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月15日电(刘丰)今日上午,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补选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经选举,于伟国当选为新一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于伟国简历】
于伟国,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文登人,1975年12月入党,1973年1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
1973.01江苏省太仓长江化工厂工人
1973.07江苏省太仓布厂干部,厂党支部副书记
1977.07江苏省太仓县城厢镇团委书记
1979.09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学习
1983.07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干部
1985.12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副处级调研员,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副处级调研员
1987.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生平研究小组副组长
1991.05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正处级、副厅级秘书
1995.08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市长助理(挂职)
1997.12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市长助理、党组成员
1999.04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1999.11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2000.05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2001.08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2002.05中共厦门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市行政学院院长,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2005.01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厅级)
2006.08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
2006.11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9.06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2.01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
2013.04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
2013.05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
2014.05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陆军预备役高炮师第一政委
2015.11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代省长
(新华网)
福建32年来就职年龄最大的省长
官方简历显示,于伟国是山东文登人,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中央书记处工作,曾担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级干部、正厅级巡视员等职。
1995年,于伟国离开中央机关,“空降”厦门挂职市长助理一职。此后,于伟国便一直在福建工作,先后任厦门市副市长,厦门市委常委、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厦门市委副书记,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并于2006年11月升任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9年6月,于伟国回到了厦门,担任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2013年,在主政厦门四年之后,于伟国再次告别这座海滨城市,接替上调中央的陈文清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一职。
去年11月底,在苏树林落马近两个月后,福建省省长一职确定由在福建工作了20年的省委副书记于伟国代理。这一年,于伟国刚好60岁(1955.10)。
经历九年共三个副省级岗位的历练后,于伟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第11任省长。除了1979年底以62岁就任的马兴元(1983年卸任),此后九任福建省长的就职年龄都不超过60岁。因此,于伟国是福建32年来就职年龄最大的省长。
名校生的从政经历
从于伟国的简历中不难发现,他出身名校,一毕业即进入中央级研究机构,“空降”地方之初先从党务工作起步,后“转行”抓经济工作和社会管理,并主政经济大市,接着又在接近退休年龄由省委副书记再进一步。
事实上,于伟国的成长过程,与中央培养高级干部的一贯思路分不开。改革开放后,干部“空降”开始规范化和常态化。1990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2006年又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干部交流”走向制度化。干部交流包括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地区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交流。2009年出台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也明确了对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的基层经验要求,此后,拥有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被视作干部提拔的必备因素。
与他有着相同经历的还包括江苏省代省长石泰峰。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方“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后,两人为政更接地气。于伟国在厦门参加植树活动时,要求多种植本市市花——三角梅,他说:“不去人为地种植名贵的树种,这样会花很多老百姓的钱,性价比还是不合算的,绿化也要节约,让有限的钱发挥最大的生态效应”。他还说,退休后打算申请做绿化义工,专门搞绿化,倡导市民把城市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接力下去。
对于“沉下去”,于伟国曾说,现在有一些“应付”式的干部,对情况不明不白、看问题不深不透、做事情不痛不痒,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你“应付”工作、“应付”组织、“应付”群众,那么组织上就只好先“对不起”你。作为“沉下去”的典型干部,这样的工作作风成为了于伟国的从政准则。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石泰峰、于伟国曾主政过的苏州、厦门两市,均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盛产之地。于伟国的前任何立峰,现为正部级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于伟国的搭档刘赐贵,现任海南省长。这两地经济发达,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央将两人派到这样的地方主政,也是对他们的精心培养。
于伟国扎根福建20年的那些事儿
从1995年至今,于伟国在福建任职20年,经历六任省委书记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卢展工、孙春兰、尤权,六任省长陈明义、贺国强、习近平、卢展工、黄小晶、苏树林。于伟国在福建20年从政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厦门任职前后14年,二是前后担任组织部门领导8年。
>>>>不搞“一言堂”身边秘书不会特殊照顾
然而,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几任秘书,却没有得到特殊照顾。在许多人眼里,这些秘书后来安排的工作都很一般。
>>>>自己修改新闻稿“很讲政治”
在于伟国多次接受在线访谈,不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谈论的话题相当广泛。知情人士透露,于伟国本人很重视宣传,很注重与媒体处理好关系,也很关心媒体人士。“很多重要的报道他都要亲自过目,并且自己动手修改新闻稿”。
于伟国多次强调,做得好的工作,要自己总结归纳,不要等着被发现。在做好本地工作的同时,他又获得“很讲政治”的评价,一直注重跟中央、省里保持一致,把握好许多工作的程序、节奏和细节。
>>>>很多台商对他印象不错
于伟国主政厦门时,非常注重按照一份上世纪80年代出炉的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远景战略,来推动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思路。
这份战略,即是习近平当年领衔制定的全国经济特区中第一部发展规划。于伟国主政厦门后,岛外发展加快,建起数座新城,缓解了厦门岛内狭小、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
于伟国主政厦门前后,厦门的台商圈越来越成规模。于伟国很支持台商,其任内简化了出入境管理,给台商及子女准市民待遇,如入学等老大难问题都很好地解决了。“很多台商对他印象不错,认为厦门更适合台商投资的人多了。”
>>>>与网友积极互动,听取不同意见
当地媒体还曾刊发市民给于伟国的公开信,希望他重视并解决筼筜湖污染问题。公开信刊发后,市委市政府随即行动,如今的筼筜湖已成厦门当地人最爱晒朋友圈的一大景致。
多家农商银行股东“淘宝”卖股权来股驿台其实更方便
空壳公司估值8亿?范冰冰闪电设公司A股拣钱?
2016年1月26日福州电视台综合频道采访万隆庄董事长卓先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