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附院接受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型均相同,所有患者均无存在精神类疾病以及认知障碍,均属于非过敏体质,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实验享有知情权与保护权,其中排除患有先天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等。
1.2研究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稀释浓度(1:5000和1:10000)对WBC、RBC、HGB和PLT含量的影响
1:5000稀释后的RBC(€?0^12/L)、WBC(€?0^12/L)、HGB(g/L)、PLT(€?0^9/L)的含量分别是4.27€?.16、6.91€?.11、105.27€?.15、136.37€?1.51;1:10000稀释后的RBC(€?0^12/L)、WBC(€?0^12/L)、HGB(g/L)、PLT(€?0^9/L)的含量分别是5.22€?.17、10.23€?.58、145.32€?0.34、186.04€?5.12;RBC、WBC、HGB、PLT的t值分别是13.421、15.791、16.824、14.277;RBC、WBC、HGB、PLT的P值分别是0.000、0.000、0.000、0.000,综上所述,1:5000稀释后的检验血液样本的WBC、RBC、HGB和PLT的含量均低于1:10000稀释的样本实验数据,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22℃的条件下,放置0.5h、3h和6h检验血液样本的WBC、RBC、HGB和PLT的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首先WBC在放置3h的含量比放置0.5h和6h的含量高,其次RBC、HGB的含量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而PLT的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以上几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摘要:LIS系统其实就是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简称,是将医院传统的收费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体现,LIS系统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了检验、电子通讯、计算机等多个学科,能够更高质量的完成检验医学工作。本文就是针对LIS系统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和效果进行的分析,希望能够更好的开展检验医学实习教学工作。
关键词:LIS系统;检验医学;实习教学
一、引言
LIS系统就是信息化时代下检验医学结合计算机技术的产物,具有诸多应用优势,包括速度快、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等,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LIS系统不仅在医院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医院进行质量控制、检验流程控制及临床诊断决策提供帮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逐渐在其他科室的实习教学中得以普及应用,为医学教育工作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平台,也给检验医学实习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二、LIS系统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三、LIS系统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和效果
(一)提升实习学员将检验结果转变为诊断信息的能力
检验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应用到生物医学基础与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对临床医学上研究有关疾病的病因及病理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为临床的疾病诊断、治疗与预后提供准确且全面的数据。也就是说,LIS系统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个体疾病状况数据,同时将获取到的数据转变为可以利用的临床诊断依据。在方便医务工作者的同时也对检验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开展满足临床医学需求的检验工作,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且可靠的检验结果,同时也必须要具备转化检验信息的能力,进而为临床医学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撑。应用LIS系统能够为培养检验工作者的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LIS系统能够对提供的综合数据进行横向分析与纵向比较,对历史库中存有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同时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同时LIS系统实现了HIS系统的无缝对接,更有利于快速查询病人的基本信息。检验医院实习学员通过LIS系统能够掌握病人的基本疾病信息,对分析所得的信息加以加工,合理的评价检验结果,最终将检验结果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临床信息,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帮助实习学员进行检验质量教育
(二)帮助学员提升沟通能力
应用LIS系统在检验医学科上的意义重大,能够在检验实验数据处理、传输、诊断与共享等领域发挥作用。但是如何有效的利用LIS系统的检验医学实习教学作用并协助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才是研究的重点。作为自学实习生,一个良好的沟通能力才是未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更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能力。LIS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给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医务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LIS系统的信息传输功能在互联网上进行新项目的推广与传播,同时,因为LIS系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医学教学的改革,其中的实时交流平台为学生之间的探讨提供了条件,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实时交流,可以让学生自主式学习,自主发现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检验医学实习学员还可以利用LIS系统中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检验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临床科学,甚至是国际间的实验室展开信息交流与互换,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为医学行业间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对实习学员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五)对实习学员实验室管理能力的培育
基础医学论文3000字(一):虚拟实验技术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关键词]虚拟实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0.06.102
0引言
实验教学是巩固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和科研素养的重要手段。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都有重要影响。随着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教学技术应运而生。虚拟实验是将传统教学实验室虚拟化、数字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出来,应用于实验教学。虚拟实验使实验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融合了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将实验室全部的仪器、试剂及环境呈现出来,形成完整的实验系统,使实验教学更加直观、更具趣味性,学生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完成需要到传统实验室才能完成的实验内容,教师在设计实验时,也可以自由搭建实验案例。虚拟实验简便易行、实验结果直观,应用于基础医学实验,完全可以模拟真实基础医学实验的全部流程,不受场地限制,不受实验操作技术的影响,展示真实的实验结果,能给学生带来置身真实实验环境的感受,实验者可从任意角度观察实验物体,监控实验进度。虚拟实验呈现实验在理论上的标准结果,便于分析实验效果,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基础医学实验的积极性,提升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
1虛拟实验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1.1安全且节省资源
传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常会用到一些有毒、有害、有放射性甚至易燃易爆的试剂,这对基础医学实验室的安全和学生的健康、安全都构成威胁,师生们做实验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伤害事故。传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采用虚拟实验就能够完全消除这些实验中的危险,使师生们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放心地进行安全的实验操作。传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还有些实验的试剂贵、成本高、耗材大,难以常规开展。这类基础医学实验课程通过虚拟实验教学方式开展,能迎刃而解。虚拟实验教学不必考虑购买基础医学实验设备、仪器,不需要花费昂贵试剂的费用,只需要计算机和虚拟实验的软件系统就可以完成实验,极大地节约实验费用。
1.3丰富教学内容
1.4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虚拟实验由于是通过计算机操作软件完成的,所以学生可以无限次地重复操作实验,直到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为止,保证了医学基础实验的教学效果。有些实验的实验结果比较难于观察到,但是虚拟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经典的实验效果,确保学生都能观察到应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保证实验实现既定目标。比如免疫荧光标实验,学生们就能通过电脑仔细观察荧光标记实验的结果,清楚地看到免疫荧光标记阳性细胞,了解实验的意义。医学基础实验有一些标准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流程,需要学生掌握。虚拟实验能整合多媒体技术,把实验教学中抽象的原理、过程、标准的实验操作方式和流程,通过逼真的动画、照片及视频等形式,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示出来,供学生学习模仿,教会学生标准的实验步骤和方法。
1.5实现实验智能化控制
2虚拟实验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弊端
虽然虚拟实验具备很多优点,但虚拟实验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
2.1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虚拟实验主要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实验。学生在虚拟基础医学实验过程中没有接触到具体的实物,没能进行真实的实验操作锻炼,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没有帮助。相比之下,传统实验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实验技能的提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真实的基础医学实验操作中,经常会发生很多预想不到的超常问题和现象,甚至会有实验失败的风险,这些问题虚拟实验中一般不会出现。虚拟基础医学实验一般都是模拟经典的实验结果及标准化实验结果,不能替代真实实验,只能验证结果,不适合发现新的内容,不能进行创新,也不能用于验证创新性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不发生意外是虚拟基础医学实验最大的弊端,因为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但是,虚拟基础医学实验则未起到锻炼科学思维能力的作用,不适合用于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2.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传统形式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各实验小组的成员协作完成,组内成员实验过程中分工明确,互相协助,共同完成实验,在這个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虚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每个人一台电脑,独立操作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分小组,实验过程中基本没有成员间的语言沟通交流,更不需要协作完成实验,所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虚拟实验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基础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中职基础医学教学中情景式模拟教学的应用分析论文
摘要:就临床医学而言,随着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临床上的疾病种类不断增离开,为了提升治疗的效果,不仅要不断完善治疗技术,也要不断完善护理技能,掌握职业操守。由于传统的医学教学基础已经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较多的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且不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导致临床服务质量得不到满足,加上临床任务的沉重,一老带一新的方式也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1],导致很多学生步入临床实践时能够涉及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经验十分有限。为此,临床上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将情景式教学方法应用其中,改善现在窘迫的局面。
关键词:医学;教学;情景式教学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人们对于临床要求的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弊端,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主要讲究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临床上,很多病情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理论知识并不能转变成临床经验,最终导致教学结果与临床操作呈现“脱节”的状态,同时,书本知识传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理论知识也掌握不到位,从而影响教学结果,为此,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操作主动性、接触实际的病例,使课堂变得开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需要以情景教学方式改善这一教学问题。
一、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巩固理论基础
就字面意思来讲,纯理论知识较为死板,不能展示内容,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做好知识的巩固,而情景教學模式的应用,可以通过生动的展示使学生了解临床流程,了解临床操作要点以及专业技能,再结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临床实践感受,积累理论知识,还能了解操作流程以及专业技能,逐渐积累专业经验[2]。
二、情景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书本知识较为枯燥乏味,不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不利于专业知识的巩固,情景教学模式是模拟真实的案例,进行生动展示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病情以及服务流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临床应变能力,并不断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将专业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情景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整体性
在临床实践中,讲究的是将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结合在一起,提供良好的临床服务,提高临床服务质量,所以在教学当中,只注重知识体系的培养是存在很多弊端的,如果不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则是无效的,所以将情景模式应用于教学当中,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则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操作,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现有的知识,还可以进行判断、理解和思考,使得知识不断提升和完善,最大限度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搭建,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达不到的。
四、情景教学模式可以降低学生对临床的陌生感
论文致谢一:
恰是这八年,应该是人生舞台上最充实、最美好的场景。此时,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八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从一个少不更事的愣头小子逐渐成长成一名能担当、有作为的有志青年。我深知,在这八年的成长历程中,有太多太多的人默默的支持和帮助着我:在我迷茫时,有人给我光明;在我颓废时,有人给我警醒;在我失望时,有人给我鼓励;在我犯错时,有人给我宽心;在我犹豫不决时,有人给我出谋划策;在我失望无助时,有人给我鼓舞关心…...平时,大家有机会在一起时,全然没觉得可贵;可如今,马上就要离别时,才懂得好好去珍惜。心中有好多话,既然不能当面道来,只好借此最后机会一一倾尽。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生身父亲。我很庆幸,感谢我的家庭,这么多年来,不管多苦多累,始终没放弃给我不断学习的机会。父亲常说,只要你有能力,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会供你继续上学。如果没有父亲的这种坚持,就不会有今天我所有的这些成绩。好在艰苦的日子终将过去,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好好报答您。我还要感谢我的母亲是您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教育我,支持我,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鼓励我,但正是因为如此,造就了我坚韧、成熟、不屈不挠的精神,一路坚持着我走到今天。还要感谢我的爱人婧雯,以及婧雯的家人,在我大学最后最累的日子里,你如夭使般的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给予了我爱情的滋润,是我在前进的路上更有动力。感谢你们,我的家人,感谢你们的牺牲,感谢你们的付出,感谢你们的默默无闻,感谢你们的勇气和坚持!
论文致谢二: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一转眼,八年的医学生生涯在这个夏天即将结束。毕业在即,不久就将开启人生的另一个全新阶段,此时此刻,我感慨良多。回首过去八年的求学生活,深感自己收获颇丰。能够顺利完成这八年的学习、实习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努力的生活、交友,与我的导师、家人及同学的帮助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郭小梅教授。我进入专科学习后,就深深的感受到了郭教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科研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他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我的毕业论文从设计到最终完成的过程中,郭教授一直非常关心、耐心指导,让我受益颇多。
同时,感谢师母郝巧玲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怀备至及正确引导,感谢他们八年来对我的无私奉献和支持。也要感谢我所有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帮助。没有他们做我坚实的后盾,我无法如此顺利且偷快的完成这八年的学业。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给我提供的求学机会,感谢同济医学院给我提供的学习平台,在这里,我不断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科研水平。感谢同济医院所有科室医生、护士老师在我实习期间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心内科全体教授及肖志超老师、秦瑾老师等在专科学习中对我的谆谆教导,他们给予我的指导与帮助为我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衷心感谢所有曾经关心和鼓励过我的人,谢谢你们!
论文致谢三:
光阴荏苒,八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毕业季,回首八年异乡求学生涯,真诚感谢所有给予我关怀和帮助的人!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廖玉华教授。廖教授医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对待患者耐心温和,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关怀备至,在廖教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临床知识,更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为学者,廖玉华教授科研功底深厚,博学多才,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
感谢朱明鑫,八年同学情谊相知相伴,一切尽在不言中。一见欢欢,心情永远是晴天,感谢李欢欢带给我的轻松和欢乐。感谢实验室的各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无论是借用试剂仪器还是请教实验方法,大家总是那么热心和无私,谢谢你们给我的帮助!我还要感谢亲爱的室友蒋顺、蒋蔚蔚和许琼元,八年来一起学习、生活的时光,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是我美好的回忆,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祝你们一路顺风!
论文致谢四: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年的博士生涯即将结束。回首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感恩之情如泉水般喷涌而出。首先感谢我的恩师郑家伟教授,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及学习中谆谆善诱的指导让我在求学之路上不断前进。先生宅心仁厚、虚怀若谷,他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帮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能成为他的学生是我此生莫大的荣幸!临床工作中,从最初的叩开口腔医学之门到现在对常见病的熟练诊治,都离不开恩师的悉心培养。科研工作中,恩师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及不懈探索的科研精神将永驻吾心,正是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本课题研究得以圆满完成。此刻,学生只想由衷地对恩师说声:谢谢您!
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学习期间,得到叶为民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致以衷心感谢!同时还要感谢竺涵光、季彤、王延安等老师的帮助。
万分感谢口腔肿瘤生物实验室陈万涛教授、韩泽广教授,张萍、徐骎、严明、王旭、张建军等老师在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无私帮助和指导。
由衷感谢华东理工大学郑静教授,复旦大学史懿教授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中的支持。感谢黄如林、孙文涛、张凯、孙伟、杨志、吕明明、李辉、秦金宝、陈正岗、朱凌、周琴、杨秀娟、戈旌、秦星、余靖爽、谢芙蓉等同学好友的帮助和鼓励,使本课题能最终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给予我的无私帮助。你们的体谅、包容和支持,是我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
论文致谢五:
值此课题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三年间曾给予我指导、帮助、关心和支持的所有老师、同学、朋友和亲人致以最诚挚的谢意。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陈楠教授,是陈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可以在瑞金医院肾脏科继续我的博士生涯。
三年来,陈老师正直的为人,高尚的医德,务实的作风,宽广的胸怀都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她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她对科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和对肾脏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将是我一生的学习榜样。在本课题中,从选题、课题设计、到病例家系收集、试验操作直到最后的论文完成,多次得到陈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点拨。陈老师给我很多临床、科研、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工作的机会,使我从中得到锻炼,是我这三年来最宝贵的收获!
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我将时时刻刻牢记陈老师对我的教诲,踏踏实实做一名当之无愧的好医生。感谢瑞金医院肾脏王伟铭老师一直以来在实验及课题进行中的悉心指导和生活中对我的关心,在六年的研究生生活中给予我莫大的支持。
感谢王老师在我课题进行中对我的帮助,让我可以少走弯路顺利完成实验。感谢瑞金医院肾脏科谢静远老师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谢老师在从我课题的选题、课题设计及课题进行过程中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和关怀,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谢老师都会给予我莫大的鼓励,让我有信心可以顺利完成三年的博士课题。谢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研思路及平易近人的品格将是我学习的榜样。
感谢任红主任、张文主任、陈晓农主任在我课题进行中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沈平雁老师、李晓老师、王朝晖老师、潘晓霞老师、马骏老师、冯晓蓓老师、徐耀文老师、史浩老师、陈伟红护士长、杨俪及肾内科病房全体护士。感谢肾脏实验室董晓蓓老师、倪莉燕、盛征、俞建民、俞夏莲等老师。衷心感谢瑞金医院科教处徐勤毅老师在学习上的关心指导和生活上的帮助。衷心感谢与我同甘共苦的肾脏科的师兄弟姐妹:张倩颖老师、严富洪老师、戴芹、章晓炎、林力、刘剑、徐丽梨、杜云蕾、邹彦芳、杜琇、仝君、高琛妮等。我们在一起学习工作的日子值得永远珍惜和回忆。感谢与我同窗三年的好友赵雪松、石娟、刘威,与你们一起的日子是快乐的,三年中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我们是一起苦中作乐的好伙伴,相信这份珍贵的友谊将是我今生宝贵的财富。
吗啡易成瘾,是其严重缺点。为了寻找更好的代用品,合成了哌替啶、安那度、芬太尼、美沙酮、喷他佐辛、二氢埃托啡等药,它们的成瘾性均较吗啡轻。较常用的几个药物的化学结构见图18-3
图18-3常用的几种人工合成镇痛药的化学结构
哌替啶
哌替啶(pethidine)又名度冷丁(dolantin),为苯基哌啶衍生物,是临床常用的人工合成镇痛药,其结构虽与吗啡不同,但它仍具有与吗啡相同的基本结构,即哌啶环中的叔氮,与叔氮相隔两个碳原子的季碳和与季碳相连的苯环(环A)。
【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皮下或肌内注射后吸收更迅速,起效更快,故临床常用注射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约60%,主要在肝代谢为哌替啶酸及去甲哌替啶,再以结合型或游离型自尿排出。去甲哌替啶有中枢兴奋作用,中毒时发生惊厥可能与此有关。哌替啶血浆t1/2约3小时。
【药理作用】
3.心血管系统治疗量可致性低血压,原因同吗啡。由于抑制呼吸,也能使体内CO2蓄积,脑血管扩张而致脑脊液压力升高。
【临床应用】
1.镇痛哌替啶对各种剧痛如创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内脏绞痛、晚期癌痛都有止痛效果。但对慢性钝痛则不宜使用,因仍有成瘾性。新生儿对哌替啶抑制呼吸作用极为敏感,故产妇于临产前2~4小时内不宜使用。
2.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哌替啶的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手术前紧张、恐惧情绪,减少用量;与氯丙嗪、异丙嗪合用组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疗法。
【不良反应】治疗量哌替啶与吗啡相似,可致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悸及因性低血压而发生晕厥等。久用也可成瘾。剂量过大可明显抑制呼吸。偶可致震颤、肌肉痉挛、反射亢进甚至惊厥,中毒解救时可配合抗惊厥药。禁忌证与吗啡同。
安那度
安那度(anadol)为短效镇痛药。皮下注射10~20mg,在5分钟后即起效,维持2小时。静注则1~2分钟见效,维持0.5~1小时。主要用于短时止痛,如骨、外、五官科小手术以及泌尿外科器械检查等。也可与阿托品合用,以解除胃肠道、泌尿道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副作用有轻微而短暂的眩晕、多汗、无力等。呼吸抑制与成瘾性均较轻。
芬太尼
芬太尼(fentanyl)镇痛作用较吗啡强100倍(治疗量为吗啡1/100),一次肌内注射0.1mg,15分钟起效,维持1~2小时。可用于各种剧痛。与全身或局部合用,可减少用量。与氟哌啶合用安定镇痛作用。不良反应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胆道括约肌痉挛。大剂量产生明显肌肉僵直,纳洛酮能对抗之。静脉注射过速易抑制呼吸,应加注意。禁用于支气管哮喘、颅脑肿瘤或颅脑外伤引起昏迷的患者以及二岁以下小儿。本药成瘾性小。
美沙酮
喷他佐辛
喷他佐辛(pentazocine,镇痛新)为苯并吗啡烷类衍生物,其哌啶环中N上甲基为异戊烯基取代而成的合成镇痛药。主要激动κ、σ受体;但又可拮抗μ受体(见表18-2)。
【不良反应】常见镇静、眩晕、恶心、出汗。剂量增大能引起呼吸抑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有时可引起焦虑、恶梦、幻觉等。纳洛酮能对抗其呼吸抑制的毒性。
【关键词】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质量
1加强毕业论文规范化、严格化管理
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保证。为此,学校制定了有关条例,对毕业论文工作有明确的整体要求,有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各院系根据学校的计划要求,制定出符合本院系专业特点、切实可行的工作细则并实施全过程的管理。2007年,我校已制定《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办法》,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目的、指导教师的要求、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考核及成绩评定等进行了细化要求。明确了教研室主任和指导教师的职责,并成立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
3抓好毕业设计选题和立题工作
这是搞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各人承担的在研课题、横向科技开发项目以及预防医学工作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等要求上报课题,经教研室集中评议,并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综合评定后公布,由学生填报选题志愿表,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确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题目,学生一人一题。
4全方位培养
目前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思维僵化,束缚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注意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讨论,勇于探索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着重全面系统地培养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就能尽快胜任本职工作。具体的做法是对每位毕业生严格进行包括课题选择、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文献综述、课题设计、专题报告、实验室工作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统计、撰写论文及论文答辩等全过程的培养,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实验室工作和现场社会调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资料统计分析和撰写论文过程中,学生熟悉微机操作和统计软件的使用,提高了科研综合分析能力。经过全面系统的培养锻炼使学生参加工作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5加强过程检查,保证进度质量
组织毕业设计初期和中期检查,对任务书填写、毕业设计进度、外文翻译、学生及教师到位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并有详细记录。各个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也都提供了详细的毕业设计进度计划,100%的学生有毕业设计进度计划,以便督促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
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关键在教师。选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好、精通业务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是搞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认真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是该项工作的保证,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工作的重点。
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锻炼,要使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学习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使教师认识到位,才能树立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完成这项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和敬业精神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加强青年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要他们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要对教师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如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责任心不强等,仅靠规章制度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应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考核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如提职、升级、评优、奖励等,这样才能引起教师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周从钜,梁炳钊,蓝才武等.努力抓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教论坛,2003,(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