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年开始,在爱狗人士的运作下,中国的城市开始逐步放开养狗,导致了现在的狗患乱象
我们看到,当年开放养狗,后来又进一步开放,都是爱狗人士在背后运作。
当时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反对养狗的,政协几乎全部反对,人大也基本是一半对一半的意见,争议非常大。
支持养狗的,都是一些“知识分子”,“学者”,资深媒体人“。
为什么当年允许养狗的法规,能够强行通过?
居然还有爱狗人士称,狗证收费太高了,我们不知道这费用哪去了。把这些钱给我们一些,肯定比现在管得好
现在开放养狗这么多年了,狗患不但没有管好,反而愈演愈烈。
人民群众面对狗患,毫无救济渠道。有些人不得已选择了自救,导致异烟肼风靡一时。
爱狗人士必须为每年死在狂犬病下的冤魂负责!
管理是需要成本的。放开养狗,导致狗患遍地,再试图管狗,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还不好。
治理狗患对有关部门来说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只要你一处理,就有所谓“爱狗团体”蹦出来,在网上或在现实里闹事。经过这些人的努力,全社会都被绑架了。
其实从媒体广泛使用“流浪狗”的一刻起,(对宠物无感的那一部分)人类就已经输了。年龄稍大点的人回忆一下就知道,小时候从来没听说过流浪狗一说,到处乱跑的狗一律叫野狗。后来人狗冲突屡见报端,规范用语也更多称为“无主犬只”或“无主动物”。说实在的,十几年前第一次见到“流浪狗”称谓的时候,我是觉得很别扭的.
野狗和流浪狗的根本区别是:野狗的同类是野花、野草,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而它也并非保护动物,所以只要不破坏生态就可以随意处置。而流浪狗的对应词是流浪汉、流浪儿,是社会的一部分;扶助流浪成员是社会所有人的义务,也是政府的责任,其成本由全体社会成员承担。也就是说,某些人想让大家为狗买单——而搞笑的是,这些狗大多是爱狗人士丢弃的。
主要是西方宣传极端爱狗思想,一些爱狗的慕洋犬就坐不住了开始在网络上宣传.
以前的城市里是不允许养狗的,四邻的孩子们自由自在玩耍,大人各忙各的。你看看现在的城市里,那狗屎狗尿,还有狗会扑咬人。孩子根本不敢玩耍,因为小区是狗的天堂,狗霸占了所有的空间,狗和孩子抢地盘,狗随时都会扑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