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息资料子模块信息资料子模块主要实现了专业信息、课程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和成绩的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此功能模块的设计,都是便于信息查询模块的实现,重要的是所有的专业、课程、学生及成绩信息都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否则将会影响到信息查询模块功能的实现,同时,填加学生基本信息时,要考虑到整个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因为所有其他信息功能的实现都与学生基本信息有着关联。
3.信息查询子模块(1)课程查询:根据查询内容(按专业、按所属院系、按课程名称)来查询学生的课程信息。(2)学生资料查询:根据查询内容(按学号、按姓名、按专业、按班级)来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3)成绩查询:根据查询内容(按学号、按姓名、按专业、按课程)来查询学生的成绩信息。
二、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通过城市交通设施普查及数据建库,一方面可以摸清城市交通设施分布现状,为城市交通道路建设、推进交通智能化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另一方面对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场站建设提供决策辅助依据。数据建库的主要目标一是建立覆盖城市的多要素、多图层且及时更新的大区域交通信息数据库;二是构建城市实用可行的公交路网模型,包括公交线路、实体公交站点的、运行线路站点及其线路与站点的关系以城市道路中心线为主体的道路网络模型;三是研究城市交通及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采集及建设流程,分析城市道路网模型、城市公交网络模型等关键技术,推动城市交通数据库成果应用。
2数据库
建设的主要内容城市交通设施普查及数据建库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城市交通设施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交通专题数据,主要有沿街的交通要素(交通标志牌、交叉口等)、停车场、宾馆、酒店、学校、公交站点、加油加气站、客货运枢纽等以及街道、社区等界线信息。二是建立城市道路中心线路网数据库和模型,道路的属性信息包括道路等级、形式、上下行方向、有无隔离带等;由于道路在城市交通设施中的重要性,对道路网数据要求:①在有中央隔离带的道路路段两侧分别绘制,属性均为单向,取单侧路段的中心线,在路口汇合;②有主辅道的道路路段两侧分别绘制,主道辅道均为单向,中心线在路口汇合;如果主辅道之间的隔离在进入路口前消失,中心线可提前汇合,连接线位置需要在图中绘出;③单侧主辅道涉及高架道路的,地面道路及高架双侧均单独绘制,取单侧路段的中心线,地面道路中心线在路口汇合,路段时绘图顺序按道路的实际行车方向绘制。三是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模型,形成城市交通规划中公交换乘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公交实体站点信息表、线路站点信息表、公交线路信息表和站点和线路关系表等。
3技术思路
3.1技术流程根据技术要求和内容,制定了技术流程。
3.2主要工作城市交通设施普查和数据建库主要工作有:内业数据预处理、外业数据普查、内业数据录入、编辑和建库等,数据以ArcGIS10Geodatabase格式存储。外业普查根据城市行政管理划分为若干个社区格网,以每个社区格网为单元进行交通数据调查;利用现实性好、数据丰富的基础地理底图,采用实地调查量测为主的方式采集城市交通数据,外业普查成果经的100%检查后,由单位质检部门成果检查合格后提交内业编辑。内业以社区为单位,在单个PersonalGeodatabase数据库中作业,经过接边处理、拓扑建立等,按行政区划、街道、社区界线合并数据库,形成城市交通设施数据库。
3.3成果应用通过对数据库中的道路和交通信息的分析,利用数据信息构建道路网模型和公共交通模型,生成的数据库可以应用在专业交通规划系统平台上,进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最短路径分析、道路缓冲区分析等。
4具体实施
4.1外业普查外业普查在作业底图上调查交通设施信息,同时填写属性调查表和道路调查表属性表,并且现场照相,调查中做到走到看到,不遗漏、分类编码记录不错漏,各类信息要素属性信息正确、全面;在电子地图上根据作业底图编辑录入与检查交通要素,并且构建数据库。作业组以社区网格为单元,以街道办事处或管委会为单位进行任务分配,每一街道办事处或管委会包含若干社区单元。
4.2内业数据编辑建库内业编辑作业分两部分,一是外业底图(含初始调查底图和检查作业底图)和调查记录表格制作(含空表格记录和已普查录入记录),及时与外业沟通,制作满足外业调查要求的作业基础资料;二是基于模板化及的数据录入和建库,通过外业调查记录成果录入基本要素和属性信息,重点处理道路、公交等交通要素。作业利用ArcMap10.0相应的编辑模块,开发的相应插件进行数据编辑录入,利用ArcToolbox构建数据库。
5系统评价
从数据成果的数据精度、数据完整性、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与正确性、图面的质量和附件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检查,认为普查数据和建库精度高、属性结构正确、逻辑一致性表达准确、数据完整、图面合理、附件齐全。成果坐标基准采用城市坐标系,数据采用EsriGeodatabase10.0格式,应用个人Geodatabase文件命名社区编号、数据组织和数据分层等。通过数据库在专业交通规划系统平台的测试,交通设施数据各项指标符合系统运行分析要求。
6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毕业论文;B/S模式;ASP;SQLServer
ATeachingModelResearchBasedonInternet/IntranetintheInformationTechnologyCourse
CHENFang1,CHENZhao2
(1.PharmacyofEastChinaUniversityand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2.FacultyofMechanical&ElectronicInformationof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Atpresent,collegesforlarge-scaleexpansioncausedmanagementmoredifficult,thequalityofthesispapersandthevalueofPaperdocumentsarenottomakefulluseof,thisarticlestatementsamanagementsystembasedonB/SmodelThree-tierarchitecture,inthemiddleusingASPtechnology,backgrounddatabasetoSQLServer2000designedtoachieve.Thesystemisreliable,safe,convenientandbetterabletomeetthecollegepaper'smanagementofthebasicrequirements.
Keywords:thesis;B/Smodule;ASP;SQLserver
1引言
在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毕业论文的选题大都采用人工方式,面对不断增加的生源,这样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更不方便教师查阅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强毕业论文课题的管理工作,既提高了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又可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使得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本文设计与实现的论文管理系统采用B/S的模式,中间采用ASP编程技术,后台选用SQLServer2000得以实现。
2系统的总体设计
2.1设计思路
2.2工作流程
实践论文管理工作中,基本的工作流程分为:1)教师出题;2)学生选题;3)中期检查;4)论文答辩;5)论文评优五个阶段。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实现论文的出题、审核、选题、、检索、统计等多项功能。该系统既能让学生网上论文选题,又能实现提交论文,这样为老师和学生对论文资源的查阅和检索提供了方便。
2.3功能模块的设计
2.3.1系统管理员角色
1)日常管理:日常公告的管理,常用表格的管理,师生上传文档的管理,教师出题变更申请受理;
3)中期检查:中期检查表审阅,中期评审分组;
4)后期管理:论文成绩评审表审阅,论文上传情况统计,评阅,答辩,二次答辩,师生最终上传文档情况汇总,学生成绩分析与统计;
5)论文加工:对当年度提交的所有论文进行标引工作,以便查阅和检索;论文格式转换管理,将所有论文由原来的文档形式转换成PDF格式,以便保存;
6)信息维护:管理员、教师、学生信息的维护,系主任、教学副院长角色的分配,院系、班级信息的维护,系统数据的初始化等。
2.3.2教师角色
2)论文选题:对自己提交的课题进行学生的锁定和退选;
5)学生文档管理:对学生提交的文档进行审阅和管理;
6)成绩管理:对进行指导的学生进行论文成绩的评定。
2.3.3学生角色
1)论文选题:对于教师的出题情况进行查看,并选择论文;
4)论文提交:提交毕业论文管理;
2.3.4教师管理员角色
除了具有教师模块中的所有功能外,教师管理员角色主要添加两项功能:
1)论文审核:对教师论文出题质量进行审核;
2)统计功能:统计当(历)年度的毕业论文提交的数量,学生成绩的统计。
2.4数据库的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结构图
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到各个模块中的相似之处,减少表格数量,提高表格的关联程度,以及减少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根据数据的流程和功能需求,数据库主要包含以下工作表格:
1)教师数据表:存放教师基本信息,数据项包括教师工号、密码、教师姓名、职称、专业、联系方式、教师个人简介、系所编号、学院编号、论文编号;
2)学生数据表:存放学生基本信息,数据项包括班级、学号、姓名、密码、论文编号、成绩、综合排名、兴趣爱好、备注;
4)论文审核表:学年度、论文编号、审核状态、修改意见、次数;
7)选题管理表:序号、职称、论文数量、学生人数。
2.5数据库访问控制的实现
在数据库中为了实现权限设计的安全问题,建立以下七个基本表:
1)用户表:序号、用户名(取教师工号或学生学号);
2)角色表:角色名、用途说明;
3)权限控制表:角色名、用户名;
4)数据库访问权限表:操作权限、角色名、基本表名、权限说明;
5)数据库基本表:基本表名、基本表说明;
6)MIS子功能模块表:子功能代码、功能说明;
7)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子功能模块代码、角色名;模块菜单名、功能说明;
3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
系统通过B/S三层结构实现论文的选题管理与论文的提交和评阅,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三层结构,当用户通过浏览器提交和评阅时,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访问用户的指令后开始执行程序,根据请求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应的数据,并将数据以一定格式返回到客户端。
3.1教师论文出题功能的实现
3.2教师论文选题功能的实现
当教师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点击论文选题模块,页面上将出现论文课题、学生姓名(点击学生姓名链接将出现学生的有关信息)并同页面预设置有锁定和退回功能键,当教师查看符合要求时点击锁定功能即能实现双向选定,否则点击退回功能,此课题呈现空置状态,以供其他学生选择。
3.3学生选题功能的实现
每个学生使用自己的学号和密码进入相应界面,点击论文选题模块,页面上将出现还没有被选择的毕业论文选题列表,分别有论文数据表中以下字段:论文编号、论文题目、出题教师工号(点击教师工号可出现链接教师的有关信息),并同页面预设置有锁定和撤销功能键,如果该生已经选题,系统将其视为修改选题,修改学生数据表中该学号学生记录中论文编号数据即可。
3.4论文审核功能的实现
教师填写论文选题之后,系主任要对论文题目进行审核。当系主任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后,点击论文审核模块,页面上将出现已经上传的论文题目,并同页面预设置确定和修改的功能键,如果论文题目不符合要求,系主任点击修改,并给出修改意见,否则点击确定通过,这样教师论文出题成功。此时将该教师工号记录入此论文数据表中,将论文编号记录入教师信息表中。
4结束语
该系统结合ASP开发平台和SQLServer2000技术,实现了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从选题管理、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提交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的一个系统平台。整个系统在设计上保持了各个部分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在教学管理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目前的管理思路我们也有进一步的设想:1)逐步实现毕业论文的网上归档功能,和档案馆归档软件形成对接,实现毕业论文的电子归档;2)通过和图书馆数据检索平台的功能对接,实现毕业论文在数据库平台的电子查阅,由图书馆专业人员作标引工作,实现有序的存储和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陈芳,陈朝.RBAC在MIS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3(1):43-44.
[2]李杰.基于ASP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2):30-32.
[3]崔盟.基于Struts+Ajax的学位论文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2007(11):7-12.
[4]严国丽,等.基于.NET的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学习,2007,10(5):10-12.
[5]戴志诚,赵国峰.JSP信息化系统建设案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2.0;SQLServer2000;数据库
0引言
毕业设计的管理是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根据教学要求通常学生在大学最后一年需要在外地进行实习,而此时又面临着毕业设计选题问题,另外,毕业设计完成时,论文的上交也存在困难。同时,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外地,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交流也会遇到一些麻烦。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基于Web技术开发了一套采用2.0平台的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编程环境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技术进行开发,可实现教师上报课题,学生在线选题和与指导教师交流讨论以及指导教师进行论文电子稿指导修改等功能。
1系统总功能概述
1.1业务概述
该系统需求分析的工作量大,所涉及的业务以及人员、数据和信息都非常多,需要精心的组织和计划,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对该阶段做了较详细的调研工作,并细化了毕业设计管理环节的业务功能点:
3)教研室主任审核属于本教研室的指导项目,并审核通过的指导项目;
5)教研室主任对选择属于本教研室项目的学生进行选题确认(可以在所有属于本教研室项目的范围内调整学生选题;可以查看本教研室所有学生的选题情况;对于没有完成选题的本系学生,可以直接为其分配本教研室的指导项目);
6)教师为指导项目登记并修改项目指导计划;
针对以上业务需求,总结成了以下的工作流程:
1.2数据库建模工具
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一个健壮性好、稳定性高的数据库的支持,所以在构建该系统的后台数据库时采用允许迭代开发过程中把模型与数据库同步,加速以数据为中心进行应用开发的数据库设计与建模工具――ERWin。
1.3数据库设计
在进行该系统后台数据库设计时,采用新奥尔良(NewOrleans)方法,经过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四个阶段,形成了数据库的各级模式: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其中,物理数据模型如图2所示:
2系统实现
图3是系统运行的一个界面。
对于单一记录的数据展现、新增、修改功能采用FormView控件完成,以下是毕业设计(论文)指导项目详情、新增、修改界面:
3结束语
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着重于提供协同的工作环境,采用2.0技术,缩短了系统的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者的效率。该系统功能强大,方便灵活,不仅解决了我校在该环节管理工作上的一些问题,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为该环节的教务管理和参与毕业设计的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为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手段的平台,进一步为实现校园真正的信息化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段海新,杨家海,吴建平.基于Web和数据库的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学报,2006,27(14):468-472.
[2]鄢爱兰,鹿江春,王杰文.基于.NET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研发[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33(7):158-159.
[3]王映雪,沈培华,陈怀楚.清华大学信息系统体结构发展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2001,40(14):1-3.
[4]汪毅,彭江平.Visual下自定义控件的开发与使用[J].计算机应用系统,2007,28(1):37-39.
[5]GammaE,HelmR,JohnsonR,etal.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M].李英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4-128.
关键词:层;对象;架构;LINQ
DesignandStudyofWebsiteBasedonThreeLayerArchitecture
ZHANGWei,WANGYi-tian,WANGJia-bing
(Shenya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Shenyang110142,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howtodesignwebsitebasedonthreelayerarchitecture,illuminatesfeatureandadvantageoflayerarchitecture,demonstratesmainpointsanddifficultiesofeverylayerdesignindetail.Websitedesignmodelcanbereusedbyapplicatingobjectdesignconcepttowebsitedesign.
Keywords:layer;object;architecture;LINQ
架构是指将应用系统的每个功能部分分解到独立的组件中,并将各种组件划分到各个逻辑层中去[1]。
层架构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和层之间是向下依赖的,底层对于上层是毫无所知的,上层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对底层的调用。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2]。
该文所做的工作是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的一部分,特色资源是科研期刊论文和科研著作资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是以三层架构网站为技术核心建设的,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界面表示层,在特色资源库平台上表现为特色资源的结果显示、逻辑查询和调用以及数据访问,具体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1三层架构设计
按三层架构模式设计网站是目前网站设计的普遍方法,三层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界面表示层,数据访问层是对数据请求进行响应,执行sql语句,返回数据记录或数据表;业务逻辑层是拟要设计的网站所涉及的业务领域,该领域的业务逻辑操作以计算机程序或算法的方式实现;界面表示层是直接面向用户的,向用户展现网站的功能和布局及其美感。
特色资源库平台网站按三层架构设计,特色资源库是学校老师科研论文和著作的资源总库,对数据访问层的数据请求基本是查询和搜索,即按作者、篇名和关键词等查询;业务逻辑层是查询条件的逻辑操作,即高级检索按多个限定条件检索;界面表示层是对查询结果排列显示及论文或著作的摘要简介等。
数据库是三层架构之外的最底层,它是按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数据并存放于存储器中的具有一定联系的数据集合。将所有数据集中存放在数据库中,不但便于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如增加、删除、修改和检索数据等),而且便于提炼出对决策更有用的数据和信息[4]。
数据库可以是微软的SQLServer或者ORACLE,以SQLServer数据库为例,目前SQLServer最新版本是2008,但是运行稳定且广泛应用的是SQLServer2005版本,该版本扩展了SQLServer2000的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可编程性和易用性。SQLServer2005包含了多项新功能,尤其在安全性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对某些操作权限有严格限制。它成为大规模联机事务处理(OLTP)、数据仓库的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的优秀数据库平台。
1.1数据访问层
数据访问层是对最底层数据库操作,对数据库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找记录等操作。数据访问层执行增加、删除、修改、查找等sql语句,sql语句中的参数是从业务逻辑层中传来的,该参数是以对象的方式传递的,即在用户界面层获得一系列数据,把这些数据以对象属性的方式进行封装,然后仅将对象传递给业务逻辑层即可,业务逻辑层将对象的属性进行业务操作,最后将对象传递给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将对象的各个属性作为sql参数参与执行。该层将执行结果返回给业务逻辑层,执行结果是某条或多条数据记录或者一个或多个数据表。
特色资源库平台的数据访问层包括科研论文、科研著作等数据库表对应的类及连接数据库的类,全文采用文件上传方式传到文件夹中,数据库里放该全文的相对链接地址。
数据访问层的两种设计方法: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对广州地区高职院校图书馆以及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的调查,指出其建设滞后的原因,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OnLibraryConstructionofCharacteristicDatabase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TakingtheHigherVocationalCollegeLibrariesinGuangzhouasExample
ZhongCui\|jiao
(GuangdongUniversityofFinanceLibrary,GuangzhouGuangdong510631,China)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Library;CharacteristicDatabase
Abstract:Itistobeanalyzedatfirstaboutthenecessityofthelibraryconstructionofcharacteristicdatabase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SomemeasurestotheexistingproblemswillthenbeputforwardafterinvestigationforthepoorpresentsituationoflibrarydatabaseconstructioninGuangzhou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有一定知识技能的管理者的院校,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侧重实践技能和工作技能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水平标志着学校总体水平。若想在信息社会立足,就要结合本院校的教育方针和专业特点建立特色数据库。由于高职院校建设起步晚,图书馆经费及技术力量有限,因此与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存在一定差距。
1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内容与普通高等学校有差异。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学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也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紧迫地需要建设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
1.1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重要特点就是要体现地方性,更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特色及地区或系统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分工,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这里有一项工作――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企业,扩展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领域,把信息服务推向社会化,从而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1.2用户的需求
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对产业的针对性更强,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更加注重在产学研方面的结合,因而,对文献信息资料的需求也有其自身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相比,学习风气相对较差,所以对纸质图书利用率相对偏低,而学生上网的比例并不少于本科院校,学生在做设计、写论文时更习惯在网上获取资料,这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特色数据库来学习专业知识。
2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
本次调查的对象选择了位于广州地区的44所高职高专院校,拥有特色数据库的只有12家(见附表),占总数的27.3%。通过附表分析,发现各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形式相对单一,广州地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科研教学成果及学生论文数据库
科研教学成果数据库主要通过收集本校教师的课件、教学资料、实训资料、优秀毕业生论文等资料建成数据库,为教师和学生及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借鉴,更好地确定科研方向。对于教师来说,这些科研成果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展示了本校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而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虽然学术价值不大,但对后继的教学工作则有较高的价值。如选择一些较为优秀的毕业论文作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范文,从而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论文的写作,指引学生如何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学习如何进行收集和组织材料,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等。毕业论文库的作用不可替代。
附表中有6所院校图书馆共建立了10个此类数据库,例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优秀教师著作数据库”、“优秀教师博硕士论文库”、“优秀学生毕业论文数据库”,广州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女院老师论文库”等等。
2.2专业特色的专题数据库
所谓专业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主要是指能体现学校教育特色的资源库,包括各种学科导航库。高校馆在长期为教学科研服务过程中,为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围绕本校人才培养计划、师资培养方案、科学研究方向,对某些专业、学科或专题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搜集,系统整理,形成专业学科特色。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基础上,结合本院校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建设有自己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发展自己的品牌,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附表中有7个院校的图书馆建立了此类数据库,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有“珠宝数据库”,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建有“汽车专业特色教辅资源库”,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有“绿色食品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都体现了学院的专业特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3声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数据库
附表中有2所图书馆建有此类数据库,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声像资源”。
3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滞后的原因
据悉,广州几十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多数都有网上数字图书馆,各个馆以购买现成数据库资源为主,拥有特色数据库的不多,且资料零散陈旧,缺少系统性,检索方式也不统一,远远不能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水平,与本科院校有明显差距。导致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滞后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3.1重视不够与经费短缺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考核评估中,主要以生均藏书量作为考核标准,以整合资源以主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并不能增加藏书量,导致各高职院校积极性不高。
3.2人员素质不高,学术氛围不浓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应用型的人才,一般为大专层次,对学术方面的要求不是太高,因此学校的学术氛围不浓,读者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利用不高,从而也就影响了院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的积极性。
4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
4.1全面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钟翠娇: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做好周密的论证,保证技术先进、合理规划。确定学院的重点专业和读者需求情况,考察同类其他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和特点,从而确定数据库建设的方向和特色。这种既有学校专业特色,又结合现有形势以及网络特色开发的数据库,将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4.2特色数据库建设要规范化和标准化
4.3充分利用联盟,共建共享特色数据库
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广州市汉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珠宝数据库”、“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信息数据库”。“珠宝数据库内容包括论文、珠宝图片、珠宝展影片、企业管理、珠宝设计与加工、珠宝英语等。该数据库不但能应用于珠宝专业教学,也可为地方珠宝企业提供服务。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信息数据库下设5个库:新闻库、论文库、音频库、图片库、电子图书库。内容十分丰富,图文并茂,载体多样化,经过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这个信息资源特色数据库,可满足广大师生及社会读者的需要,使本馆信息数字化资源得到更有效、方便、快捷的利用,也使图书馆职能、作用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4.4做好维护、更新的后期工作
在特色数据库建成后,要及时维护、更新,保证生命力。根据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图书馆自建了数据库,但多数都没有及时的更新,有些甚至是2004年的数据。因此后期要及时更正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错误,更新数据内容,补充新信息,不断完善其系统功能,保证其时效性。
4.5加强数据库的宣传
参考文献:
\[1\]孙林山,黄兰等.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考\[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54-57.
\[2\]张玉辉.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馆,2008(1).
\[3\]覃凤兰.广东省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6).
\[4\]黄艳芬.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