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外疫情快速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现在是否可以摘掉口罩无症状感染者和复阳患者的传染性究竟有多大宠物会否传播病毒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疫情防控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但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武汉过关了,但还有下一“关”
疫情发生后,中央果断出手,对武汉城市交通进行管控,其他地方采取群防群治措施是非常成功的。在疫情防控史上,这也称得上是一个壮举。
但接下来仍然面临两个考验:一是如何边防控、边复工,另一个则是“外防输入”关。目前,国外疫情还处在暴发高峰期,一些与国外交流密切的中国沿海大城市很容易被“卷进去”,进而出现部分疫情。可以说,武汉的下一个“关”,也是全国的这一“关”,还需要通过各种防控举措过关。
境外输入造成我国疫情二次暴发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我国的群防群控一直下沉到社区,社区居民都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戴口罩、与人交往保持距离等。一旦有人出现发烧等症状,也能快速报告或接受诊断,进而隔离。总体看,社区的传播危险性肯定存在,但我国出现疫情第二波大暴发的几率很小。
谈全球疫情“拐点”为时尚早
从全球看,原来疫情的“震中”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现在还包括德国、法国和英国。当前问题最大的是美国,最近一周,美国的确诊病例数字在以每天1至2万的速度增加,目前预测全球疫情何时出现“拐点”为时尚早。
中国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会很大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凭空产生,通常会出现在两个群体:一是在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可能已经被感染的人;另一个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们所占比例比较小。
复阳患者大多不传染
总体而言,复阳患者大多不带传染性。所谓复阳大多数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
新冠肺炎“流感化”尚无充足证据
目前看来,新冠肺炎“流感化”还没有充足证据。除非病毒传播出现这样的规律:其传染力仍然较强,但病死率越来越低。
动物间传播现在下结论太早
狗、猫、老虎等一些动物核酸检测阳性,究竟是污染造成的,还是感染的,还有待观察。有些动物身上原本就带有一些病毒,不一定有症状,也不一定会传染。现在认为这些动物身上的新冠病毒既能传染人,又能传染动物,而且都能致病,这个结论为时过早。
发现了一些有效药
我们现在试验的一些药物(例如磷酸氯喹),实验结果肯定有效,我们正在总结,很快会对外公布。还有一些中药(例如连花清瘟),我们不仅做了离体实验,还在P3实验室(即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发现,它抗病毒作用不强,但抗炎症方面表现突出,有关实验结果不久之后也会发表。此外还有中药血必净,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丹参、赤芍等,用于活血化瘀,但对重症病人的治疗初步看也是有效的,这些药品情况我们正在总结。
疫苗不会很快上市
群体免疫是最消极的做法
对待疫情最为消极的做法就是所谓“群体免疫”,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那时人类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任由病毒感染,感染后活下来的人自然获得抗体,我不赞同再用这种方法应对新冠病毒。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取得很大进步,有很多办法预防,不需要再用自然免疫、群体免疫。
中国战“疫”的经验是执行力
中国战“疫”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对暴发地区进行封堵,阻断传播;二是基层群防群治。现在防控的核心要点也有两个:保持距离和佩戴口罩。
●延伸阅读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焦点问题透视
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如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魏晟说:“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要分不同情况来看,如果是在武汉隔离了这么多天后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很低。如果是从国外正在流行的地区返回人群中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是很高的。要分不同情况,分别判断。”
会不会引起疫情反弹
“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导致疫情反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防控工作的态度和能力。如果不重视,即使只有少量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会造成疾病传播;如果我们重视了,即使有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只要有效落实防控措施,发现一个,管控一个,扎扎实实做好发现、管控工作,就不会有问题。”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说。
如何排查和管控无症状感染者
李群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当于两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县区级的疾控中心接到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后,要在24小时内完成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调查。
公众应该如何看待、怎样防护
李群说:“公众要有防范感染风险的意识,却也无需过度担忧,在无法辨别周围有没有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
原标题:关于疫情,钟南山有12个最新判断现在还不能摘口罩复阳患者大多不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