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作文范例6篇

近年来,大学生的形象已经从纯洁的象牙塔上逐渐的下滑。大众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和网页时,大学生心理疾病、大学生自杀、杀人,女大学生从事不良职业等报道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怎么堕落成这样了?是大学生真的一夜堕落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本文将从新闻写作中的真实性角度分析关于大学生形象的报道。

一、对大学生形象报道概况

二、对大学生形象报道的分析

三、根据典型文本分析,关于大学生形象的新闻报道的特点

1.在新闻题材上,选择报道内容,突出负面色彩

2.在新闻采访报道上,缺乏人文关怀

对于负面的社会新闻,媒体往往缺乏人文关怀,虽然保证了其客观性,但却忽视了对死者的关心和对其家人的尊重。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学生负面新闻多,是由于大学是一个信息集散地,大学生相对无组织性,坏消息不胫而走,纸包不住火,媒体在发掘大学校园的负面信息时较为方便。

3.在新闻编辑上,过度渲染,肆意炒作

由于非正面新闻天然具有猎奇性,轰动性,新鲜性等新闻价值,可以迎合受众的本能兴趣,因而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于是,在新闻题材和新闻内容的选择上,他们往往突出负面色彩,在对新闻的编辑上,更是极尽渲染炒作之能事,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巨幅凶杀图片、相对集中的版面安排,以便制造轰动效应,达到文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这在对大学生新闻报道的内容的选择上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解决方法:运用客观和公正的报道原则

所谓客观报道就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手客观事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反映和报道事实。不要将观点与意见与其混同。要交代清楚事实出处和消息源;报道中不要夹带个人的感彩和偏见;全面的报道事实,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早早起了床,背着书包往外走,你会问什么?今天2年级新学期报到,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学校,看见了同学们,这时候同学们也看见了我,高兴的拉着手又蹦又跳。

涧西区实验小学2年级2班:滑板小王子

高校的宣传工作涵盖面较广,主要包括:理论武装、宣传舆论导向、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强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往往忽略了宣传工作中新闻报道业务层面的要求,使得高校的新闻报道程式化和脸谱化。要想创新,高校宣传工作必须正视考验和挑战,找到解决的办法。要打开高校宣传工作的新局面,新闻报道就应该在遵循新闻基本传播规律和工作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展现时代要求,富于创造性。

审视我国宣传工作的现状,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新闻报道中频繁使用政治缩合语,出现口号式的空话、套话,这些模式化的写作套路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受众不接受,直接影响到宣传效果。高校的新闻报道中,往往越是重要的选题就越发的遵常守故,缺乏新意。如:重要人物、重要讲话、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等。陈旧的思路、老套的手法和传统的渠道使我国高校宣传工作中的新闻报道存在着政策宣传空喊口号、工作报道堆砌概念、会议报道例行程序、典型报道模式化的现象。要增强高校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时代感,提升宣传效果,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立足新常态,思路创新

在高校的宣传工作中,新闻报道的受众主体为在校师生,其中,青年学子占绝大多数。一方面,高校的宣传工作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校园舆论等重任;另一方面,从新闻学的角度来说,高校的宣传工作中的新闻报道应该更加贴进受众、贴近实际,摒弃说教式的灌输。究其根源,两者并不矛盾,高校宣传工作者应创新思路,找准契合点,最大限度的发挥新闻报道的主观能动性。

二、聚焦新问题,内容创新

(一)选题

(二)写作

高校的新闻报道在写法上更倾向于宣传话语,空话、套话多,大量使用形容词和渲染性语言,可读性较差。口号式的套话和程式化的写作套路,大大降低了报道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了报道的宣传效果。改变写作方法,把语言落到实处,将生硬的官方言辞转化为口语化、接地气的大众语言,将空洞的说教转化为细腻的真情实感。受众更乐意接受生动、真实的语言风格,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高校宣传工作者要借助大学师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技术。新闻报道可以严肃,但不能死板,千人千事一个面孔。要抓住不同媒体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生动形象的方式,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全方位覆盖,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使宣传工作的教育作用发挥在无形之中。

关键词奥运动作电视新闻视觉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黑格尔说:“能把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动作是事实的靠近,是人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现。我们常常根据人们的动作来判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动作来自生活中的一般动作,但也有区别,它是指包括画面中一切人和物的活动,是一种结合着形体和话语的活动,是一种“戏剧性”动作,它大至社会的变化,小至一个眼神的流露。以视听兼备、共时同步、现场纪实、过程体验为优势的现场直播尤其注重对动作之美的表现,通过对动作时空的连续展现,把新闻现场发生的事件、人物、氛围、细节等诸因素进行组合,作用于观众的视听器官。电视新闻直播中动作之美在直播中到底有何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以北京奥运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中对动作之美的巧妙展示为例进行探讨。

一、用动作说话,深化新闻主题

我们知道,现场直播不仅是向受众报道一件正在发生的事实,更是通过新闻事实向人们传播思想,只不过是不直接用概念来表现,而是把主题思想蕴含在鲜活的新闻现实之中,靠人、情、物来体现,让受众自己去品味、去思索。而在新闻事实的展现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动作“说话”,动作就是客观事实的接近,一个出色的动作符号对观众的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往往胜过几十句文字描述,用动作“说话”不仅让观众觉得安全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可看性,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同时电视直播也能够通过那些身临其境的动作来承载新闻的主题思想,让观众自己主动的去感受领悟,转化成为自己的思想,从而使直播节目达到它最好的传播效果。

历届的奥运会主办国都把开幕式作为展示本国文化的大舞台,北京奥运也不例外,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执导开幕式的那天起就直言要让世界友人来北京领略中国古老文明的伟大,开幕式直播节目通过机位的调度、画面的切换,对动作时空的连续展现,用力量和美学向世人展示了古老中国的文化与历史,把直播节目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展示给了观众,动作的视觉特效之美在北京奥运会的直播中得到了最大彰显。

让我们先来看世界著名华裔艺术家、北京奥运视觉特效艺术大师蔡国强先生设计的开幕式第一动作场景:现场直播一开始就以2008名汉子组成的击缶高歌迎宾大阵的动作开始:融合了古老的华夏以礼待客之传统与激情澎湃的当代中国之风貌――欢迎四方宾客的到来,壮丽绚烂的场面,气冲霄汉的呐喊,表达出了奥运的激情,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新闻主题深入到一个观众心理,震撼了世界。动作视觉之气势美也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神来之笔。

奥运会开幕式直播是同样是以动作来画上完美句号的:在星光点点、如同浩瀚银河的“鸟巢”中,最后一棒火炬手“体操王子”李宁腾空而起,在“空中跑道”上踩着“祥云”,点燃了主火炬。

北京奥运开幕式直播中挥洒着魅力的精彩场景,无与伦比的动作展示,多角度的新闻主题挖掘使开幕式的直播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动作之美给观众带来的视听感受绝不亚于现场观众。

二、用动作符号来挖掘情感

精彩的现场直播不只是单纯记录事实,它的魅力在于以直播报道中的浓郁的情感来激发观众的情感。从而增强现场报道的感染力和可视性。

如果说开幕式的成功直播与一连串的精彩大动作展示有关,那么奥运赛场的直播中则将赛场上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们的细微动作加以放大,这些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动作符号超越了一切语言,深深打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让他们怦然心跳。

体育比赛运动场上的喜怒哀乐构成了直播节目的一首首交响曲,而动作以其生动形象的特征担当起情感表现载体的最好角色:

电视直播节目中记者的报道情绪也能转化为报道情感因素,报道的情感来自记者的激情,在现场报道中,记者的情感流露也常常会激起观众的情感认同。比赛直播中,解说记者必须重视自己的报道情绪。重视对客观事物情感表现的主导作用:8月13日晚,69岁的宋世雄解说了当天中国对古巴的排球比赛。尽管容颜老去,他仍精心打理发型精神抖擞地投入到工作中。尽管告别电视解说8年,他仍像以往那般思维缜密、字正腔圆,既能用简短的语言精炼概括,也可以_口气说出几十个字的超长句子。中间没有任何停顿和卡壳,认真全面而富有激情的解说再一次折服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们。

奥运现场直播中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现场观众、电视解说员的行为动作都是一种传递情感的讯息符号,动作视觉折射出的美感、情感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使观众一起沉浸在观赏比赛的愉悦中,体会竞技比赛带来的快乐,收获一份感动和骄傲,享尽动作带来的视觉美感。

三、动作与人物刻画

电视直播节目的优势在于具象的记录,在直播节目中动作的表现就成了电视具象反映抽象的一种巧妙手段。报道中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动作使得直播节目具有表现人物个性的魅力。

直播报通中有特点的个性化的语言也是我们的动作表现形式之一,能充分表现人物的个性。17岁小将龙清泉在北京奥运会举重男子56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132公斤、

挺举160公斤、总成绩292公斤夺得冠军。而曾经夺得三届奥运会金牌的土耳其神童穆特鲁没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比赛,这也间接的令龙清泉的夺冠路平坦了不少,当赛后直播节目中记者提到这一问题时,龙清泉毫不含糊地表示:“这次没碰到穆特鲁很遗憾,下次要是碰到他一定把他给超了。”说完这句话之后,这位年仅17岁的奥运冠军眼中,既有着夺冠后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独有的出生牛犊不怕虎的霸气。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中展现的个性化语言,现场用镜头捕捉到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动作细节都是引发观众观赏的兴奋点、动情点。

在直播集体项目的比赛画面中,很注重展现群像的个性化。这些人物的群像都处于同一竞技场上。面对同一比赛环境。都会有自己的感受,由感受而流露出来的举止动作、人物群像的情绪反应同中有异,众多情绪积累的叠加。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震撼观众心灵的作用。4年的卧薪尝胆,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等到了能将四年的努力化成了金牌这一天。领奖台上,登台前的最后一刻,中国队六名选手高举双手,手指紧扣,一起登上领奖台,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荣耀时刻。电视画面中群像的动作展示和特写镜头给人一种力量美,整个团体的精神风貌永远定格在观众的记忆深处。

直播节目中一一记录了运动员勇于拼搏的行为壮举,也表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言一行,在他们真实行为的展示后也把他们各自富有个性的性格特征一览无遗地表现出来:在奥运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决赛中,杨秀丽浴血奋战死磕到底,颁奖时刻放声国歌,表现了她的率真和纯朴。

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去年全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情况和今年新闻报道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11年广播电视宣传实现“三突破”

2011年,我们紧扣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办活县台,主攻市台、强攻省台、巧攻央台”的工作思路,加强宣传管理,提高引导水平,严密组织,精心策划,做到了主旋律响亮,主动仗漂亮。对内对外宣传结合紧密,对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广电台硬件建设实现新突破。2011年,我局投入60多万元资金对广播电视台的采、编、播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增添和更新了广电节目摄录和制作设备,建立非线编辑制作网、硬盘播出系统和上级新闻传输工作站,实现了播音、配音、制作、播出数字化和网络化,采、编、制播设备已进入全市先进行列,新闻制播效率和效果得到迅速提高。

3、内宣外宣实现新突破。一年间,县广播电视台制播电视新闻1424条,播出广播新闻2636条,开设了26个专栏,摄制播出《盐化工业城宣传片》等专题13个。同时,我们还围绕“出精品,攻大台”的目标任务,拓展对外宣传力度,加大对外宣传攻势,全年在市级上新闻单位上稿759条,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稿3条、《新闻30分》上稿1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稿2条,上稿数量和质量均超往年。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三年再造一个新”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2年,广播电视新闻宣传要按照“创特色、出亮点、树品牌、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力求做到内宣红红火火,外宣有名有位,努力打造全市、全省“一流”的县级电视媒体形象。

第二,多出精品,主攻大台,加强新闻外宣的影响力。我们要认真做好利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来宣传、推介,提升知名度的工作。继续坚持实施“攻大台、上大稿”责任制,强化局宣传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好每周一次的新闻宣传例会,精心策划新闻选题,捆绑力量,组织报道。要把任务责任到人,量化考核,实行奖优罚劣。要紧紧抓住上中央“两台”《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以及省“两台”头条这个龙头,力争在上稿质量、份量上有新的突破,努力多上单条、多上影响大、质量高、反响强的大稿重稿。今年,县广电台在外宣方面有了良好的开局,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稿1条;在省电视台上稿18条,其中头条6条;在省广播电台上稿10条;在电视台上稿185条,位列全市第一;在广播电台上稿88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是全体采编人员辛勤付出的结果,我们要继续保持这种好势头,确保全年在中央、省、市“两台”新闻上稿数量分别进入全市各县市(区)前3位。

【关键词】新闻监督舆论监督后续报道

媒体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批评或曝光后,它的效果及其所产生的影响,需要经过一个时期才能看得出来,对这种效果和影响的报道,就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后续报道。它具有及时性,能够对变动的情况作出迅速的反应;它具有完整性,能充分展现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它还具有反复性,能够多次连续宣传某事物,收到潜移默化、深入人脑的效果。

一、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后续报道,是新闻宣传规律的内在要求

新闻报道要求一事一报,完整准确。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不报则已,报道的话则应完整地(但非事无巨细地)传递给受众,不可留有“悬念”。这种完整从形式上分有两种:在报道的时候一个新闻事件已完结,这时则表现为单篇报道或系列报道;当一个新闻事件所报道的人和事出现新的变动并且具有新闻性时,按新闻的规律亦应进行报道,这时则表现为连续报道,而舆论监督的后续报道就属于连续报道的一种。和艺术作品不同,新闻报道必须具有完整性。断臂的维纳斯具有"残缺美",可让人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沉默的羔羊》中的开放性结局也让人浮想联翩。"残缺美"本就是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的诸种美感中的一种。而新闻作品是对事实的报道,它的报道是消除受众对新闻事件信息的不确定性,而非增加这种不确定性。新闻作品拒绝想象,拒绝残缺,所以,新闻宣传的客观规律要求舆论监督必须要搞好后续报道。

二、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后续报道,是提高舆论监督效果的要求

新闻舆论监督,是由新闻传媒形成的公众舆论所发挥的监督功能,说到底,舆论监督,与其说是作为舆论工具的新闻传媒在起主要作用,不如说是借助新闻传媒所造成的社会公众舆论在起主要作用。既然这样,从传媒的角度讲,吸引众多受众的应和、介入,这是提高舆论监督威力与效果的关键所在。

三、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后续报道,是给监督对象以申辩机会的法律要求

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指责应当有申辩的机会,这是现代社会中公正和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我国《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报纸、期刊发表的作品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更正或答辩,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近期出版的报纸、期刊上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可见,媒体搞好后续报道,给被监督者以申辩的机会,是媒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能把被监督者正当行使申辩权说成是“拒绝”舆论监督而加以排斥。

四、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后续报道,是给监督对象以改正机会的客观要求

THE END
1.新闻报道写作新闻报道写作 :理论、方法与技术 作者:刘冰 ISBN:9787549101696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11 新编新闻报道与写作实用全书 作者:张浩 ISBN:9787563933068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3 新闻报道集 作者: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 出版社: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 出版年:2006 怎样写新闻报道 作者:孙世恺...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a83c13491f9d140f0b825fd1094dbe50
2.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写作(第三版)课件.pptx2. 新闻报道中应强化主要信息,通常有两种方法:前置法和重写法。 3. 必要信息与冗余信息在新闻报道中虽有不同的作用,但终极目的是提高传播效果。 4. 报道角度与信息选择是新闻报道写作的重要策略,决定一篇报道的质量,体现了作者的业务水平。本章要点第一节 信息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一、信息的内涵 新闻报道的核心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908/8001054127004001.shtm
3.新闻写作常识小读本学习动态三是“报道”,即指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值得报道的事实,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加工裁剪的事实。 (二)新闻的特点 概括地说,新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这是由新闻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所表现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http://www.dtxww.cn/2012-01/29/content_256803.htm
4.新闻写作5.从语言上分析:消息写作主题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让“他”“他们”以及被报道主人公的名称,身份运行在字里行间极少让“我”出现在报道之中;通讯则不然,出于详尽深入需要,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我”、“你”、“他”在描写、议论、叙述、抒情中各取所需。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https://www.jianshu.com/p/a1815fed5da9
5.新闻报道的特点(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和写作要求)新闻报道的特点(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和写作要求) 新闻报道是媒体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客观、准确、简明的方式向读者、观众传递最新的事件和发展动态。接下来,安徽乐大教育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语言特点 简明扼要:新闻报道注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事实,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文章要求准确、清晰地叙述事件...http://m.ahleda.com/h-nd-9131.html
1.新闻报道写作摘要:情境呈现假定你是校英语报的记者,请你根据以下信息写一篇新闻报道,介绍为敦煌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考古学家樊锦诗的事迹: 机标关键词: 新闻报道 机标分类号: G212H315H030 在线出版日期: 2024-01-19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5 ( 51-55 )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fkyy-czb202351016
2.新闻写作范文6篇(全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写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 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本文将对此做如下论述: 新闻写作 第2篇 一、什么是新闻 1、新闻的含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288b126.html
3.新闻报道的写作基础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对比性材料能够更明确地表达记者要说的话,比如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突出新闻事实的变动程序等。 五、注意事项 新闻语言的特点: 要素有四项:通俗易懂、简明精炼、具体实在、生动形象。 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少用概念化语言和模糊性词语,尽量使用意义鲜明的动词、含义确切的名词和数词。写作手法讲究平实、结...https://mip.cnfla.com/zuowen/xiezuojichu/33970.html
4.新闻报道与写作(豆瓣)《新闻报道与写作(第11版)(影印版)(英文版)》是世界主流新闻传播学院的通用教材,历经30年考验而仍然畅销不衰。作者梅尔文。孟彻(Melvin Mencher)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基于他在新闻教育方面的贡献,美国教育协会新闻与大众传播报业分会授予他“杰出教育者”奖。孟彻结合在不同媒体行业中工作的自己学生们的案例,对...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534782/
5.新闻报道作文13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闻报道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闻报道作文1 https://m.wenshubang.com/xiezuozuowen/3083749.html
6.新闻消息写作格式范文(推荐26篇)简介: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消息写作格式范文(推荐2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消息写作格式范文(推荐26篇)》。 新闻消息写作格式范文 第1篇 新闻写作范文八年级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新闻的作文,500 字这天,我做完作业后,打开了电视看到了一段让人愤怒,但...http://www.zhsm.net/a/cnxxian.shtml
7.新闻报道作文精选10篇新闻报道作文【精选1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闻报道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闻报道作文【精选10篇】1 ...https://www.unjs.com/zuowenku/278263.html
8.新闻稿件的格式(通用9篇)二、新闻写作方法 (一)消息的特点 1、短小精练: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笔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https://m.ruiwen.com/gongwen/xinwengao/288070.html
9.新闻写法(精选8篇)1、短小精练: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7f6qoaq.html
10.新闻消息的格式及范文(精选11篇)篇5:盘点新闻消息写作方法 盘点新闻消息写作方法大全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新闻消息的写作方法。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https://www.rajj122.com/wendang/qitafanwen/64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