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茶产业+文化+旅游”的新发展模式

近年来,安吉县委、县政府将发展白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尊重茶文旅的产业属性和市场规律,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以茶文旅赋能乡村生活,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茶产业是安吉茶文旅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视察安吉县。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安吉县黄杜村白茶基地,对于黄杜村发展茶产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发出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由衷赞叹。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两山理论”。2020年3月,时隔1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走进安吉县,关心这片土地的发展。

在“两山理论”的引领下,安吉县委、县政府探索出一条经济与生态互融共生的新路子,通过一片叶子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经过40余年的繁育推广,安吉白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质与量的全面突破。

针对安吉白茶茶农小散弱的特点,安吉县充分发挥头部茶企市场竞争优势,与小散茶农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让茶农专心做茶园规范化管理、茶企专注做茶叶标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推动茶企壮大和茶农增收。目前,安吉县已经培育了“宋茗”“龙王山”“极白”等一批本土重点企业。大力推广安吉白茶“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深化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县订单茶园面积覆盖7万余亩,全县茶农亩产年平均收入超18000元。

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20.06万亩,年产量2420吨,安吉白茶品牌价值54.86亿元,连续15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10强,安吉白茶还是首批受中欧地标协定保护的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茶文化是安吉茶文旅核心内涵

近年来,安吉县深挖宋代以来种茶历史,编制《安吉白茶志》,举办安吉白茶开采节,“安吉白茶手工炒茶”非遗大师选树,安吉白茶茶艺师、安吉白茶制作师技能大赛等活动,持续扩大安吉白茶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茶艺、茶诗、茶歌、茶戏、茶事、茶俗等茶文化,促进白茶产业与畲文化、美食文化、竹文化、文创、康养等跨界“联姻”,开发茶旅融合、茶民宿、茶创意基地等项目,打造结合安吉本土糕点、民俗表演等特色的“邻里安且吉兮”社区茶饮。

安吉县政府积极发挥安吉白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优势,推出“绿水青山旅居安吉”非遗体验游旅游项目。游客走进溪龙乡白茶基地,在白茶客厅了解安吉白茶的前世今生、白茶文化及手工制作技艺,参观安吉白茶创意设计中心,全方位“沉浸式”了解安吉白茶文化及“两山理论”渊源,探索这片土地的人文精神。2023年,安吉县建成白茶祖、宋茗茶博园等景区,推出2条集采摘体验、文体休闲、影视拍摄等多形式为一体的主题精品线路。在溪龙乡白茶山中,安吉县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数字游民综合园区安吉创意设计中心,喝着咖啡,呼吸着原野里的空气,体验“慢生活”的乐趣。这个未来感十足的空间,以开放、共建、共享为基本精神吸引各方游客前来打卡。

茶旅游是安吉茶产业

未来发展路径

安吉白茶产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茶园面积已达20.06万亩,年产量达到2420吨。接下来,安吉白茶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安吉县委、县政府面前的问题。早在2022年,安吉县就出台《关于加快安吉白茶产业“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富民”导向,坚定“百亿产业,百年品牌”目标,推进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数字化建设,构建“三茶”统筹和“三产融合”的现代茶业体系。今年,安吉县充分发挥产业融合项目在“中国第一茶”目标定位中的标杆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将安吉白茶原产地、世界文化遗产地与“两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乡村创业首选地深度融合,切实将产业融合项目打造成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和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的集成之作、浓缩之作、经典之作。

按照“一年标杆示范、两年全域覆盖”的总体安排,坚持新建、改建与提升相结合,打造一批产业融合项目。2024年—2025年,安吉县将建成15个产业融合项目,带动全域变革、推动自主更新,这些都将成为安吉县打造茶文旅全国标杆的典型案例。

茶文旅融合发展才是安吉茶产业未来的必选之路。今年8月,在安吉县举行的首届青少年饮用茶发展大会暨倡议成立茶文化进校园公益联盟启动仪式上,安吉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肖家青表示,安吉县将以最大的热情,用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生态条件,为青少年研学提供极富茶韵的最佳体验,用最精湛的制茶工艺让青少年研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会上,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和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宫就共同建立“青少年研学基地”进行了签约,这也表示,安吉县政府未来将在茶文化研学方面发力。

目前,安吉县政府已经推出了多条茶文旅线路。从茶山寻宝、茶园科技探秘、观摩茶叶数字化工厂、了解千年茶史、体验茶俗茶礼等一系列茶文旅活动,让游客秒变“茶博士”。

THE END
1.云南采茶之旅:体验当地文化品尝精选茶叶感受茶园美景的全方位...写作关于云南采茶旅行的感受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描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如茶园的自然风光、茶农的生活状态等;分享自身在采茶进展中的体验,包含学习到的技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讲述本身对当地茶文化的理解比如不同种类茶叶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故事; 表达个人感悟如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等。通过...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yndujia/1245001.html
2.这个城市有点潮福建武夷山:一叶“大红袍”茗香漫青山图/视觉中国 1/18 这是一座以名山命名的城市,也是一座茶香四溢的城市。福建省武夷山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风味醇厚、闻名世界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历经一千多年的时间,其更是成为了武夷山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探寻这份来自武夷山的馈赠,一同感受“茶文化艺术之乡”的独特魅力。 【编辑:韦俊龙】...https://www.chinanews.com.cn/tp/hd2011/2024/11-13/1129753.shtml
3.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精选6篇)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十五”以来,中国茶产业处在新的发展高潮。“十五”期间茶园面积增长了19.4%,茶叶产量增长了36.1%,内销增长了34.1%,出口量增长了26%,出口金额增长了38.2%,茶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茶馆茶休闲业方兴未艾,茶叶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茶科技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0hrutok.html
4.品一盏阳羡茶,旅居深氧界,金秋十月一起沉醉陶都!采好的茶叶,再经过日光摊晒萎凋、炒青、揉捻等工序后,才能成就喷香四溢的阳羡茶。 门票:免费。 地址:无锡宜兴湖?镇阳羡湖附近 不可错过的美味:宜帮菜 雁来蕈 据说是大雁飞来的时候,地上就会长出来的一种菌,名曰:雁来蕈(xùn)。雁来蕈有淡淡的中草药的味道,营养价值很高,曾经在《舌尖上的中国》出现,配上...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08051.html
5.美丽茶乡范文18篇(全文)连绵中国茶文化历史,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而其中以安溪茶叶最为著名。 主持人串词 安溪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产茶历史的古老茶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中国乌龙...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8c3w26u.html
6.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通用6篇)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元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得到了传播,东南亚的饮茶、种茶文化均传自中国。大量的华侨在东南亚定居之后,将国人的饮茶习惯也传入了东南亚。另外,中国的酿酒技术在东南亚也得到了传播,同时东南亚的制酒技术也传入中国。 2.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独特的传播者。 https://bylw.yjbys.com/wenhuayishu/150202.html
7.中国著名的茶山有哪些中国十大茶山你知道几座→MAIGOO生活榜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茶的故乡,许多名山大川都是好茶的出产地,那么你知道中国著名的茶山有哪些吗?本篇文章为你介绍中国十大著名的茶山,分别是武夷山、黄山、狮峰山、君山、凤凰山、太姥山、庐山、蒙顶山、狗牯脑山、大别山。其中武夷山是“茶中之王”大红袍的产地,那么其它茶山出产的又是一些哪些名茶呢,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maigoo.com/top/415956.html
8.从A到Z,细数黔西南藏在26个字母里的美旅游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 V-Village/村庄 纳灰村是万峰林峰林环抱中的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布依族村寨,河流、人家、田园、山峰、古树……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田园山水画卷。原始的农耕文化,蜡染、织布、绣...https://ly.zgqxn.com/system/2023/02/02/030219051.shtml
9.正山小种:茶叶的故乡与传承二、 武夷山:茶叶故乡与传承保护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之一。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植被资源,尤其适宜茶树生长。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了许多优质名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武夷山及其周边地区被誉为“中国红茶故乡”。这里凭借其独特而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https://www.coffee.cn/tea/post/10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