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市文物行政部门启动“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宣传导览展示项目”(以下简称文物导览系统),为全市市保以上单位制作“文物二维码”,并整合文字、图片、音频等元素,借助移动互联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及背后隐藏的故事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从而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展示广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城市个性。
2023年,广州市文物行政部门委派我院(馆)对文物导览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工作内容有:调整网页自适应、更新文物地图坐标、增加文物详情播放视频功能、将现有二维码更换为动态二维码等。其中,动态二维码实现了在维持二维码图案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后台配置实现跳转到不同的目标网址,并可统计扫码量。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牌
优化升级后的文物导览系统具备哪些亮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文物径功能能够将历史遗迹进行串联集中展示,将具有关联性的历史遗址共同塑造为城市线性遗产主题旅游,“打包”成整体对外宣传,有利于扩大宣传传播效果。
漫步东山,寻找初心——新河浦历史街区导览
南越王宫署遗址720度全景展示
附近文物(以光孝寺为例)
文物地图
运用了CSS3的Media媒体查询和Flexible技术进行自适应布局。自适应网页教程的实现方式一般采用响应式设计技术,即使用特定的HTML和CSS代码实现自适应布局。在设计网页时,根据不同设备屏幕大小和分辨率,设置不同的样式表和页面结构,以确保网页在不同设备上呈现出合适的布局和展示效果。
移动端
网页端
广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47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文保单位”)皆是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如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光孝寺、南汉二陵(康陵和德陵)等,它们体现了广州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本地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载体。
我们相信,优化升级后的文物导览系统,能将广州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信息更好、更快地传递给公众,引导公众加深对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