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万别拿太难的材料上手,书虫系列图书,《流行美语MP3》(绝对傻瓜)都很好。
2.千万别立志每天学英语A小时,B年后学会C个单词,D个月看完E本书……肯定坚持不到Z。
一定不要立大志,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反正我立志很多次,都泡汤了;现在的外语反而是在无意中积累的。
心法篇
所谓心法,就是一个人做某事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如果偏让你给人当翻译(我当年就是这样啊),站在台上心里想的是什么?当然不是他在说什么(语言本身),而是他想说什么(他的目的,观点,领域,知识……),基于这一点来看下面几点。
1.要多学业务,充分理解正在做的事情本身。自己不熟悉的业务,别人用中文说出来咱也很难懂。
2.少想语法,如果是听,要尝试把他的想法从英文里边听出来(而不是在脑子里翻译成中文,然后从中文里边听出来,人的脑子没这么快的,但本能却偏偏让人这样做);如果是说中文(比如翻译时),不要想把他的话用中文说出来,而是把他的想法用中文说出来;如果是说英文,不要把想法变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而是要直接用英文组织想法。
很多人英语很好却不能做翻译,就是这三条做的不对。
学习篇
1.要“学英语”而不是“说英语”,听老外说话很“洋”,就要学那种洋劲儿,当作模仿秀学,连肢体语言和口气都学,不要自己加工。多数人学狗叫、鸡叫,都比学老外说话学得像,就是因为我们听懂老外说的内容了,所以就用自己的语气/口音给人家加工了。Specific“特定的”我老听成pacific“平静的”(S怎么也听不出来),后来怒了我也这么念,人家老外听得可懂了。
2.要无条件地接受外语,而不是总是尝试分析这句话语法是什么,重音在那里,什么时候用好……凡是小孩学说话的时候没用的技术手段,都不要用。
发音篇
这个比较麻烦,因为多数人都没机会说,不过下面几个还是很有帮助的。
1.多听。人会不自觉得学习周围的人,比如我的普通话有南方口音(因为在南方大学学的),英语曾有“很绅士的”法国口音(一个澳大利亚老外指出的,因为以前有个老板是法国人,他在上海我在北京真正一起工作不足1个月就学来了),大家多数都没学过东北话但是都能随口学两句赵本山。所以,随手放个外国广播台,不用仔细听权当背景音乐,都能一点点矫正口音。
2.学而不是说,就是学习篇的1。刚开始还磨不开呢,因为上学一直是一口地道的Chenglish。
3.中文有口音,英文必有口音。所以矫正口音先从中文做起。
外文片推荐BBC系列/外国动画片(比如功夫熊猫)之类,语法简单,没那么多厘语典故;外文游戏推荐战棋类和RPG(文明/龙腾世纪词汇量都很大)。
极限篇
我的英语到底能学多好?答案就是:和你的汉语一样好(或者一样差)。这个是老罗英语的罗老师的话,深表赞同。所以:
1.如果说汉语就吞吞吐吐,首先要尝试先把汉语改善了。
2.如果本来说汉语就不快,就别羡慕说外语很快的人了,要按自己的速度说外语。
3.如果本来汉语就很口齿伶俐,那你不学外语白瞎了这块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