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取消新冠时期的旅游限制后,缺席3年的中国游客逐渐重返国际旅游市场。自2023年2月6日起,中国重启出境团队游,目的地涉及20个国家。
其中,主要旅游目的地在亚太地区(如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西兰)。据土耳其旅游新闻门户网站“FTNnews”报道,目前在欧洲地区的团队游只集中在瑞士、匈牙利和俄罗斯。
▲图源:AP/GerardCarreon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重回世界旅游舞台,也预示着它将重夺2023年全球旅游市场的消费冠军。根据汉堡的中国出境游研究中心(ChinaOutboundTourismResearchInstitute)总经理阿勒特(WolfgangArlt)所撰写的《2023年中国出境旅游手册》,今年中国出境游的游客人数将高达1.1亿。
该手册总结了自1997年以来的中国出境游情况,并描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1.7亿,而到2030年,预计上升到每年2.28亿。
中国游客在全球旅游业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游客数量庞大,还在于中国人乐意消费。据《德国之声》统计,在西班牙度假的中国人每天平均预算高达308欧元,是德国人的两倍。这个差距在瑞士更为明显,中国游客的消费预算(日均384欧元)几乎是德国人的3倍。
▲图源:Fvw.de
不过在短期内,来自中国的游客还将继续缺席欧盟旅游市场。其原因首先在于来自中国的旅客在进入欧盟之前必须进行新冠检测。其次,往返中欧的航班仍不多。
此外,许多中国人还必须先申请或更换护照。签证的获取也是中国游客前往欧洲的一大阻碍。许多在华大使馆和领事馆之前裁掉了许多工作人员,这导致签证部门目前无法处理如此之多的签证申请。
▲图源:KEYSTONE/URSFLüELER
阿勒特预计,只有在复活节之后,欧盟的中国游客数量才会大幅增加。而德国恐怕不会是这波旅游潮最早的受益者。尽管以德国为目的地的个人行是有可能的,但目前中国人需要一个具体的原因才能获得德国的签证,而旅游显然不是最合理的理由。
在阿勒特看来,阿尔巴尼亚或许将成为这波中国游客潮中的最大赢家,因为这个巴尔干国家是欧洲为数不多已经允许中国免签入境的国家之一。
因此,他建议德国旅游业应该更好地适应中国游客的需求,这不仅在于简化签证发放,还要让他们觉得德国是必来的旅游目的地:“不能只是打个卡、拍个照,而要让他们觉得这是值得的,并愿意在这儿呆更久。但德国旅游业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
他指出,德国的旅游潜力还有待挖掘,因为它不仅具备独一无二的工匠创新精神,还坐拥丰富的文化宝藏:“无论是包豪斯还是荷尔德林,亦或者甘蓝和瓷器生产,这些都足以勾起中国游客的兴趣。谁要是敢尝试推销这些地区或产品,必定受益不浅。”
(欧洲时报德国版实习记者萨姆沙编译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