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消息体裁的特点一、消息的概念:二、消息的特点:1、简括:这是消息的本质特点。2、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3、有特殊的结构方式:主要是倒金字塔式。4、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消息头即电头或本报讯。三、消息体裁的优势:1、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2、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3、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4、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第二节消息结构之一:导语一、导语的定义一、定义:1、对之的理解:2、特有3、导语不限于一段4、几乎适用于所有消息写作二、导语的任务:1、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闻消息,使人一眼便知。2、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3、为全篇定音。三、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1、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空泛。2、将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写进导语。3、简明扼要。4、优美生动。四、导语的类型1、导语演变的历史2、导语的主要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主要依据表达方式的运用情况,分为四类:(1)概述型导语(2)描述型导语(3)评述型导语(4)故事型导语五、导语的修辞技巧1、设问;2、拟人;3、引用;4、对比;5、直呼;6、排比;7、惊醒
第五节消息分类
一、动态消息:1、概念:以最快的速度,报道社会与自然界的最新闻变动情况,传递最新信息的消息。2、动态消息的写作特点二、简讯:是由一般消息压缩而来的消息。1、写作简讯的原因:版面限制、时效要求、增加信息量。2、写作特点:(1)文字简短、以三言两语为限。(2)内容简单,不写过程和细节,只写重点。(3)结构单一。三、综合消息:1、概念2、用途:反映新闻动向,新成就,新闻问题等。3、写作要求4、与动态消息区别5、分类
思考与练习题:1、消息这一新闻体裁最重要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2、怎样认识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主体与导语是怎样一种关系?如何理解主体的任务?写好消息主体需注意哪些问题?4、何谓新闻背景?消息为什么要加背景?5、消息的背景大体有哪些类型?各自的作用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背景?6、消息可分为哪几种?各具有什么特点?
第八章通讯
1、教学时数:16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在写作中有哪些技巧?又有哪些类型?这些就是本章将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掌握通讯的写作规律与技巧,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有一定水平的新闻通讯作品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通讯的基本特征
一、通讯概念的演变:1、通信—早期,只是比消息篇幅长,无本质区别,因用与“电讯”的传递方式电报不同的邮寄方式,故名。2、通讯—辛亥革命前后,可用电传,为与电讯相区别,故名。这时是一种带有文学和政论色彩,融记者主体认识与客观报道于一体的新闻体裁。3、新闻故事:延安时期,具有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典型报道体裁。4、通讯—指报刊中除消息以外的所有详报(深度)型新闻体裁。二、通讯文体的演变:1、脱胎于传记文学的通讯2、初步形成的通讯3、多样化的通讯三、通讯与消息的关系:1、相同点:2、不同点:
第二节通讯的写作
一、通讯的主题:1、要求:(1)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集中。(2)要有深度。(3)社会人文意义上的针对性。(4)有时代感。2、提炼主题的方法:(1)从事实中提炼主题(2)预设主题以事实验证二、通讯的选材:1、要求:典型、符合主题、忌重复2、通讯选材的类型:(1)骨干事例(2)细节材料(3)一般叙述材料三、通讯的结构:(一)结构原则:1、以事实为本2、表现主题为本3、简洁清晰4、均衡对称5、跌宕起伏(二)通讯结构的表现形式:1、纵式结构2、横式结构3、递进式结构四、通讯的开头1、开门见山。2、突出中心事实。3、突然插入记者截取的现场事态。4、以寓意的诗歌、故事开头,然后迅速转入本题。五、通讯的结尾及功能:1、强调主题或深化主题2、抒发情怀第三节通讯类型
思考与练习题:1、通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主题对于通讯写作有何意义?通讯写作对主题有何要求?3、通讯选材的特点与类型是什么?4、通讯结构的主要原则与表现形式有哪些?5、通讯分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与要求?
第九章专访
1、教学时数:4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授专访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专访的写作规律与技巧,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有一定水平的新闻专访作品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专访的文体特征
一、专访的产生与发展:1、最初是一种采访方法。2、贝内特首创问答式的记者访问记。3、中国的黄远生对专访的贡献。4、当代中国各媒体对专访的重视。二、专访的文体特征:1、专访强调的是“访”,重视采写的计划性。2、强调“专”。3、写作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4、叙述角度是记者直接出场,以第一人称写作。5、结构以问答为主。6、新闻性,时机性。
第二节专访的写作
一、类型:1、人物专访2、问题专访3、事件专访二、专访的写作要领:把访问的内容和过程叙述出来。1、问答整理式2、散文式3、口述实录三、专访成功的决定性环节:采访
思考与练习题:1、简述专访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领。2、选择一篇专访,分析其采写的特点。
第十章新闻特写
1、教学时数:4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授新闻特写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特写的写作规律与技巧,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有一定水平的新闻特写作品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闻特写的文体特征
一、特写的含义: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二、文体特征:1、镜头感2、透视感3、现场感
第二节特写的写作要求一、特写分类1、人物特写2、场景特写二、写作要领:1、抓准镜头2、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3、要抓住新闻高潮写4、要情景交融地写。5、善于运用背景材料烘托与凸现。
思考与练习题:1、特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写作的要领是什么?2、尝试选择一位突出人士,采写一篇人物特写。
第十一章电子新闻写作
1、教学时数:6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授电子新闻写作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新闻的写作规律与技巧,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有一定水平的电子新闻作品。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网络新闻写作
一、网络新闻的概念:二、网络新闻类型:1、复制新闻2、原创新闻:三、写作技巧1、即时滚动式写作2、超文本写作(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网络新闻写作。(2)网状结构与多维结构。3、互动式写作
第二节电视新闻写作一、电视新闻特点1、电视新闻2、特点3、写作要求二、电视新闻写作方法1、与纸质媒体写作不同之处2、与广播不同之处3、网络不同之处4、自身方式第三节广播新闻写作一、广播新闻特点1、广播新闻2、特点3、写作要求二、广播新闻写作方法1、与纸质媒体写作不同之处2、与电视不同之处3、网络不同之处4、自身方式第四节传统媒体与新闻媒体写作中的融合
一、目前写作的现状1、多媒体相互影响2、在竞争中融合二、融合的表现1、纸质媒体写作注意形象性及图片的应用2、广播、电视媒体在学习纸质媒体对深度的挖掘3、新媒体正在努力克服自身的信用危机,树立客观真实的媒介形象,以客观笔法写新闻成为新媒体走向传统的第一步4、准确、及时、形象、深刻这些传统写作要求在多媒体写作中不但没有被抛弃而是得到进一步发挥,并成为媒介作品取信于受众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