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报:重庆市近年来考古发掘品移交实践

考古发掘品移交指考古发掘机构向文物收藏单位移交考古发掘所得实物资料。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大量考古发掘品收藏于考古发掘机构,尚未指定保管单位或尚未移交国有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保管,此谓移交工作之“困境”。

近年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以下或简称考古所)在基本建立起考古资料的科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之上,逐步开展考古发掘品的移交工作。从2011年起至2014年,四个年度共计完成40个文物点超过两千件套考古发掘品的移交工作,向省级博物馆、基层文物保护机构(各区县博物馆/文管所)等13家单位移交了考古发掘品。重庆市的移交实践正可为考古发掘品移交的讨论提供实例,以下从移交流程、移交内容、移交分配和移交周期等四个方面略作分析。

一、移交流程

考古发掘品的移交工作主要涉及三方,即考古发掘机构,接收单位,政府的文物行政部门。过去关于移交的讨论,主要聚焦在作为发掘单位的考古机构和作为收藏单位的博物馆之间的矛盾,忽略文物行政部门在移交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文物行政部门的参与是移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移交合法性的重要体现。

二、移交内容

三、移交分配

关于考古发掘品的移交,有“陶片随便挑,精品断难交”的戏言,形象的反映出在考古发掘品移交之中关于分配的争议。在重庆市近年来的移交实践中,近七成的考古发掘品分配给发掘所在地的基层文物保护机构(区县博物馆或文管所),作为发掘机构的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留作研究标本数量占移交总数的两成,另外一成分配给省级博物馆。保留少量文物作为科研标本是考古发掘机构享有的合法权利,也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保障。将考古发掘品的大部分分配给发掘所在地的基层文物保护机构是近年来重庆市移交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过去关于移交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于省一级的博物馆和考古发掘机构之间,并指出考古发掘机构从博物馆分离是造成移交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考古机构的独立与大范围基本建设考古的开展不无关系,其结果也直接促进我国考古事业的高速发展。而今,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逐步繁荣与发展,掀起了兴建基层博物馆的浪潮,考古发掘品作为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的成为新建的基层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对象,可以预见,在今后的移交工作中,基层文物保护机构要求收藏考古发掘品的声音会愈加强烈。

移交分配容易产生争论,不仅有量的问题,同时也有质的方面。尽管任何发掘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但追逐精品的心里是始终存在的,也非人人都如胡适一样可以看到一本石印小字的《平妖传》和一部精刻的残本《五代史平话》具有同样的价值。由于近年来重庆市移交的考古发掘品都是未定级文物,在此仅以发掘品本身的完残情况稍作分析。在移交的超过两千件套考古发掘品中,有超过半数为残片标本,完整/已修复和可修复的比例相同,为23%。此比例很好的反映了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即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完整器只是少数,真正能进入博物馆展陈的精品文物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对这一客观规律有清醒的认识,才有可能破除“陶片随便挑,精品断难交”的戏言。在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留作科研标本的发掘品中,残片标本比例高达65%,很好的体现出考古机构对残片标本的重视,考古机构也更有可能发挥其优势,发掘残片标本的价值。分配给省级博物馆的发掘品中,完整/已修复所占比例相对最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熟博物馆在扩充藏品反面已经不再一味追求数量的增加,而是更加注重优化藏品结构。分配给基层文物保护机构的发掘品各部分比例基本与整体比例接近,特点并不突出。

四、移交周期

重庆市近年来的移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移交流程,同时反映出一些新趋势,如基层文物保护机构收藏考古发掘品的强烈意愿,也逃脱不了一些争议,如关于移交的分配问题。但笔者认为仍有两点需要特别提出,一为移交目的,二为移交成本。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更好的藏,也需要合理的用。考古发掘品移交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的保护与利用,换个地方深埋库房绝非移交的目的,如何让文物充分活起来,更好的发挥各文博机构的优势,合理分配依然是考古发掘品移交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关键。

THE END
1.中国美术报周一读报 |《中国美术报》2024年第39期导读 2024-11-18 22:24 国际公共艺术成果发布活动暨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2024-11-18 22:22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建校 70 周年发展大会举行 2024-11-18 22:22 刘开渠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即将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2024-11-18 22:21 ...https://www.163.com/dy/media/T1474450295139.html
2.中国文物报编辑(报纸电子版)中国文物报编辑(报纸电子版),报刊大全集成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53BK报刊网提供数字报软件、报纸电子版在线查看、报刊大全和报刊知识等http://www.53bk.com/site/editurl?id=5014
3.中国文物报订报,中国文物报订阅,邮发1出版社名称: 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收订种类: 按期 《中国文物报》隶属于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邮发代号1-151。主要反映国内文物管理、法制、安全与保卫、考古发掘等重大事件,对全国博物馆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1. 本站下单的所有报纸刊物都不存在邮费,无需另付 ...http://js.17dingbao.com/paper-5745
4.中国文物报记者提问图为中国文物报记者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翟子赫 摄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lh/2017-03/07/c_129503512.htm?winzoom=1
5.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东侧二层,我公司主要提供出版《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出版物批发;出版物零售;电子出版物制作;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音像制品制作;市场调查;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经济信息咨询;...https://www.11467.com/qiye/98430844.htm
6.广泛宣传文物普查新进展新成果广泛宣传文物普查新进展新成果 本报讯(记者 巨侃)为广泛宣传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进展新成果,近日,国家文物局邀请新华社、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光明日报等10余家媒体记者深入我市文物普查一线,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 10月30日、31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法治日报、...http://bjrb.joyhua.cn/bjrb/20241112/html/content_20241112002004.htm
7.央视新闻×中国文物报:十二件文物带你走丝绸之路2 阿里巴巴公益H5:寻找远方的美好 H5最美热榜 标签#中国风# 相关项目 伊利:一个奶盒的五行之旅 人民日报《新千里江山图》:一笔一画都是中国 人民日报:大美江山长卷 网易新闻:中轴元宇宙 友谊时光:《凌云诺》绮梦幻境 国家图书馆阅文集团:2022 阅字如愿 ...https://www.iguoguo.net/2023/158030.html
8.文物海报素材文物海报图片文物海报设计模板觅知网为您找到66个原创文物海报设计图片,包括文物海报图片,文物海报素材,文物海报,文物海报背景,文物海报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文物海报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T、https://m.51miz.com/so-sucai/1259799.html
9.长城永恒文章材料他还以中国长城专家的身份,陪同中国长城学会领导出访了埃及、土耳其等国。2008年12月,他在“首届中国长城论坛”上作了《晋北长城保护调查》的发言,在大会上引起了轰动,《北京晚报》、《中国文物报》等媒体介绍了他的事迹。 二、平型关同样是世界文化遗产http://www.guoxue.com/zt/ccyh/wz02.htm
10.中国文物报2021年12月3日“考古中国”发布5项重要考古成果聚焦新石器时...东明县秋水一方图书店 图文详情 中国文物报 2021年12月3日 “考古中国”发布5项重要考古成果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万邦林立 有娀乃大/从进化论视角重新评估上山文化在稻作农业起源中的地位/良渚文化一类常见玉器的定名-冠徽/论“稻”上山 听这十位学者怎么说/明州罗城遗址(望京门段)考古发掘与保护展...https://book.kongfz.com/574123/4366382405
1.中国文物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报纸库> 中国文物报 报纸名称:中国文物报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报社 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 出版地:北京市 刊期:周二报 开版:对开8版 国内统一刊号:CN 11-0170 通信地址: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84625980 ...https://inds.cnki.net/knavi/newspaper/Detail/WHBN/CWWB
2.中国文物报社1985年,《中国文物报》的前身《文物报》创刊于河南郑州。1989年,中国文物报社于北京组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文物报社已经成为全国文博领域权威媒体单位,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目前拥有“一报两刊两网三微四品牌活动一户外媒体一产品群”的工作格局。 http://www.ncha.gov.cn/art/2024/4/26/art_1738_50217.html
3.中国文物报订阅网国内外报纸杂志一站式订阅服务(已被浏览9934次) 出版周期: 周刊 单价:¥1.80 主办单位: 中国文物报社 编辑出版: 中国文物报社 订阅选择 订期市场价订阅价折扣 全年订¥184.00¥184.00无 商品描述 主要栏目 版权信息 国际标准刊号: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170 邮发代号: 1-151 国外发行代号: D1064 ...http://www.edingyue.cn/sub/user/doviewproduct.action?id=102656
4.《中国文物报》文博工作 《中国文物报》 文化遗产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CRN201702020.htm
5.中国文物报征订中国文物报订阅报纸简介:《中国文物报》是中国全国性的文物专业报纸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的前身,是河南省文物局于1985年8月创办的《文物报》。1987年10月1日,改由国家文物委员会主办,更名《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报》宣传国家文物法律、法规和文物工作方针、政策;介绍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https://www.zazhiyouxuan.com/2247
6.《中国文物报》书评海外所藏数量、品质俱臻上乘的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其所荷载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自是毋庸赘言,实际上以美术史为代表的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皆需借助于数量相当可观的域外所藏中国文物。海外所藏中国佛教雕刻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显然滞后于绘画、书法、青铜器、陶瓷器、古籍善本等“热门领域”。仅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418121/discussion/1001571/
7.《中国文物报》文章再次入选高考试卷这已经不是《中国文物报》文章第一次入选高考试卷。在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选用了《中国文物报》2011年4月6日博物馆周刊所刊文章《博物馆:探求文物回归大众路》,与其他几篇央媒文章共同组成了文物保护与利用这个话题,分值为24分。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250758
8.探寻国家宝藏:32年320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界面新闻·JMedia2.人民日报海外版:32载320项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勾勒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作者:陈凯) 3.“未名文博”微信公众号:国际古迹遗址日专栏|十大考古新发现·共享的三十年! 4.中国文物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十年回顾(作者:郭晓蓉张宸 张怡)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51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