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中庸之道。再来谈下怎么个创新。
例二:治"五乱"入南宁目标管理马飚:抓不好诫勉或撤职
这是一篇广西新闻网转载广西日报社旗下某报的消息,比例一所举的消息写的稍好,但仍是问题重重。
首先,照搬了会议资料。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例一的第二段和例二的第三段是一模一样的,这就说明了两位记者都不约而同的把突破口放在了组委会提供的新闻通稿上,而不是认真地从会议中寻找新闻点。
林国强还为市场、停车场不够的问题支招,他说在各城区(开发区)可以设立档次不同的临时市场,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如果一块土地暂时不用可以临时开发成市场使用。同时,各城区有停车场临时做他用的,有必要的也要恢复成停车场。搬迁经营户可获多种优惠
南宁晚报的报道比前面两篇显得稍微好一些。
第三,引用了与会领导的原话,显得真实可信并且行文活泼。
南宁市委书记马飚说――(主)不提成绩只说困难
书记一发话,代表们放下了稿子,打开了话匣子。占用地下停车场的商场,挪出来!
每个城区发1000个垃圾桶,够不够?
一些违规搭棚的小卖部、占道经营的摊点被取缔后,有市民表示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原本下班回家的路上顺便就能捎把青菜回家的,现在需要跑老远的路到菜市里才能买到。
在四篇相同题材的报道中,笔者认为《南国早报》的报道最为出色,其颇有郭玲春之文风。
其次,小标题运用了与会领导的口语,够醒目。这篇报道其中一个特色就是使用了与会领导在会议上的话语来做小标题,显得比较亲切,而且十分醒目。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会议内容一目了然。
第三,引用对白,行文活泼,方便阅读。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引用了很多对白,而不是像别的会议新闻一样照搬新闻通稿。这样就使得报道在字里行间充满了亲切感,同时还简明易懂,方便百姓阅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