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坚守奋斗传承——记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辽宁管理处

进出境审核、涉案文物鉴定、拍卖标的审核、文物认定、文物征集、馆藏文物定级、民间收藏公益鉴定……翻开辽宁管理处的工作统计表,总有多个看似相同却又不同的工作内容罗列其上。这些工作都是辽宁管理处的本职工作,为携运人、为公检法、为机关、为文博单位服务……归根结底,是为群众为社会为文物保护事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写入辽宁管理处血脉的基因密码。

以前,丹东古玩城商户常年向韩国出口文物监管品和复仿制品,数量大、种类杂,出口较频繁,平均一月一次,有些年甚至一月三次,均次申报数量达一万余件(套),十年间总计约120余万件(套)。经营出口活动事关300余家商户的生计,辽宁管理处严格执行出境审核标准、真诚服务商户,应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难,处理及时不拖延,不畏寒暑在装卸货场进行现场逐一查验,既使禁止出境文物免于流失,又保证了正常贸易活动的开展,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近几年,古玩城商户有的转行,有的转向北京等周边口岸出境,辽宁省内进出境审核物品数量骤降。辽宁管理处在为前来办理进出境审核的携运人服务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新的业务方向。2022年,申请成为常态化公益鉴定服务机构,定期开展民间收藏鉴定咨询活动。2023年度共计举办民间收藏咨询公益活动4次,服务辽宁省内及吉林、河北、北京周边省市近百名群众,鉴定物品百余件,同时向群众发放保护文物宣传册页数百份。每一次活动,鉴定人员都站稳群众立场,悉心解答群众疑问,引导群众树立正确收藏观念,宣传文物保护理念。每一场活动都反响良好,参加活动的群众对工作人员赞不绝口。

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

防止文物流失、制止文物犯罪是文物保护的客观现实要求,辽宁管理处的工作几十年来虽谈不上成果斐然,但颇有可观。迄今为止,辽宁管理处仍是东北三省唯一一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自2000年以来,配合海关鉴定疑似文物800余次,鉴定物品40000余件,确定文物6000余件;审核进出境物品近400余次,审核物品120余万件,审核出禁止出境文物1600余件。

作为涉案文物鉴定机构,2000年以来,辽宁管理处共进行涉案物品鉴定500余次,鉴定物品数量5万余件,确定文物7000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500余件(套)。这些从犯罪分子手中抢救下来的文物,从此摆脱了被私藏被倒卖颠沛流离的命运,成为博物馆藏品。如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览中的春秋蟠虺纹凤形流铜盉、战国蟠虺纹铜盖壶、辽木雕彩绘组狮、金正隆五年冮官屯窑瓷明堂之券等重要文物展品,均为辽宁管理处涉案鉴定后移交。

2019年海关扣押物品鉴定

奋斗——敢教日月换新天

奋斗体现在不断磨炼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上,强大的业务能力是做好文物鉴定工作的底气。2019年,某市公安干警送来一组涉案物品要求鉴定,其中一件高达46厘米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器型硕大、纹饰精美,送来之前被认定为后仿元青花瓷器,辽宁管理处工作人员则瞬间认出其是元代青花瓷器真品并定为一级文物。这样的自信源于多年来一心钻研业务,不断磨炼眼力。有业务能力做底,关键时刻才敢担当,勇担责。

奋斗体现在业务内涵的拓展上。2021年,辽宁管理处由辽宁省博物馆转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涉案鉴定机构资质留在博物馆。面对进出境业务审核数量锐减的情况,辽宁管理处没有乐于悠闲,而是主动找活干,与辽宁省博物馆共同进行省文物局委托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疑似文物认定工作,协助摸清省直企事业单位文物家底,鉴定物品1598件,其中认定文物47件,有力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

传承——薪火相传光不绝

辽宁管理处承担的涉案文物鉴定、馆藏文物认定等工作可追溯至1989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鉴定组,文物出境审核工作则起自1994年。

THE END
1.国家文物局拟出新规文物出境门槛将会大幅提高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邱红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29日透露,我国年内有望出台新规定,明确将1911年作为基本时间底限,在此年份之前生产制作的文物一律不准出境。 单霁翔说,文物出境标准的底限此前是1795年,调整到1911年,就将更大范围的文物囊括在不准出境之列。除此之外,新规定还将一些重要文物的底限设为1949年...https://www.gov.cn/jrzg/2007-05/29/content_629697.htm
2.携带文物字画出境有什么要求?您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文物出境,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经审核允许出境的文物,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从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口岸出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向海关申报;海关凭文物出境许可证放行。 http://customslawyer.cn/portal/xfsd/detail/id/72132.html
3.国家文物局发布《出境展览文物安全规定(试行)》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博物馆等文物出境展览承办单位举办出境展览的文物安全工作。 文物出境展览承办单位应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会同相关文物收藏单位等境内外合作机构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确保文物安全。 第三条 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或机构,文物出境展览承办单位、文物收藏单位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对本辖区、本单位出...http://www.cqkaogu.com/hangnei/2275.jhtml
4.问题密集!海关一车查获禁止出境字画+象牙卷轴近日,经专业机构鉴定,皇岗海关在皇岗口岸客运出境车道查获的一名司机违规携带的3幅文物字画,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境的一般文物;同时,字画的6个卷轴均为现生象象牙制品,现生象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所列物种。 海关关员在皇岗口岸客运出境车道进行监管时,发现一辆跨境客车后备箱内携带较多行李...https://m.gmw.cn/2024-09/16/content_1303849117.htm
1.有1000多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珍宝”回家,背后有哪些传奇追回流失文物,中国一直在努力。2019年,国家文物局还专门成立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截至目前,中国已与秘鲁、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美国、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建立了防止文物盗窃、盗掘及非法出境的政府间合作框架,成功促成了43批次、19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中美两国政府已第三次续签“关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https://www.hxdsb.com/html/content/rd/3137dcf1706140e3b8449eef5df6c411.shtml
2.古董可以出境吗?文物出海关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台湾男子携48件文物...问:什么是文物出境鉴定及其范围? 答:文物出境鉴定是指对申报出境的文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及国家规定的文物出口鉴定标准,进行鉴定、查验,决定其能否出境。 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和外国制作、生产或出版的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及其它金属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种质料的雕刻...http://www.shoucangyaji.com/guwan/119875.html
3.解读丨文物进出境小知识(二)文物出境展览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因特殊需要,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年。 (三)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公布】 (四)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剥除、更换、挪用或者损毁文物出境标识、文物临时进境标识。 https://www.hnccpit.org/mch2_flfw/swfl_qtflfw/flfw_hzjz/202205/t20220512_21979.html
4.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物出境鉴定是指对申报出境的文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及国家规定的文物出口界限和鉴定标准,进行鉴定、查验,决定其能否出境。 第三条凡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和外国制作、生产或出版的陶...http://www.zabwg.cn/home/60/show
5.国家禁止出境文物!首都机场海关查获——海关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出境,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经审核允许出境的文物,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从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口岸出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向海关申报,海关凭文物出境许可证放行。走私文物构成犯罪的...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10941
6."传家宝"也不能随意带出境海关查获并移交的部分文物亮相南博主题展扬子晚报网5月18日讯(通讯员 高杰 杭晨 刘诗月 记者 薛玲)文物属于社会公共财富,即便是携带家传旧存文物、亲友馈赠文物等出境,也必须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鉴定,海关凭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鉴定标志和“许可出口证明”依法查验放行。在南京博物院推出的“缀白裘—南京博物院藏品征集十年”展览上,部分展品就来自南京海关...https://m.btime.com/item/05pi2jfcujmhmpp6f1cpeap2l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