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23年文旅行业十大事件

在技术创新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驱动下,新政策、新产品、新潮流、新机会也在不断涌现。文旅行业的全面升级和转型,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样化、智能化的文化旅游体验。

回首2023年的文旅圈,哪几个“大事件”让你最难忘?

十大事件之:淄博烧烤成功出圈

被烧烤吸引来的游客消费也刺激着淄博旅游收入的增长——仅3月份,淄博就接待了超过480万名外地游客,同比增长134%,旅游收入增长60%。

有媒体给淄博旅游收入算了一笔细账,以一个典型的外地游客来淄博玩两天的花费大约340元/人(含入住酒店150元、烧烤消费75元、早餐25元、打车费40元、其他杂项花销50元)为例,粗略估算,整个淄博3月份由外地游客带来的消费收入就超过了16亿元。

淄博烧烤成功出圈给当下激活消费、扩大内需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值得充分肯定,但赞誉不断的时候更需要一些冷静思考。

如果不能兼顾游客和市民的利益诉求,或长期让市民热情付出,就容易在“火热”中“失衡”,在一派繁荣中很可能就已经埋下衰败的种子。

十大事件之:旅游旺季供需失衡

“数万张门票45秒就空”“未来7天全部约满”“地接已沦为抢票机器”“根本约不上,疯狂刷”“掐着点约,也秒没”……

今年暑期,北京、上海、陕西、四川、江苏等地的博物馆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在内的多个博物馆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摄图网

闻风而动的,还有“黄牛”。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黄牛”已将博物馆的门票预约变成了“有偿”服务。

与参观博物馆一票难求的情况频上热搜的,还有今年五一、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国内多个旅游目的地城市经济型酒店房价普遍大涨。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上海、成都的如家、汉庭酒店全部涨价,日常300元/晚的大床房基本都涨到了700元甚至近千元;西安大唐芙蓉园附近的某经济型酒店,中秋国庆假期前最低的客房价格为257元/晚,而10月1日和10月2日入住最便宜的客房价格为813元/晚。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高大伦认为,在治标方面,博物馆可以采取延时限时并举,展陈设计做调整,特展、临展淡季开,办公空间再利用,同城联盟巧分流等措施略微缓解。在治本方面,上级管理部门和政府,一是要全面深入地调查分析研究,找出博物馆拥堵的根源,深挖潜力、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调整博物馆发展建设规划;二是要尽快扶持建设一批不同种类的博物馆,以适应不同需求的观众;三是要提高各博物馆整体的业务水平,努力建成藏品有特色、品级高、展览服务上档次的博物馆;四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营销时,可以将博物馆整体打包推介,给观众提供更多选择;五是引导兴趣、需求不同的参观者选择不同的博物馆。

对于经济型酒店房价瞄准五一、中秋国庆消费高峰期报复性上涨的行为,有酒店行业从业者表示,经济型酒店涨价的根源是需求过旺,报复性旅游带动价格上涨,是市场行为。酒店会遵循监管意见,明码标价,不会坐地起价,合法规范经营。但现实中,既没有硬性的指导价,也没有实质补贴,酒店只能对标竞品给出不相上下的新定价。当然,对于连锁酒店来说,能否让消费者体验到与价格相匹配的服务与品质,或许更值得思考。

十大事件之:地缘危机冲击国际旅游业

8月24日,日本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海洋,按照计划,首期每天将排放约460吨,之后逐渐增加排放量。

此次日本核污水排海后,不仅引发中国游客对海边游玩体验等直接或海水接触性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担忧,还引发了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担忧。

8月27日,微博上有媒体发布了“近期还会考虑去日本旅游吗”的调查,该调查有约1.7万人参与,其中88.23%的参与者都选择了“不会”。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随着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入海事件发酵,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团的咨询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出现了集中发生取消赴日游订单的现象。

以色列一直是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游客。然而,巴以冲突不仅给以色列的旅游业带来巨大损失,也对中东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让本地区的旅游业难以恢复和发展。

业内分析认为,如果说2020年至2022年对旅游业来说是天灾,那么日本核污水排放、巴以冲突这种地缘危机对旅游业来说则是人祸。

巴以冲突对国际旅行需求的影响,也给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一些启示和警示。例如,中国的旅游业需要加强对中东地区的形势分析和预警,及时调整旅游产品和计划,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安排应急转移和撤离,提供医疗和保险等。同时,中国的旅游业还需要加强对中国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了解中东地区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十大事件之:出境游基本全面放开

8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为中国出境游市场的全面恢复吹响了号角——至此出境团队游恢复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38个。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91亿人次。虽然还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出境游市场总体向好。

从旅行社的经营业绩上看,众信旅游(002707.SZ)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20.53亿元,同比增长647.46%;归母净利润约1413.27万元,同比增长110.72%。*ST凯撒(000796.SZ)前三季度虽然没有实现盈利,但其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公司营业总收入4.83亿元,同比上升69.25%,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上升9.08%。

尽管中国出境游市场全面恢复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我国出境游市场仍然受到航班资源、签证和当地旅游供应链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东南亚安全问题、日本核废水排放问题、巴以冲突等多个突发事件也给出境游带来了众多不确定性。

有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会是出境旅游市场的一个恢复期,出境游不会是报复性消费,而是反弹式恢复。

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预计,2023年出境游市场能达到2019年的60%-70%,更好的结果是能达到70%-80%。

另据了解,自9月以来,格鲁吉亚、泰国、安哥拉、突尼斯、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先后宣布对华实施免签政策。最新消息显示,新加坡也有望与中国实现三十天互免签证政策。

十大事件之:泰国出境游大起大落

曾几何时,每年前往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高达上千万,是泰国最大的客源国。但进入2023年,情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2月东南亚刚开放了团队游时,许多明星、网红都纷纷前往泰国打卡。但短短一个月后,泰国在网络上就被演绎成了一个等同于缅北、金三角的“罪恶之地”。

尽管泰国政府在3月21日出面辟谣,各方都出面做了解释,但这些辟谣和解释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力。加上“3月24日曼谷发生两起枪击案致4死2伤”“3月28日中国留学生在泰国遭绑架被勒索后撕票”等负面新闻的发生,很多中国游客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对去泰国旅游持观望态度。

以杭州为例,据媒体报道称,2月初,杭州出发泰国曼谷芭提雅线团费7000元上下,有些旅行社甚至打出了上万元高价;4月底,杭州出发泰国曼谷芭提雅线无人问津,旅行社价格腰斩至3000元;6月底,杭州出发泰国曼谷芭提雅线跌破2000元。

9月中旬,泰国决定对中国游客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2023年9月25月至2024年2月)。9月25日杭州出发卖3999元的曼谷芭提雅线路,国庆期间飙升到5599元。

就在不少旅行社认为这次免签政策让泰国游迎来真正的“春天”,然而,“10月3日曼谷市中心暹罗百丽宫购物中心枪击事件”“10月6日一名34岁的中国女性游客在泰国普吉岛的五星级酒店不幸坠亡”这两起突发事件,再次引发中国游客对泰国旅游安全的忧虑。

据杭州的一家旅行社负责人透露,十一假期过后,泰国曼谷芭提雅线跌破1000元仍无人问津。10月中旬后,该旅行社的泰国所有线路都停了。该负责人甚至判断,到今年年底,泰国游不再会有起色。

另据泰国政府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1-7月份,中国已经跌出泰国最大游客客源地;泰国国家旅游局此前曾预测2023年全年中国游客有望超过500万人次,但1月1日至11月23日,泰国仅接待了301万名中国游客。

十大事件之:“围墙挡景”引发热议

根据媒体报道,这些修建围墙的景区景点当中,多数都是自然风光为主的景点。在面对舆论质疑时,景区管理方或运营方多数回应称是出于安全考虑,有少部分则坦承“当地经济条件不好”,需要让旅游收益“反哺”村民。尽管事后部分景区开始了“拆墙”行动,但仍有不少景区景点保留了围墙。

但在很多人的理解里,“围墙挡景”无非就是防止游客不买门票“蹭风景”“占便宜”,网友更是将此戏称为“严禁偷窥大好河山”。

但实地探访过壶口瀑布景区的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表示,景区周边山体地质疏松、有落石危险,景区道路也较为狭窄,如果有游客下车停留,的确会有安全之虞。

张晓峰表示,现在网络上民众一边倒地去谴责景区“围墙挡景”的现象有可能是受到舆论影响,此事需要更加客观理性的判断。未来,如果遇到类似壶口瀑布景区的情况,景区或政府在建墙之前,要公开当地山体滑坡的情况及交通条件,然后召开听证会,向公众公布实际情况、调研情况。同时,通过拍视频、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征集意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化解问题和矛盾。

十大事件之:国际航线航班持续恢复

作为影响出境游恢复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航班运力,随着今年前三季度的发展以及2023/24年冬春航季的到来,国际客运航班得到了进一步的持续恢复。

据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在民航局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从2023/24年冬春航季的情况看,共有116家航空公司的每周6502班,共13004架次客运航班计划申请获得批复,涉及65个境外国家,航班计划量约为2019年冬春航季的70.7%。

飞常准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全国执行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累计33.8万班次,同比增长1488%,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半数左右。

从上市航司层面看,三大航持续增加国际航线航班供给。其中,中国国航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国际客运运力同比上升936.5%;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1545.4%。同期,中国东航以及南方航空国际客运运力亦有明显增长。

新航季国际及地区航班的提速恢复也让越来越多的航线恢复率追平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中国东航冬春航季荷兰、英国、德国航线恢复率达100%,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匈牙利、西班牙航线恢复率超100%,往返越南、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等亚洲国家的航班恢复率更高,分别达到182%、200%、233%。

中美航线的修复也为国际航线的复苏增加了新的亮点。截至10月底,国内航司每周执飞的中美往返客运航班已由年初的8对增至24对。根据美国交通部发布的新指令,自11月9日起,允许中方航司每周可执行最多35对中美直航航班。

中国民航局表示,下阶段,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外航空公司积极恢复国际客运航班,完善国际航线网络,为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和中外人员往来提供更好的保障。

十大事件之: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发布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广泛的社会实践所证实。交通对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则更加不言而喻。

10月份,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铁集团联合对外公布了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含10个十佳案例、36个典型案例)。

从类别上来看,46个案例(含十佳和典型)共分为12个类别,每个类别的案例数量不一。

其中,综合旅游公路、乡村旅游公路各有7个案例,干线旅游公路、公路旅游产品、拓展旅游服务功能的交通设施各有5个案例,公路旅游产品、干线旅游公路、航空旅游产品、水路旅游产品各有4个案例,主题邮局有3个案例,交旅融合服务平台、交通文化旅游产品各有一个案例。

从整体上看,交旅融合已经进入3.0发展阶段,形成了多元业态的融合、多类型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特色服务设施的出圈,以及预约预订的在线化、便捷化,其显著的特色与亮点,一是串珠成链”,交旅融合带来多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游在路上”,交旅融合带来新产品新业态;三是“特色服务”,交旅融合设施正在成为网红。

尽管3.0时代的交旅融合发展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交旅融合的持续稳定发展仍面临一些需要应对和解决的问题,其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在运营管理上。

例如,在运营管理上,区域性交旅融合的发展最好有一个龙头企业来主导,以便协调线路沿线的资源和产品供给,同时监督和保障产品和服务供应质量。此外,交旅融合的发展还需要建立共建共享的机制,只有各运营主体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业融合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系主任、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然认为,交旅融合主要能够培育带动交通、旅游、运动、健身、文化、教育、休闲农业、餐饮、酒店、物流等产业发展。交旅融合发展,能有效衍生新的市场需求,推进交旅新业态发展,激发产业活力,促进交通和旅游功能完善及产业转型升级,对区域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十大事件之:多家旅游央企股价大跌

2023年以来,国内多家大型旅游央企在股价方面遭遇滑铁卢。

其中,华侨城A(000069.SZ)自2022年12月1日触及6.13元阶段高点后,股价持续下挫。尤其是2023年8月以来,华侨城A的股价更是坐滑梯式下跌,年内跌幅达31.73%。

截至2023年12月7日收盘,华侨城A的市值已缩水超228亿元(人民币,下同)。有股民在股吧发帖表示,公司经营、业绩、股价方面都太让股民失望。

另外一家大型央企中国中免(601888.SH)的股价同样是“跌跌不休”。继2023年10月13日股价跌破百元后,12月7日中国中免收盘价为82.88元,总市值为1715亿元,创下2023年以来股价和市值历史新低。

如果仅看2023年,截至12月7日收盘,中国中免的股价已经创下了年内“三个最”:一是,年内中国中免股价累计跌幅约为61.7%,创下其上市以来的最大年跌幅;二是,如果以2022年末的总市值为标准,2023年以来中国中免的累计跌幅,是所有千亿市值巨头中最大的;三是,2023年以来中国中免市值蒸发2754.36亿元,成为年内A股市值蒸发最多个股。

旅游投资资深人士丁重阳表示,华侨城A的商业模式是“旅游+地产”,从整体上看,公司在文旅产品方面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公司股价下跌主要受地产业务拖累。中国中免目前的市值表现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叠加影响,一是出境游放开后,高端消费集中到中国中免的行为是不可持续的;二是今年消费者对整体的消费预期有所下降;三是免税牌照的市场化和放开,对中国中免的优势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如果说此前中国中免的市值是泡沫较大的一种表现,那么现在则是逐步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市值。

十大事件之:“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

11月4日,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全船内外全部完工!这一幕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五大邮轮制造国。

爱达.魔都号邮轮在今年6月下水,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型宽37.2米,全船共有20层甲板,拥有2826间舱室,其中房舱2125间,可载客5246位。该船在今年9月完成了首次试航,船舶航行状况良好。

9月份,“爱达·魔都号”的运营商爱达邮轮有限公司宣布该船将在2024年元旦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启商业首航,首航路线为上海-济州-长崎-福冈-上海,共7天6晚,单客价4930元起。未来,“爱达·魔都号”还将部署中国至东南亚国家的邮轮航线,并适时推出“海上丝绸之路”等中长航线。

另据了解,自2023年3月份交通运输部印发《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以来,上海积极推动国际邮轮复航试点,邮轮经济整体呈现加速回暖、后劲趋强的良好势头。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MSC地中海邮轮宣布2024年回归上海开启母港运营,目前销售情况良好。

皇家加勒比集团负责中国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刘淄楠表示,皇家加勒比集团将配合政府部门,携手港口、交通、旅游、供应链服务业等商业合作伙伴,为再创中国邮轮发展的下一个黄金期积极努力。

纵观全球,邮轮已从“交通工具”转变为“海上度假村”,作为邮轮市场全球第二大国,它更承载了亿万中国旅客对休闲中看世界的向往。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吕友清预计,自2026年起,中国邮轮旅游将进入第二个黄金发展期。另据《邮轮对中国的经济贡献》预测,到2035年邮轮对中国经济贡献值有望达到5500亿元人民币。

尽管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邮轮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邮轮旅游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年表示,在航线开发方面,国内的沿海邮轮港口之间缺乏合作联动,尚未实现邮轮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东北亚国际航线则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从产业发展来看,邮轮的运营管理仍以外国团队为主,中国邮轮的本土化发展道路还比较漫长。

复苏,是2023年文旅行业的的大方向、总逻辑。但复苏不是为了让数据恢复到过去,更重要的是提升品质、迈向未来。回望2023年,文旅行业还有哪些“大事件”让你印象深刻,心中有着哪些感慨?对于2024年的文旅行业,你又有着怎样的期待?欢迎在后台留言。(品橙旅游Jack)

参考资料:

1.博物馆拥堵,怎么治?光明日报

2.“围墙挡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央视新闻

3.近日已破千元2023年魔幻的泰国出境游市场将往何方潮新闻客户端

THE END
1.半彤中外对话丨·东西问“ChinaTravel”何以成为国际热词?万人次:旅游在促进中外交流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客增长也在推动国际旅游业回暖,一方面、在了解他国历史、据。跨境旅游市场和游客发生了哪些变化,上海国际旅游形象公益推广人,景点预约、用户习惯等相契合、伽马。 游客数量自然随之上升,不仅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近日,同比增长、二级教授、72/144受访...https://bbs.9you.com/forum-113-2.html?id=wap674195
2.出境旅游首破亿旅游频道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11月,中国公民当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张吉林表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自1998年的843万人次,到2014年破亿,增长10.8倍,既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http://www.xinhuanet.com/travel/2.htm
3.新闻资讯中心世界游网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无搜索,知百事"的电子新闻平台。 免费订阅 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 立即订阅 ...http://news.lvyou168.cn/
4.旅游频道旅游新闻新浪网最大的旅游新闻游记分发平台新浪网旅游频道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新浪旅游整合门户与微博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和社交化的出行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全面的营销解决方案。https://travel.sina.com.cn/
5.春节出境游市场火热“新马泰”成为热门目的地“‘新马泰’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热门的出境游目的地,免签消息公布后,机票+目的地跟团或半自由行等个性、灵活的旅游产品需求增长显著,今年春节期间旅游订单更是增长明显,订单量持续走高。”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蚌埠营业部总经理张宏介绍。 今年春节大家都去哪儿?据我市各家旅行社不完全统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http://ah.anhuinews.com/bb/ms/msxw/202402/t20240220_7379193.html
1.海外网评:中外游客“双向奔赴”彰显开放活力随着端午节与暑期日益临近,多家中国在线旅游平台的预订数据显示,出境游产品的预订热度正不断攀升。当前,中国已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中国游客加速“走出去”的同时,入境游客来华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为世界旅游市场注入信心力量和发展动能。 作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14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http://news.cnr.cn/native/gd/20240606/t20240606_526731741.shtml
2....流量密码”,外国人与中国的“双向奔赴”时政新闻走在中国的热门旅游景点和城市街头,记者发现,外国游客随处可见,各大城市的旅游景点人头攒动,外国游客拍照留念,体验中国文化,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感慨:“仿佛自己才是外国人”。 据了解,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重庆、新疆、西藏,成为老外中国游的热门地。从长城的雄伟壮观到江南水乡的柔美细腻,从繁华都市的摩登...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2407/t20240702_14432240.htm
3.这份出境旅游金融服务攻略请收好西安新闻网近日,随着第三批出境团队游国家名单的公布,出境游市场热度持续飙升。 但对于很多计划出境旅游的市民来说,往往在办签证这一环节就开始碰壁了,境外消费更是需要提前做好功课。那么,如何通过金融机构快速办理签证?兑换外币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境外消费如何支付最划算?哪些问题较为多发?如何防范和避免? https://www.xiancn.com/xzt/content/2023-08/30/content_6774231.htm
4.五一假期收官:县城旅游爆火,日本成出境游最大赢家界面新闻今年4月底,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34年来新低,这也使得日本成为五一出境游“最靓的崽”。民宿平台Airbnb的数据显示,日本是今年春季热门搜索目的地的榜首。 游客暴增带动航线加速恢复。界面新闻从东航获悉,五一假期吸引广大旅客出境旅游,东航新增及恢复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当中就包括上海浦东-东京羽田、上海浦东-大阪、上海...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135071.html
5.出境团队游国家增至138个!出境游产品瞬时搜索暴涨,国庆出发时段最...美团文旅研究院院长路梦西表示,综合美团平台上境外旅游产品的预订和浏览热度,消费者出境游意愿持续上升。政策的发布,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充分发挥出境游的溢出效应,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信心。 上游新闻记者 涂源 编辑:夏洪玲 责编:陈晶晶 审核:廖异 ...https://www.cqcb.com/gongsifengxiangbiao/2023-08-10/5342093.html
6.冬季出入境游火爆,春节赴北欧等热门线路旅游产品半个月前已售罄在线旅游平台Booking.com(中文名:缤客)中国区市场支持部总经理陆伟锋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透露,目前平台上中国市场预订的整体情况还未恢复至2019年全年水平,但是比整体航班的恢复速度要快;与此同时,中国人出境的恢复速度也比航班的恢复速度要快一些。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795852
7.“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港澳地区外国...本场发布会是“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一场,我们聚焦国家移民管理局昨天最新公布实施的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海南144小时免签政策。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该免签政策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海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甄志刚先生,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厂党组成员、副厅长、新...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zmgxwfb/202407/227be10170754edc9fc77c1436fbd352.shtml
8.暖新闻丨出境游遇洪水,挖掘机接旅客过界河平安回国天山网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王娜报道)6月13日下午,位于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红山嘴口岸,山西游客王先生从这里入境回国打算畅游阿勒泰,没想到被大水阻断了行进的路。关键时刻,新疆边检民警协调了挖掘机将其平安接回。 图为救援现场。史展维拍摄制作 据了解,王先生于6月初乘飞机前往蒙古国旅游,在旅途中看了迷你剧《我的阿...https://www.ts.cn/xwzx/shxw/202406/t20240613_219337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