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新闻报道范例6篇

临川晚报九小小记者站成立了,小记者知识讲座。

在德国,我们或许应该停止过多讨论媒体自由而是实实在在地实行它。据说过多恭维会惯坏圣人。对圣人来说真实的同样可以适用于基本权利。在仪式化的吹捧中,这些权利变得模糊不清,失去自我了。虽然如此,法律把报刊自由看做值得大声嚷嚷的基本人权。它也像我们在联邦宪法纪念日等特殊场合挂起来的闪耀的锡箔纸,正如德国家庭在12月24日装饰圣诞节一样。节日季节过去后,我们就把那些装饰扔掉了。

或许是因为我出生于雷根斯堡(Ragengourg)的经历,在这个时候让我想到托恩和塔克西斯帝国(ThumundTaxis)阿尔伯特殿下曾经说过的话。在谈到帝国财产的时候,他描述说财产太多了根本无法通过吃喝赌来挥霍掉,人们能做的只能是让它无效。有时候我就想这也适用于德国大报的思想和经济资产。

新闻报道的未来

新闻报道的未来看起来会是什么样的任何想谈论未来的人都需要知道过去。我开始提到我们的祖先菲利普雅各布西本费弗尔,因为他位于伟大记者的链条的开端。魏玛共和国时代的西本费弗尔们被称为库尔特图霍夫斯基(KurtTucholsKy)和卡尔冯奥辛斯基(carlyonOsmetzsky),在联邦共和国时期,他们被称为亨利南恩(HenriNannen)和鲁道夫奥格斯坦(RudolfAugstein)(《明镜周刊》创始人)甚至阿克塞尔-施普林格(AxeISpringer)(出版商)。即使存在差异和对比,他们都意识到新闻报道除了赚钱外还有其他使命。

我常常提到新闻界这些伟大的名字,因为他们不仅代表了新闻界的过去,而且代表了它的未来。非常重要的是,我们新闻学院的年轻同行不仅认识到跨界新闻报道是如何工作的,不仅学会如何写作、快速和高效地出产报道,而且学会欣赏和学习用来模仿的新闻界典范,了解那些伟大的记者,他们为什么伟大,如何成长为这样的记者。为什么不仅因为他们记者职业水平高超,他们是智慧和精干的出版商,而且因为他们拥有的特定态度。

态度,这个词已经不时髦了。它意味着为你信仰的东西辩护,在短命的时尚潮流面前不屈服,在不切实际的利润期待和资产负债表面前不屈服。我相信如果报纸和媒体企业的新闻报道一面是健康的,那么,从长远看,其经济面也应该是健康的。今天,记者的适当态度包括考虑在和其他人合作的情况下,如何制作“创造性的”节省。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清楚报刊需要什么,才能在新闻和媒体市场做出的裁减面前捍卫自己的自由。

自由是报刊的保证,也就是记者、出版商、媒体企业的保证。如果这个特权被理解为没有责任的自由的话,如果媒体企业只是把自己看做像其他任何企业一样关心创造利润的话,报刊自由就不能使用了。如果报刊经理相信印刷品的生产和保鲜膜生产没有区别的话,那他就错了。法律没有专门为保鲜膜生产者设定基本权利,但有理由确保报刊自由的基本权利:这是民主起作用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个基本原则在任何方式上得不到尊重,这个基本权利就失掉了其存在价值,那样的话,报纸将真的没有希望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在忙着写报纸的讣告了,“1603年诞生于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市,卒于2020年。我们应该用适当的纪念堂来纪念报纸。”这些致悼词者不是在谈论编辑部的合并或者失业的编辑,也不是在谈论业务外包,而是在考虑互联网。自从美国记者菲利普迈耶(PhilipMeyer)在2004年出版了《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后,媒体会议上关于互联网的小组讨论听起来就像为报纸的葬礼做准备一样。

首先,这样的思想有点过早,考虑到迈耶教授只是预测2043年是日报的死亡。其次,梅耶的预测可能最终像他的同事弗朗西斯福山(FranclsFukuyama)1992年在东方阵营和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崩溃后宣称的“历史的终结”的预言一样,历史拒绝服从。

变成了总经理,思想被精神错乱所替代,节省了钱财但读者走掉了。这就像格林童话中的侏儒妖(theEumpelstiltskin),因为贪婪和愚蠢,黄金变成了稻草。在《柏林日报》这件事上,我们或许希望这家报纸能因此好转起来。但我担心虽然蒙哥马利现在走了,但他的范例成为人们接受的东西。

只有思考和背景知识教育能帮助我们战胜“信息垃圾”

这样说了后,我仍然不反对赞助基金,现在正经历让人欢迎的上涨,给报纸施以援手。基金会当然能够提供一些资助,赞助报纸是对公共福利的真正赞助。《法兰克福汇报》赞助模式(几十年来《法兰克福汇报》的经济独立和编辑独立一直得到FAZIT基金会的支持)应该鼓励人们模仿学习。毕竟德国并不缺乏智慧的负责任的亿万富翁。

互联网,互联网,许多报人谈论它就好像它是匈人(Huns)的新入侵。1500年前的匈人不知道来自哪里,但所到之处皆成瓦砾(然后在100年后再次消失),互联网并不把任何东西变成瓦砾。这恰恰是历史上每次传播革命的教训:新媒介从来没有把旧媒介赶走,它们学会共存。互联网并不取代好编辑,也不会让好记者变得多余。相反,它让他们变得更加重要。

而且它将继续如此,比以前更厉害,权威地位来自作者,在质量上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个校训或许展现在汉堡新闻学院上,但它不能仅仅适用于新闻专业的学生。它并不意味着读者和用户只能受到愚蠢的肤浅的新闻报道的折磨。在质量上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个句子要求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所有媒体的记者做出最大的努力获得最佳的作品。那么,新闻报道将有灿烂的未来。

让我们回到新时代黎明来临之时新闻界的形象,灰色的天空代表从晚上到白天的转变的开始。如果我们在转变的这个时刻确定新闻报道的位置,我们会非常高兴。当夜晚结束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在白天做令人激动的事情。

资讯

谁在控制网络世界

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十多亿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人们很少注意到,他们打开电脑的那一刻起,从电脑的英特尔芯片到微软的操作系统,从思科的路由器到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的域名管理系统,互联网产业链上每个关键环节,基本上都由美国的公司主宰。

美国曾轻易将一国从互联网上“抹去”

目前,在国际互联网的信息流量中,有超过2/3的来自美国,网民人数达3亿多的中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流量中仅占0.1%,输出流量只占0.05%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域名与地址的监管便由美国掌控。伊拉克战争期间,在美国政府授意下,“iq”(伊拉克顶级域名)的申请和解析工作被终止,所有网址以“.jq”为后缀的网站全部从互联网蒸发,在互联网的地图中无法找到伊拉克的影子。2004年4月,由于在顶级域名管理权问题上与美国发生分歧,利比亚顶级域名“,ly”全面瘫痪,利比亚在互联网上消失了3天。

中国互联网企业利润大多被美国占有

目前,支撑全世界互联网运转的共有13台根服务器,其中10台在美国。每天世界各地的电子邮件有很多要先由美国人“过目”后才能去它该去的地方。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久前的《中国互联网外资控制调查报告》称,从门户、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到博客、论坛,境外资本,特别是美国互联网资本几乎已控制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仅美国创投IDG参与投资的中国企业就有10家,许多项目是中国互联网各个领域的领头羊,包括当当网、金蝶软件、携程网等。

一、政务信息的特点

二、如何提高政务信息的产出率、命中率

二是注重时效。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要勤写快报,准确性中求快,新中求活,实中求深,这些都是提高政务信息产出率的高招实招。同样一件事,你抢先一步,可能被录用,如果滞缓半拍,可能就一无所用。

四是排好信息的结构。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政务信息的结构比较文学作品、机关公文、新闻报道,要短小得多,简单得多。因为简单,反而不容易把握。政务信息在写法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积,一般采取直言表达,总分结构。具体要求有三点:一是简朴。能省的则省,通篇给人以明晰、舒畅、一目了然的感觉。二是严谨,不能短而粗,虽短但“五脏俱全”。三是自然。长短详略,顺其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自由。最后,还要为信息取一个好的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是善于投递。要根据信息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适合于哪一级信息刊物用的就报给哪一级,内外有别。各有侧重,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黑龙江林业报》是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党委机关坚持弘扬森工精神,宣传森工变化,展示森工业绩,树立森工形象的专业性期刊,也是全国唯一的林业专业性报纸。

根据笔者多年的报刊编辑经验,不难发现,通讯员的稿件正逐年减少,“稿荒”现象日趋明显。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和基层通讯员有关,由于通讯员数量的减少、真正起到作用的通讯员减少、原骨干通讯员的写稿减少、通讯员的培训活动减少等造成目前的状况。

结合《黑龙江林业报》五十多年的办刊经验,加强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让通讯员真正起到报刊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才能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一、通讯员队伍萎缩原因

究其原因还是通讯员积极性的挫失。当今新闻媒体改革是对记者实行考核制度,一些报刊杂志为了照顾记者,将通讯员具有极大新闻价值的稿件让路给记者,有些报刊编辑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占有通讯员的部分采写成果。由于网络媒体的发达,有些报刊编辑认为,利用社会上的“报料人”一样可以获得新闻事件,与通讯员的联络日渐疏远,加之激励机制的缺乏,让通讯员感觉到地位降低,对媒体失去信心,严重打击了通讯员的积极性,让通讯员不愿意再为报刊写稿、投稿。

二、意识到通讯员的重要性

这些年,《黑龙江林业报》通过连续改版、扩版,造成用稿量急骤增加,但编辑、记者却没有相应的大量增加,即使疲于奔命,也无法得到反映基层工作的好稿。林业报刊的特点就在于通讯员大多生活在基层一线,因在一线的生活、工作,更可以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的作用,是报刊伸向社会的触角,是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才能激起人忆群众精神文化的兴奋点和着力点。有了基础群众的参与,才会有了群众真正的声音,报刊才有了真正的群众基础。

三、搭建新媒体交流平台

1.引导

由于基层通讯员本身的素质不一,对新闻实事的敏感度不高,这样就需要报刊编辑积极引导。比如要由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报道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报道转变,提示通讯员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态建设的报道上,尤其是局党委提出“四大体系”建设、“五大产业”发展后,紧紧围绕“四大体系”、“五大产业”进行了深入的宣传和报道。这样通讯员才能提供在林业改革中如何“治危兴林,冲出低谷,重振雄风”,如何“二次创业,富民强企,振兴森工”,如何“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扩大开放”,如何“抓住机遇,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等优秀稿件。这些都是给通讯员一个明确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才能引导着全系统通讯员的思想,树立起新精神、新理念、新思维、新风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我的工作思路的不断拓展,真正起到在森工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去“宣传生态林业,传播绿色文明”。

2.培训

作为基层一线的通讯员,对新闻培训有着强烈的积极性,特别珍惜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的机会,但他们也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想法,恨不得今天参加培训,明天就可以写稿、后天就可以发表,因此培训也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培训内容要做到精、细,分专题讲解,结合实际,让培训通讯员知道什么才是新闻、怎么去寻找新闻、如何写新闻。只有在提高通讯员的写作知识、业务经验等基本素质的前提下,才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稿件,同时还可以达到提升通讯员的投稿热情的目的。《黑龙江林业报》积极组织各种学习交流,举办记者站会议、理论研讨会、摄影培训班、新闻培训班、组织通讯员进行异地采访等,通过请进来、走下去的方式对报社的新闻工作者和基层的记者站通讯员进行岗位培训。每年的年初,报社都会进行各行业的总结性报道;每年的森工工作会议上,也能看到《黑龙江林业报》人员工作的身影;每次森工系统大的决策,《黑龙江林业报》人也都会打出一个个漂亮的报道战役。他们不但进行着全方面跟近,并就实施贯彻进行系列、深入的报道。

一、依托新媒体平台,发挥微写作优势

所谓微写作,即是指一种篇幅短小、内容精巧、结构灵活的文体,字数一般为200字以内,多见于微博上发表的微小说、微散文、微笑话、微剧本等网络作品。微写作的出现,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是可利用的有效的课外作文方法,教师可借助这一新媒体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微写作兴趣,促进学生进行课外创作。

二、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拓宽写作渠道

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和教师的施教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为了促进学生课外写作训练能够得以顺利实施,还需要学校与家长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让家长与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课外写作的训练。例如,日记和读书笔记就是一类很好的课外写作训练方法,家长可利用好这些方式,帮助并督促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写作训练。以7年级语文教材“说真话,抒真情”的写作教学为例,为使学生在作文时流露真感情,使作文表达更生动,教师可与家长事先沟通,让家长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其有感而发,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例如,有家长为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写,有感可发,带着学生到自己的单位,让孩子亲睹自己工作的整个过程,孩子回家后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一直以为挣钱很容易,因为每次需要用钱时爸爸都会给我,我常常编各种理由向爸爸要钱,现在想想真的很惭愧。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爸爸挣钱真的很不容易。看着爸爸顶着烈日工作,还要爬到那么高的施工架上,我真的很紧张,很担心,真希望爸爸下来跟我回家。但是,我不能,这是他的工作,用来养家糊口的工作。我好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为爸爸分担一份家庭责任!可见,创设真实的情境是使学生在写作时说真话、抒真情的有效方式,家长应与学校相配合,使学生在课外有感而发,自觉创作。

三、扩大学生阅读面,积累写作素材

张老师是我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读书期间认识的,他不是我的任课教师,那时候,他是校报的主编。一年级时,我担任外语系学生会的宣传干事,看到校报每一期的新闻版都会刊登一些校园新闻,心想自己也可以写呀。我高中时就有写新闻的经验,曾经在《湖南工人报》发表过新闻作品。于是,我就把外语系学生会开展的活动,写成短消息,投到校报设在教学主楼的投稿箱里。

张老师老家是安徽宿州的,父亲是黄埔军校毕业,曾在部队担任医官,家学比较深。但他的人生并不很顺利。他高中毕业就进了煤矿,在掌子面上挖过煤,因为读了些书,有些文化,也会写作,就被抽调到矿上的中学做高中语文老师。1977年恢复高考那一年,他带毕业班的语文,自己也挑灯夜读,和学生一起复习备考,做起了大学梦。结果,他和三个学生一起考上了大学。那时候,他已做了父亲,拖家带口的,但在师母的支持下,他毅然走进了大学校园。后来,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做过老师,做过校长秘书,但在校报和学报主编的岗位上一干就干到了退休。张老师在古典文学的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他发表过多篇研究刘基寓言的论文,有的还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过一部研究专著,在国内寓言文学研究界也是一位知名人士。张老师的文学创作也相当了不起,他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和《诗歌报》上都发表过诗作,出版过诗集,在朦胧诗初期的大讨论中,写过诗学论文。他在新诗理论方面也有一定的探索,后来他主编学报,也开设过新诗研究栏目,也算是他的一个新诗情结吧。

我在校报做学生记者和编辑时,张老师一面指导我写新闻,一面指导我和其他几位文学爱好者写新诗,经常和我谈文学,讲文学的感悟。有时候,他发表了作品,也会拿给我看看,并给我讲一讲他对诗歌、对艺术的理解。他时常在师母面前夸我,师母为人很亲和,待我如亲生儿子。她在附属小学做音乐老师,工作挺忙碌的,但她经常会做一桌好菜,请我到家里吃饭。

在创作和学术方面,张老师给我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专心致志,耐得住寂寞。他在给我们这些热爱写作的记者讲课时,就告诉我们,要写好新闻,要认真观察,发现问题,仔细收集材料和信息,态度要严谨。而且在大学里,不要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学什么,跟风模仿,永远不会有“自己”。张老师的话,对我来说启发良多。校园里的生活在很多人看起来很平淡,但我却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并且把它们写进了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里。二是视野开阔,知识要广博。张老师自己是中文专业毕业,但做新闻,也从事摄影,他不但喜爱古典文学,还做新诗研究和创作,这和他的工作有关,当然更和他的视野有关,他博览群书,知识面非常宽,因此做什么都得心应手。他不但出版过古典文学和新诗研究的著作,还出版过诗集、散文集,也出版过摄影理论著作。还是安徽省高校摄影学会的召集人。现在,他年届七十,还爱扛着摄像机,到各地去采风,去创作,对新鲜事物满怀热情,对年轻人有很强的包容心。

因为受到张老师的影响,我在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也算是多面手。不但爱写新诗,作诗评,还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也研究过出版文化,写过具有文学和传播学交叉视野的论著。后来,还获得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也算是以一点成绩报答了张老师对我的创作和学术的指导吧。

今年,我从教也已有二十个年头了。从张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人为师的品格,也有几个教育体会:第一,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即使学生犯了点错误,也不要和学生计较,而且学生有问题,老师也应该担负起责任来。现在有的老师喜欢挑学生的毛病,而不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对的。第二,做老师,一定要有真正的学术精神,要有高蹈的人格。现在全社会都在拷问师德,媒体上常有批评教育的声音,就是因为有一些老师做人有问题,不讲师德,甚至在学校里还有老师嫉妒学生,利用学生,伤害学生,玩弄学生。第三,做老师也好,还是做一般的人也好,一定要有勤奋刻苦、努力做事、踏实做人的精神。而张老师在这几方面,都是可以垂范的。

THE END
1.新闻报道怎么写,新闻报道怎么写,求经验交流 一*** 举报 全部回答 吇*** 2019-01-29 0 0 新闻报道的格式 1,首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https://m.iask.sina.com.cn/b/1H0MT87o7E4D.html
2.单位经常开展各种活动,新闻稿怎么写?企业、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单位经常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文艺汇演、演讲比赛、运动会、参观访问、送温暖活动、祭奠英烈、公益活动等。活动结束后,需要写一篇新闻稿,应该怎么写呢? 三种常用的报道方式 常用的写法有3种:第一种是经典式的新闻稿(消息),第二种是拓展式的新闻稿(通讯),第三种是图片报道方式。 https://www.zuzhirenshi.com/wap/showinfo/a680908c-b1f6-41a8-8381-298be6d69166
1.新闻报道怎么写.doc文档介绍:【新闻报道怎么写】写好新闻报道要善抓五个特点: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短报道。从字面上分析,新闻具备“实、真、新、强、短”的特点,要想写好新闻报道,就必须善抓这五个特点。所谓“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这是写好新闻报道的立足点。新闻报道必须选择那些激荡生活中活生生的、能反映...https://m.taodocs.com/p-474943835.html
2.新闻实务新闻消息,该怎么写?(新闻业界有“七分采三分写”的行话,即采访到位了写作也是水到渠成,这里可以理解为前期的资料收集要尽可能地丰富。在考场上,因为是给定材料或者背景,就需注意尽可能地在简短的文字内表达清楚全面内容,而非一直重复某个单一信息。)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https://www.douban.com/note/712166496/
3.怎样写新闻报道6篇(全文)怎样写新闻报道 一、什么是新闻? 关于这个概念在近代和现代新闻事业中有三种含义:其一,指新闻纸;其二,指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机构每天发布的消息;其三,指新闻报道题材。从广义上讲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录音报道、电视报道、新闻纪录电影片和电视新闻记录片等各种纪实性的题材和形式。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csh3wll.html
4.关于新闻的作文(通用52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新闻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www.xiao.ruiwen.com/zuowen/118499.html
5.新闻写法(精选8篇)1、短小精练: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7f6qoaq.html
6.新闻消息怎么写范文第一篇:新闻消息怎么写范文 新闻消息怎么写 1、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有短平快的特点,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讲究真实、及时! 2、消息的要素一般包含五个“W”,即以下五个词的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为“W”: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 https://www.wendangwuyou.com/fw/86276.html
7.新闻稿写作技巧常用10篇新闻稿写作技巧【常用10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新闻稿,新闻稿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是目前最被认可的一种新闻定义。那么一般新闻稿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稿写作技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稿写作技巧1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40522114006_3849623.html
8.新闻消息的格式及范文(精选11篇)篇5:盘点新闻消息写作方法 盘点新闻消息写作方法大全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新闻消息的写作方法。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https://www.rajj122.com/wendang/qitafanwen/648110.html
9.关于新闻的作文(精选30篇)“pppr”投稿了30篇关于新闻的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关于新闻的作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新闻作文 新闻作文 新闻作文(一) **年3月5日,是一个特大新闻的日子。不仅是雷锋纪念日,而且还是胡锦涛致电给普京当俄罗斯总统,下面请看华新网的最新报道。 https://www.hrrsj.com/zuowen/zuowendaquan/853646.html
10.新闻工作总结(通用20篇)一是日常工作,主要是新闻报道方面。从数量上看,这段时间新闻部共计报道新闻40余篇,其中有一部分受到了学生关注,如志愿者的活动、迎新晚会、“红色”专题和计算机组装大赛等。我们一直强调新闻的质量,以体现记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强调营造健康文明的舆论氛围。突出的问题是在新闻类型的构成上,还是校方新闻占主导,新闻发现...https://m.yuwenmi.com/fanwen/gongzuo/398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