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10月30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激励广大妇女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
2、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3、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今年城市日的主题是“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6、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努力将新疆自贸试验区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同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7、近日银河航天公司在灵犀03星上成功实现了国内首例终端到终端(T2T)低轨卫星通信测试。
8、2023年11月1日6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天绘五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
9、11月1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3艘船出发,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本次南极考察最突出的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新站是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
10、11月1日,我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
1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
12、11月2日,以“全球南方:携手推进现代化”为主题的全球南方智库对话会在厦门开幕。
13、近日,《唐山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经河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3年12月30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为全国首部设区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性法规。
14、11月2日,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调解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全面规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地方性法规,对于推进调解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15、11月2日至3日,以“开放创新、共享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是中国首个面向拉美地区的机制性经贸促进平台。
16、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11月3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主题为“共建绿色城市共享民生福祉”。
17、习近平向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致信,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是深化中美人民友谊、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载体。自1979年缔结第一对友城关系至今,中美已经建立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
18、11月3日22时54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19、11月3日,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根食安全与未来农业”为主题,与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话世界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前沿话题,共享最新成果。
20、11月4日,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正式命名交付,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
21、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11月4日公布,我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个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全球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22、11月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
23、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正式启幕,大会主题为“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
24、1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将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各国共同挖掘创新增长潜力,激发创新合作潜能,强化创新伙伴关系,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5、从教育部获悉,2022年,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达3.2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1.3万亿元,年均增长7.7%。
26、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最新认证,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打破了此前由沙特研究团队创造的33.7%的纪录,成为目前全球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27、11月7日在重庆闭幕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携手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28、市场监管总局11月7日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经营主体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1亿户,较2022年底增长6.7%。
29、《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于2023年11月7日在中国生效实施。该《公约》是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框架下适用范围最广、缔约成员最多的国际条约,旨在简化公文书跨国流转程序。
30、近日,我国首个海上超高温超高压气田生产平台——乐东10—1气田生产平台完成安装,投产后高峰年产量近6亿立方米。
31、习近平11月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关于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专家参与公共决策行为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安全底线,健全保障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32、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33、11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我们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我们倡导安危与共,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
34、11月7日,第五届(2023)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上发布的《2023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国家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共
培养高素质农民75.39万人,高素质农民发展态势良好、队伍结构持续改善。
35、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11月8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今年论坛年会的主题为“更好的中国,更好的世界——加强金融开放合作,促进经济共享共赢”。
36、第二十一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11月8日在西安开幕,会议主题是“检察机关在服务国家现代化中的作用”。
37、11月8日,2023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以“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
38、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11月8日在杭州开幕,中国戏剧节创办于198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全国戏剧界展示优秀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
39、2023年11月8日是第二十四个记者节。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40、11月8日至10日,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北斗赋能产业强国”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在浙江德清召开。
41、11月9日,第十二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简称APEC技展会)在青岛开幕,本届APEC技展会以“绿色发展数字赋能融通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
42、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第42届大会11月9日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研究所的决议,标志着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
43、2023年11月9日19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E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44、大陆首个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福建省涉台海事纠纷解决中心”11月9日在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正式成立。
45、2023年11月9日是第32个全国消防日,各地消防部门以“预防为主,生命至上”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消防应急救援演练、向群众普及消防知识技能等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
46、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11月9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本届农交会以“查进新征程、强农促振兴”为主题。
4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白皮书强调,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才能确保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48、11月10日,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立足北京水系特点、总结历史经验,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原则,抓紧修复水毁设施,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保障首都防洪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49、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本届大展以“一辈子·一件事”为主题。
50、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习近平强调,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希望费城交响乐团和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艺术家一道,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进艺术繁荣,为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再续新篇。
51、11月11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52、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1月11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开幕,今年峰会以“汇聚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以“青年创新聚力可持续发展未来”为年度议题。
53、国家能源集团11月11日宣布,公司所属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当日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旭龙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得荣县和云南省德钦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游河段,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05亿千瓦时。这是金沙江上游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54、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GlI2023)排名达到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
55、11月11日,以“港城相融携手共赢”为主题的海峡两岸港口城市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由深圳市和基隆市共同发起,来自广东深圳、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与台湾基隆、桃园、花莲等两岸港口城市产官学界的代表160余人参加。
56、中国—南亚新贸易通道里孜口岸11月13日顺利开通运行。这是继樟木、吉隆、普兰之后,西藏第四个陆路口岸正式通关。里孜口岸地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仲巴县亚热乡,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口岸,吡邻尼泊尔,历史上长期为两国盐粮交易点。
57、11月13日,连接北京-武汉-广州的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开通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这条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路由器1.2T超高速IPv6接口、3X400G超高速多光路聚合等关键核心技术,总长3000多公里,实现了系统软、硬件设备的全部国产和自主可控。
58、11月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在北京举办,活动以“传承运河文化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
59、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开幕式11月14日在南京举行,今年年会以“新格局中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60、习近平11月14日向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两岸企业家峰会是两岸企业及工商界人士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峰会广泛团结两岸企业界、工商界,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增进同胞福祉、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
6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全线通水至11月13日,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人。
62、11月14日,国家重点能源项目——青海玛尔挡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该电站正式进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前的冲刺阶段。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上游的黄河干流上,平均海拔3300米,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是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
63、中国海油11月14日宣布,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I期开发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深层复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
64、2023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暨湖北—北欧(欧洲)经贸合作洽谈活动11月14日在武汉开幕。此次论坛以“打造新质生产力谱写对欧新篇章”为主题。
65、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1月15日在深圳拉开帷幕。本届高交会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是历届展览面积最大、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
66、中国石化11月15日宣布,公司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200吨,天然气5万立方米。该井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
68、2023年11月16日11时5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正式升级到第二代观测体系。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是世界首颗针对全球多种水体、采用多种探测手段的高精度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可实现对全球大洋、近海、近岸及岛屿、港口的水色、水温、海冰、悬浮物质、水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大范围连续动态监测,为我国主要航道、海上热点地区、重要港口等提供及时的遥感信息服务。
69、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11月1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本届丝博会以“经贸拓展·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为主题,由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担任主宾国。
70、11月17日,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以“汇聚发展力量筑牢健康基石”为主题。我国是世界医药大国,医药产品品种数量、生产能力位居全球前列。当前,我国可生产2.3万余种药品及医疗器械,大宗原料药产量约占全球40%,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
71、日前,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东方电气风电(福建)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顺利下线。这是目前已下线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直驱海上风电机组。
72、11月17日上午,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旅交会主题为“你好!中国”,展期3天。
73、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制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方案提出,到2030年,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74、近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2024年,我国将陆续实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4次飞行任务。11月19日,四次飞行任务标识发布。
75、11月19日,我国跨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双屿门特大桥主墩钢围堰顺利下放,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海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76、近日,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0)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
77、近日,国产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上海静安区地下深处掘进,目前已完成地下智慧车库项目首座超深竖井施工任务。“梦想号”由中铁十五局和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是国产首台23米级超大直径掘进机,最大开挖深度达80米。
79、11月20日,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本次大会主题为“数实融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期3天。
80、11月20日,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正式启用,分中心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这里将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进行气象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世界气象中心在全球共有10个中心,其中北京中心是唯一一个设立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是全球首个世界气象中心分中心。
81、目前,全国湿地面积约为5635万公顷,有82处国际重要湿地(其中香港1处)、58处国家重要湿地、903处国家湿地公园、13个国际湿地城市,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立。
83、11月20日,国内首条高温超导低压直流电缆在江苏苏州并网投运,填补了我国在超导电缆低压直流系统的应用空白,与交流超导电缆相比,其电网线损降低约70%。
84、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11月21日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2023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0位,较上期提升3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
85、11月2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封顶,导管架总高度为338米,超过北京国贸三期主楼高度。重量达3.7万吨,所用钢铁接近“鸟巢”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总重,高度及重量均为目前亚洲之最。
8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个,特大城市增加2个。其中,东莞城区总人口达到1082.44万,武汉城区总人口达到1080.64万,杭州城区总人口达到1002.1万,跨上1000万人的台阶,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合肥城区总人口达到650.4万,苏州达到500.08万,迈过500万人的门槛,成为特大城市。
87、11月22日,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激发人力资源动能、汇聚强国建设力量”为主题,设置“会、展、赛、聘”四大板块活动。
88、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加7192元,名义增长6.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加2353元,名义增长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89、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2日晚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并发表讲话。李强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优先,把发展合作置于突出位置,加快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反对把发展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要拿出更多务实举措,坚持且标导向、问题导向,落实好新德里峰会达成的共识,不断取得实际成果。
90、首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于11月22日在济南开幕,大会以“青荟齐鲁-悦创泉城”为主题,为期3天,围绕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打造青年科技人才集聚高地目标,组织开展大会主会场、青年科学家论坛、青年科学家沙龙、青年科学家地方行等系列活动。
91、11月23日,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主题为“数字贸易商通全球”。
92、11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希望各方充分利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平台,共商合作、共促发展、共享成果,携手将数字贸易打造成为共同发展的新引擎,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93、11月23日,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启幕。本届中国海博会主题为“开放合作共赢共享”.同期启动深圳国际海洋周。
94、2023年11月23日18时00分04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工运载火箭及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96、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97、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24日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报告提出,中国倡议各方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注重做好“五个统筹”,即统筹继承和创新、统筹政府和市场、统筹双边和多边、统筹规模和效益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报告还提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坚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等原则理念。
98、近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修订后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规定明确,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适用政务处分法规定的六种处分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事业单位中其他人员适用规定,沿用执行四种处分种类,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和开除。
99、11月24日上午,以“新材料创造新价值”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安徽蚌埠召开。
100、11月24日至25日,以“互学互鉴,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3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影响力市长交流大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
101、11月25日,我国西北地区首台投产发电的抽水蓄能机组——国家电网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102、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在山东投运,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
103、11月23日至26日,以“林木绿业、合作共襄”为主题的第一届世界林木业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105、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逐步补齐其他服务。
106、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会议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07、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将于11月28日启动。宣传周以“尚俭崇信尽责同心共护食品安全”为主题。
108、近日,商务部公布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石家庄湾里庙、哈尔滨中央大街、青岛台东、合肥淮河路、宁波老外滩、福州三坊七巷、厦门中山路、昆明南屏等8条步行街入选。截至目前,全国示范步行街数量已达19条。
109、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
110、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111、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8日在北京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强就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二是共同构筑畅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三是共同构筑开放包容的产业链供应链。四是共同构筑互利共高的产业链供应链。
112、11月28日,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入使用仪式在澳门举行。作为我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
113、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11月28—29日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以“人文湾区,数智赋能”为主题,聚焦元宇亩、数字创意、人工智能三个前沿领域,
114、11月29日,全国最大的港口客滚综合枢纽——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投入试运营。
115、11月29日,我国首批海事无人直升机在山东威海列编,将有力提升水上交通动态管控能力和船舶险情事故应急处置水平。
第二节国际篇
116、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2日签署一项法律,撤销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于1996年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并于当年9月24日开放签署。俄罗斯于2000年批准这一条约。
117、11月3日下午,习近平会见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习近平强调,互利合作和文明交流是中希关系的两大纽带。中方愿同希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交通、船舶、能源、通信、金融等领域合作,拓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合作机遇,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比雷埃夫斯港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118、11月3日下午,习近平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指出,中德关系已经步入第二个50年。中德作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双方秉持互利共赢、相互成就的精神共同前进,本着取长补短、交流互鉴的态度共同成长,这是中德关系过去几十年顺利发展的宝贵经验,值得双方珍惜和传承。
119、11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中澳两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两国共同利益出发,共同构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中澳关系,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澳要在和平共处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潜能,拓展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维护全球和区域自由贸易体系,为两国企业投资经营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120、北约11月7日宣布将暂停参与《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作为对俄罗斯正式退出该条约的回应。俄罗斯于11月7日零时彻底完成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程序。
121、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柬埔寨王国独立70周年向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致贺电。习近平强调,我高度重视中东关系发展,愿同西哈莫尼国王一道努力,加强对两国关系战略引领,携手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中东命运共同体。
122、2023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11月1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数学科学奖平均颁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和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天文学奖平均颁予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引力波发现卓越中心主任马修·贝利斯、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教授邓肯-洛里默和莫拉·迈克劳克林;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平均颁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帕特里克-克拉默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伊娃·诺加利斯。
129、11月20日,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十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办。习近平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分别向会议致贺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明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方愿同俄方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定发展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中俄关系,有力促进两国各自发展振兴,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130、11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131、11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乌拉圭总统拉卡列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乌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