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产大事件丨一周热点回顾(12.6—12.10)
【企业】
年末房企“离职潮”风云再起
广宇发展退出地产行业进军新能源
12月6日,广宇发展发布《关于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称,公司拟将所持全部23家子公司股权置出,置入鲁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告显示,置出资产合计交易对价为249.06亿元,置入资产交易对价为117.08亿元。本息交易完成后,广宇发展告别房地产业务,将专心进入新能源领域。
看点: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企业进军风口行业为自己找生机,但转型同样面临挑战,需要打破地产思维,同时提高专业与实力才能最终赢得机会。
恒大成立风险化解委员会四大国资介入
因加收电费SOHO中国旗下7家物业被罚
融创再出售约贝壳股票以增补现金流
12月8日,融创中国发布进一步出售部分贝壳上市证券公告,再次出售约2671.3万股贝壳美国存托股票(ADS),相当于约8014万股贝壳A类普通股,总代价约为5.3亿美元。截至目前,融创中国累计出售约4535.2万股贝壳美国存托股票,合计代价约为10.84亿美元。融创中国称,集团预期出售事项将于2021年度录得税前亏损约人民币56.3亿元,集团自投资贝壳起至出售事项完成后,出售股票实现税前溢利约人民币17.6亿元。
富力地产变现物流园步入全力自救阶段
12月7日,富力地产发布公告称出售广州国际机场富力综合物流园30%之权益,预估将收取现金付款约12.63亿元,所得款项净额用于降低负债水平及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此外,去年11月,富力地产将广州国际机场综合物流园70%股权出售给黑石集团。目前,富力地产将不再拥有该物流园任何股权或所有权益。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富力地产仍脚踩三道线,处于“红档”之列。
看点:为尽快实现“降档”,企业正通过一系列变卖资产举措助力自己走出困局,从过往的“放纵”到如今的“刹车”,富力是否可以再“富”?还不得而知。
宝能理财兑付方案遭受投资人反对
看点:诚意不足,迟则生变。信任一旦打破,修复起来并不容易。
阳光100再违约无法偿还1.79亿美元票据
12月6日,阳光100发布公告称,一笔本息约1.79亿的美元票据于12月5日到期,该票据的应计及未付利息总额为892.5万美元,但因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房地产行业等多个因素的不利影响导致的流动性问题,无法偿还并发生违约。受此消息影响,当天阳光100股价继续大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7%,最终以0.34港元/股收盘,跌幅达14.1%。据悉,这是阳光100今年内第二次违约,8月,阳光100发行的一笔2亿美元、利率6.5%的可转换债于8月11日到期,而其未偿还本金及应计利息总额为5239.16万美元,促使债务违约。
【市场】
央行降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2月6日,央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这是一次面向所有金融机构的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此次降准还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看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全面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将为补充市场流动性发挥积极作用,对于低迷的房地产行业而言,也是一个重振信心的重要时刻。
中央政治局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看点:前期高压紧缩的调控政策拐点确定,结合降准释放流动性,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利好。同时,利于刚需、改善型购房需求释放。
第三轮集中供地:济南、成都略有回温厦门流拍半数
看点:综合多城第三轮土拍结果看,尽管规则有不同程度地放松,但拿地主力仍是国企、央企,民营房企仍持谨慎态度;此外,厦门等城市出现流拍超半数现象,或源于城市出清周期持续高位徘徊。
【政策】
住建部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12月9日,国新办举行《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会,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汪科会上表示,住建部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大力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一是推进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推动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均衡配置、系统布局。二是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推动补足城市养老设施不足、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活动场地不足的短板。三是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圈,支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四是推动既有老住宅、老公建、老厂房的改造利用,推动加装电梯、无障碍环境建设,方便老年人出行、参与社会活动。
看点: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城乡建设相结合,能让老年人的城市生活、社区生活、居家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幸福。
东莞住建局否认放松限购传闻
12月6日,网传“12月,在东莞购买新房,不管是首套还是二套都无需社保,可以正常网签备案”。对此,东莞住建局回应称此消息不实,目前东莞仍按原有购房政策执行。此外,东莞市12345热线工作人员同样表示,目前尚未接到此类通知,请购房者以官方通告为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7日,东莞曾加码楼市调控,明确非东莞市户籍居民家庭在东莞市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须在购房之日前四年内在本市逐月连续缴纳社保满三年。同时,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两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新入户居民家庭购买第一套新建商品住房的,须在本市落户满半年、且在购房前两年内逐月连续缴纳社保满半年。
看点:东莞放松限购虽然是乌龙事件,但有专家认为,这也说明近期房企的销售压力较大,类似压力会倒逼部分城市房地产政策有放松的可能。
多城出公积金新政沿黄河八城异地互认互贷
近日,多城市发布住房公积金新政。12月3日,沿黄河8城包括兰州、太原、呼和浩特、济南、郑州、西安、西宁、银川的住房公积金中心共同签署了黄河流域城市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住房公积金可异地互认互贷;近日,太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太原市房产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保证的通知》提到,太原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公积金中心合作,为其购房业主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不再收取担保保证金;此外,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加强对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申请人信用状况审查的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对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主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严格审查个人信用状况,有信用不良记录的,不予贷款或限制贷款。
看点:城市间公积金互认互贷,有助于公积金资源更好流通;取消担保保证金与信用不良不予贷款可以更好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
西安限价商品房网签备案满5年可购其它住房
看点:限价房上市约束放宽,从此前长达7年缩短至5年即可交易,有助于促进限价房和商品房的流通,对于活跃西安房地产市场也有积极影响。
南京开展楼市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住房租赁企业实行信用等级评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