笋丁的脆爽,入口随着猪油的丰腴脂香一同在嘴巴四溢开来。
就连粤菜里最平常的咕咾肉,这里也刷新了想象和认知。只取爽口滑顺的猪颈肉,表层勾芡炸制使之带上微脆的壳,内里却流淌着阵阵饱满肉汁。
一席吃毕,总算明白老饕们为何称胜哥是“手拿树枝当宝剑”,没高价食材堆砌也没花哨技法包装,每道菜入口看似温和,却极具冲击力,这可能才是真正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吧。
第2站
成记粥品
开了半世纪,2米窄巷间的生滚粥铺
说完了胜哥,再来说说澳门老城区里同样大隐隐于市的传奇街巷老店。营地大街,这条南北走向的狭长街区,因军队扎营而得名,而“口水龙”的粥店就开在这里约2米宽的小街窄巷间,营业到中午就收摊,要去得赶早。
老板龙哥因各地方言切换自如的歌曲串烧,街坊赠号“口水龙”,我们一进门就献唱了首《夜上海》,往复各桌客人之间唱歌吹水,却一点不耽误手起勺落,熬粥切件。
澳门人早餐首选的生滚粥,就是用熬好的白粥做底,滚熟各色荤食内脏而成的花式粥。我们最推荐招牌综合粥,当天所有配料猪肚、猪肝、鱼丸、肉丸,都可一碗滚尽,各有各的鲜嫩爽滑。
学着当地人喝粥,得配上一份凉拌鲩鱼皮或是油炸鬼,感受绵柔与爽脆在舌尖交融。
第3站
胜记咖啡
够澳门!用煲汤的理念煲咖啡
三条马路开外,就是陪伴澳门人120年的营地街市。澳门人把菜场称为“街市”,营地街市一楼售卖水产肉食、二楼蔬菜水果摊,而位于三楼的熟食档,才堪称这里的灵魂所在。
十几个档口,不过百来步就能走完,别看外表平平陈设破旧,实则藏龙卧虎,大多是澳门市政府将老牌沿街铺面搬迁至此。
50多年的胜记咖啡,就是其中之一,主打澳门独有的瓦煲咖啡,瓦褒加热慢、散热慢、保温好用瓦煲来煮咖啡,能让咖啡受火更为均匀,煮出来的咖啡就更为香滑浓郁。
胜记的咖啡,用了檀香山咖啡和巴西咖啡,混合成独一无二的自家口味。瓦煲奶茶也是用两种茶叶制成,闷热潮湿的气候里,各来上一杯也太续命了。
第4站
梓记牛什
70多年的老字号新鲜牛什
另一侧的梓记牛杂,上世纪40年代已经在营地大街享负盛名,主打清爽鲜美的清汤牛杂,汤底只用白糖提鲜,牛食管和牛肺一锅炖煮,既能煲出鲜美的底汤,又能炖出爽脆的口感。
一碗牛筋爽滑、牛肚脆弹、牛肝绵密、牛肠油膏丰润...没有重口位香料调和,汤底却毫无腥味还透着些许清甜。买好就在一旁座位边吃边听街坊吹水打牌,独具魅力的市井风景给牛杂也添了万千滋味。
第5站
杏香园雪糕甜品屋
1963年起家,澳门古董级糖水铺
杏香园已经有50多年历史,以生磨材料制作杏仁茶起家,曾经被美食家蔡澜推荐过,位于清平街的老店更多了分平和古朴的韵味。
各类马蹄沙是店里的主打招牌,每碗马蹄浓度极高,清爽脆甜的马蹄经过研磨后保留着细碎颗粒感,根据自己喜好还能添加椰汁、龙眼、芒果等。
还点了碗银杏杏仁露,银杏去了苦芯,软糯香甜,再配上浓郁的杏仁露,之前总觉得杏仁露有股怪味的我们也被收服。
一进门就看到店家在准备这手掌般大的粽子,一只就有几斤重,里面塞满了猪肉、瑶柱、香菇等食材,很适合买回去当手信。
消食tips:吃饱了就往大三巴牌坊的方向散步,大概10分钟的路程,还会路过充满南欧风情的“恋爱巷”,走走拍拍特别消食。
第6站
荣记豆腐面食
60多年历史的“米其林街头豆腐花”
澳门之味,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不浮夸,也不浮躁,招牌技法就一门心思传承几代人。就像这家荣记豆腐面食,在澳门一提起豆腐花大家就会想到它,还入选了米其林澳门街头小食。
第7站
梁庆记
藏在街巷里的80年老字号,传统手打竹升面
网红十月初五日街巷子里的传统手打竹升面,已经传承了80余年,四代人,连续3年米其林推荐。凡粉面类统统25澳门币一碗,却是超扎实的真材实料。
招牌竹升面是用鸭蛋做的,蛋香味很浓郁,同时碱味却不明显,关键是它弹牙爽滑的口感,第一次想用“脆”来形容面条。牛腩很大块,但很软烂入味。
云吞面汤底更显鲜味,薄皮的云吞一咬开鲜虾超级弹牙,还有猪油的丰润油脂。喝完原汤之后,建议再加点辣椒酱,口感立马泼辣丰富起来,超过瘾!
第8站
德丰咖啡美食
人均四五十能吃撑的茶餐厅
澳门餐厅的消费整体比上海高些,但这家的性价比高到误以为价格显示的是人民币,最贵的都不超过45澳门币(约人民币35.7元)。虽然战斗力渐弱,但也不想错过这样一份诱人的牛舌XO酱煎蛋包,外皮可以选菠萝包、餐包、猪仔包、多士、三文治多种。
牛舌肉眼可见的厚,一口下去餐包的松软、XO酱的咸鲜、煎蛋的滑嫩、牛舌至关重要外脆里嫩的口感,也太满足了!
第9站
新鸿发美食
坐满当地人,都冲菠萝芝士猪扒包来!
工作日下午都坐满当地人的茶餐厅,不管来澳门多少次,都愿意绕个远路来吃这家的菠萝芝士猪扒包!
新鲜出炉的菠萝包,松软香甜微微烫口;夹上饱满多汁的猪扒,还有爆浆的煎蛋+芝士片的奶香,虽然上餐有点慢,但这口现做的美味,真的绝了!
第10站
红街市牛杂档
开在菜场里的清汤牛杂走鬼档
澳门的众多街头小食中,牛杂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家位于菜市场最深处的牛杂走鬼档没有名字,一辆推车、几把塑料凳就是店面的全部。每天下午2点一出摊,立马围满了本地食客。
就这一锅牛杂,卖完就收摊。食客或站或坐速战速决,吃到一半下起雨来,老板立马搭起了塑料棚,魔都也是许久没有这样的烟火气了。
本土牛杂分为三大派系,清汤、咖喱和卤酱,这家和梓记一样同属于清汤牛杂,牛杂很新鲜,不沾蘸料就很入味满足。大中小三档价位,多年来也未曾涨价。
第11站
威记牛什小食
始于1948年的澳门咖喱牛杂王者
吃过了清汤牛杂,必得再来尝尝重口味咖喱流派,这家威记牛杂每天下午4点还未开门,门口就已经早早排满了人。
和门口标语一样,“剪出好味道,滚热辣超入味”,老板手脚超利索切件浇汁。头次来建议点个30元的牛杂,配酥软萝卜,最后一定要加上一勺灵魂咖喱汁。
牛杂浓香中带着辛辣,被浓厚的汤底熬煮得十分入味。不得不夸这牛肠长得实在标致,油花丰富,随着咀嚼油脂慢慢摩擦爆浆,融合甜中带辣、辣中带香的酱汁,叫人意犹未尽。早上还是清汤牛杂的拥趸,此刻立马变心。
第12站
丁记大排档
到街头吃份镬气十足的啫啫煲
一到夜晚,澳门这座城市就像换了一副模样,散步在街头的推车摊和大排档都出动了,大三巴附近的丁记大排档,晚7点一开档,三四张桌子瞬间满座。
先来一份啫啫鸡煲,一上桌镬气裹挟着蒜香倾巢而出,酱香入味,隔壁桌的啤酒干杯声也已经哐哐作响,排档气氛,到位了。
没想到自带精致属性的红烧乳鸽竟是这里的主打,已经提前卤制好,即点即做,外层的脆皮似玻璃纸透亮,一口脆乎,接下来又是满口肉汁,一人一只才能过瘾。每道菜端上来都有各自的独属味道,椒盐九肚鱼也是必点,鱼身嫩到要嗦着吃。
第13站
玛嘉烈蛋挞
教科书级别的葡挞,这家是其一
先把争论放一边,到澳门不来口刚出炉的蛋挞真是白来了,最直观的感受是和以往吃过的相比厚实了很多,内馅满溢出到向上鼓起,玛嘉烈的葡挞酥皮分明,甜香滑嫩,微微烫口吃下去蛋香和奶香尤其浓郁。
消食tips:离玛嘉烈蛋挞没几步就是《国家地理》的经典机位,在马统领街和罗保博士街的交叉口,在澳门老城远望新葡京酒店,很魔幻。
#03
氹仔岛
极奢酒店内的摘星美食王国
穿过跨海而卧的大桥,便从底蕴深厚的传统老街区来到了富丽堂皇的酒店度假区,超大体量的超一流酒店一座紧挨一座,每个角落都似乎散发出金色的光芒。
第14站
永利宫
连续3年拿下“亚洲50最佳餐厅”
对酒店控来说,澳门的超奢酒店也是多到目不暇接了,行程中择一晚入住斥40多亿美金打造的澳门永利皇宫,对打卡“亚洲50佳餐厅”、米其林一星餐厅永利宫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永利宫的行政总厨是大名鼎鼎的谭国锋师傅,从皇室成员、国家元首到商贾政要,谭总厨款待过的名人权贵不计其数,他对食材厨艺独到的坚持与态度,为他树立起鲜明而创新的粤馔风格。
谭师傅是个很有国际视野的粤菜师傅,做法传统,但食材却可以来自全世界。前菜小盘,就一口吃到了3个国家,第一次吃到炸的法国生蚝,非常惊艳。
极品烧鹅饭作为谭师傅的招牌之一,是每桌必点,甚至有人专门为了这一口跑来。荔枝木现烤的烧鹅,皮脆得不行,铺底的米饭混合了油润的烧鹅汁一起炒过,颗颗分明,一起吃进嘴里,“咔嚓”米饭里的脆米、法边豆双脆齐发,带着黑松露浓郁的香气,一下把感官都推向极致,让人赞叹人间值得。
消食tips:享受完美食,从永利皇宫出发一路把伦敦人、威尼斯人、巴黎人逛过去,白天夜晚各有风情。
第15站
巴黎轩
巴黎铁塔六楼的黑珍珠二钻餐厅
坐落于澳门巴黎人巴黎铁塔六楼的巴黎轩,穿过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长廊,在铁塔内观赏繁华城景,是此次澳门之行相当美妙的体验。
招牌脆米浓虾汤波士顿龙虾泡饭、烟熏香茅BB鸽、麻辣酸汤班柳等......主厨巧妙地将法式烹饪技巧运用于粤式佳肴中,每一筷入口都是意料之外的口感。
第16站
泽贤记
鸡蛋仔里居然吃出葡挞夹心
氹仔岛也有许多美味的街头小吃。在摊位上等这样一份葡挞鸡蛋仔诞生也很是有趣,常规地制作完鸡蛋仔后,店员会从冰箱里掏出一大盒葡挞馅,填充到每一颗球球里去,看着也很是治愈。
鸡蛋仔外脆里糯,咔次咔次之后是葡挞内馅香醇爽滑的口感,尤其是前5分钟烫口的时候更是欲罢不能。
第17站
世记咖啡
1965年开业的瓦罐咖啡档
这家开业于1965年的世记咖啡主打的也是瓦煲咖啡,我们吃完一致觉得不如胜记,可它新鲜出炉的猪扒包,却着实惊艳。
猪扒包用整块带骨猪扒腌制后再炸,鲜咸可口;厚蛋烧内里戳开还是爆浆的口感,面包热乎还充满小麦香气,这样的组合能不好吃嘛!
第18站
莫义记
世代澳门人的童年回忆
官也街虽然是商业街,但可千万别低估隐藏于其间的小吃店铺,随便一家都是挂满了米其林推荐奖牌、或是上过《舌尖》等美食纪录片的老字号。
莫义记就是其中之一,主打的是用D197马来西亚榴莲制成的榴莲雪糕,外表金黄明亮,入口绵密,香甜中带着一丝微苦,这样的风味记忆已经传到了第三代。
除了榴莲雪糕,又买了份三色大菜糕尝尝,这是一种是由石花菜熬煮过后冷却而成的传统特色甜品,冰凉清甜的口感,堪称世代澳门人的童年记忆,(不过我们尝来觉得口感略奇怪了些)。
#04
路环岛
渔村盛载的澳门历史和美食
位于路环的荔枝碗村,是澳门最后的造船区,鼎盛时期,这曾有三四十家造船厂。如今样貌已略显破旧,本地居民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因另一缘故寻访至此。
第19站
汉记咖啡
昔日造船区内的400次手打咖啡
1970年,汉哥跟随父亲来到澳门,成为炙手可热的造船工人。后来因为手臂受伤、造船业没落,汉哥在荔枝碗村,开了这家咖啡馆。和许多船厂一样,咖啡馆用木结构撑住整区座位,铁皮屋顶,简单而质朴。
如今虽然爆满,但汉记的餐单,依然是以前的“船工餐”,简单饱腹,价格美丽。
第20站
安德鲁饼店
葡挞1989年从澳门路环海边起家
来到路环,顺路打卡了安德鲁饼店的总店,葡挞从外表看和玛嘉烈相差无几。我们体验下来觉得玛嘉烈则胜在排队人更多,更热乎新鲜,入口奶香气也更足,葡挞嘛,总是刚出炉的最好吃。
#05
伴手礼
回程行李箱,装满澳门特色手信
第21站
晃记饼家
来120年的手作糕饼店买手信
行程最后必是要背着满满的手信回去的,和满澳门都能看到的“钜记”不一样,这家120年历史的手信糕饼店“晃记饼家”,依旧坚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一楼售卖,二楼就是家庭作坊。
主理人对每一样糕饼都如数家珍,最终挑选了鸡仔饼、杏仁饼和肉切酥的礼盒,都能保存1个月左右,结果拿回来1天不到就被大家分食干净了。
第22站
时香花生瓜子
半世纪经典,花生掌门人
澳门仅存的手工花生,店面就是一个小型花生博物馆。鱼皮、南乳、甘草、紫菜...都是没见过的花生滋味。
第23站
喜临门面家
60年老字号,真材实料手工面
再去喜临门囤些虾子面和虾子酱回去,煮好一碗半的水,开水后将面下锅,用筷子将面条松开,简单加些食材,就能复刻澳门街头的竹升面。
消食tips:漫步于十月初五日街,能发现许多实力老店,例如我们已经排进下次打卡清单的,澳门最古老的冰室茶餐厅之一,南屏雅叙。还有颇具年代感的音像店,伴手礼店,很适合逛吃买。
第24站
合记花生糖
六十年制作,饭店门口的花生糖推车档
合记花生糖算得上我们这次的手信最爱,现场手工制作的花生软糖,口感特别,香软粘牙,不会太甜腻。
第25站
冠环球肉干大王
口感偏湿的果汁牛肉干
进门店家就会热情邀请品尝,几乎都吃了遍最喜好黑椒和沙爹口味,口感偏湿,又很有嚼劲。
第26站
永吉街老字号柠檬王
40年古法炮制凉果,全手工制作
选用泰国皮薄清香的青柠制作,共有近20种口味,我们买了甘草柠檬和西柠片,很适合泡茶喝。
澳门不大,但它的美食和文化
真的值得品味很久很久
甚至可以不用攻略,随便游走
每一寸土地每一条街道
都暗藏宝藏
解锁它一次后,就一定会有下一次
免核酸澳门出行Tips:
1,港澳通行证+电子签注
拟申办赴澳门旅游签注人员,前往户籍地或常居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证时,可以持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使用智能签注设备自主提交赴澳门团队旅游、个人旅游签注申请,无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经依法审批后,旅游签注将现场制发。
2,内地往来澳门免核酸通关
自1月8日零时起,如7天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的人员,由内地入境澳门或澳门前往内地,都无须出示核酸检测证明。
3,可以抵达澳门再换澳门币
5,交通可用澳门网约车APP“澳门电召”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电召的士叫来的车,全部都是丰田阿尔法,且价格和普通出租车一样(只用加5元钱调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