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高三快要开学的时候,都会有不少北京户籍的外地高中生开始为自己将来的高考而忙碌,为寻找高三的落脚之地而奔波。据新东方铭师堂学校校长马永刚介绍,现在每年这样的高中生回京参加高考的人数大约在2000-2500名。而人大附中网校校长王金战告诉记者,这些高中生主要是三种情形:第一种,本身户口就在北京的学生,从小在北京上学,后来由于中考失利,考的高中学校不理想,于是去外地借读。他们有的是把学籍放在北京的这所被录取的不太理想的高中。那么对这类学生来说,他们学籍在北京,需要回京参加高中会考。第二种,也是从小户口就在北京,并在京上学,中考失利以后,赴外地上高中,且将学籍转到外地,这类学生就在外地参加高中会考。第一种和第二种学生,目前有很多在河北、山东等地的重点高中就读。第三种,从小一直在外地上学,只是有北京户口后,来北京参加高考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籍也大多在外地,大多在外地参加会考。
高考报名不受学籍限制
多重因素促使京籍生提前回京
对于在外地上学的北京户籍学生来说,如果要回京参加高考,势必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准备。虽然有的学生在外地的重点高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还是有几个因素促使他们不得不提前回京熟悉情形。据北京新干线学校校长冯建介绍,目前北京高考是独立命题,因此试卷难度、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命题思路等都和外地的高考有一定的不同,因此,在外地学习的学生必须要回京学习半年到一年才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不同。而人大附中网校校长王金战告诉记者,对于北京户籍的外地生来说,大部分提前回京的学生,是为了参加北京的一模、二模考试,以便了解自己的排名情况,这样在高考报名的时候就可以作为重要参考。此外,北京的高考氛围、生活和学习环境,也会对考生的临场发挥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提前适应还是有必要的。而冯建还认为,去年北京市开始实施的高一新课改,具有很强烈的地方特色,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个虽然并没改变高考的总体要求、标准,但是很多考生认为这个对将来的北京市高考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