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举措,涉及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举措。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发布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2024年要抓好八个方面重点任务
1月23日至24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确定2024年要抓好的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二是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大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力度。五是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六是加强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七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八是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发布,推动中试绿色化
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据介绍,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该意见提出要推动中试绿色化,将中试与工业绿色低碳安全同步推进,加快中试绿色转型,推广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本质安全可靠的新模式。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安全中试线,推进绿色技术软件化封装,开展中试资源能源和污染物全过程动态监测、精准控制和优化管理,提升中试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据悉,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首部快递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1月25日,有媒体自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获悉,《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实施。这是关于快递包装的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递包装,设定了快递包装的安全底线和红线要求。
标准与评价
联合资信发布两份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1月23日,中国信用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发布“2023年煤炭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报告认为,煤炭行业上市公司ESG风险偏高,一方面因为煤炭行业是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另一方面因为煤炭企业信息披露情况较差。该报告指出,目前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整体披露率约30%,“在碳排放、水污染、综合能耗方面的数据披露率更低”。
研究与洞察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相比国外头部钢铁企业,整体上我国钢铁企业的ESG实践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月22日,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国外头部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对比分析——理念和报告篇》,通过对比分析五家国外头部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框架、ESG报告(含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和主要内容,总结出以下可借鉴经验:
●综合参考多个国际主流编制标准。综合参考多个编制标准,有利于扩展企业ESG实践的覆盖面,增强企业报告的可比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向ESG领域一流企业看齐。
实践案例
香港推出“ESG一站通”平台,助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1月22日,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牵头建立的“ESG一站通”平台在香港启动。该平台旨在配合国家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双碳”目标,全方位支持香港中小企业数字转型和实践ESG策略,迈向可持续发展。活动现场还举办了以“引领可持续发展:部署ESG策略2024”为题的论坛,来自房地产业、电力供应商、建造业和纺织业等行业的业界代表,探讨了各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投资ESG为企业创造的长期价值和优势。
寻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方案”
1月25日,主题为“节能降碳、数字赋能”的第二届上海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赛上海市节能协会专场赛举行。此次专场赛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并面向社会寻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方案”,上海蚕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旗浪海洋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等来自不同领域的20多家企业携各自的绿色低碳技术和解决方案亮相。
声音与观点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施东辉:“设计‘叫好又叫座’的ESG评级体系”
“ESG评级在ESG生态体系中处于枢纽的位置”,但是在具体的评级实践中,“目前中国的ESG评价体系相对不规范”。施东辉认为,“本土化的ESG评级体系要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特点及政策环境”。
大象绿金何沛东:“现有的ESG评级体系表现得还不够成熟,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德球:“ESG是企业的世界通用语言”
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讲好ESG故事需要平衡专业化和大众化”
中汽碳数字碳管理咨询室主任赵明楠:“传统ESG通用的指标体系依然存在一些无法匹配汽车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传统ESG指标往往难以与行业技术的迭代和进步相匹配”,赵明楠指出,传统ESG指标体系在汽车行业遇到很多“水土不服”的尴尬,“所以汽车行业有必要在专属ESG体系中构建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迭代的ESG指标。”(据《中国汽车报》)
——————
ESG公告牌
本期编辑:赵明鑫实习生:梁惠棉夏子雅
项目统筹:赵明鑫
责任编辑:李庆
收录周期:2024年1月22日至2024年1月28日
投稿联络:liqing@gongyishibao.com(欢迎邮件联系,加入《公益时报》ESG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