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为何称“楚”,甲骨文揭开秘密,难怪楚国被称为楚国

这一段话大意是鬻熊的妻子妣厉,在生熊丽时难产,剖腹产之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楚”(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

楚字(见下图)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本义是指丛林中的一种落叶小灌木。自古以来,楚国有楚、荆、楚荆、荆楚之称,那么荆与楚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古今学者对荆与楚的解读基本一致,《说文解字·艸(cǎo)部》中说“荆,楚木也”,《春秋经》中说“荆,楚,一木二名”,《周礼》中说“楚即荆”,送到大儒朱熹集传中说“楚,木名,荆属”,近代甲骨文专家徐中舒解读荆字时说“因用树枝耕,故得训为楚木”等等。

由于荆字始于西周金文,甲骨文中没有荆字,因此应该是商末或周初时楚字升级为国号之后,另造了一个荆字代表这种植物。总之,荆与楚本义都指木,是同一种植物的两种称呼,在鬻熊之前早已存在。

甲骨文中,涉及“楚”的卜辞有多条,其意思明显既不代表某种树木,也不代表后来的楚国,而是另有所指。

卜辞记载:“于楚又(有)雨。”这是商王祈雨仪式的记载,但商王可能为千里之外的楚国祈雨吗?

卜辞还记载商王田猎来到了“楚”,殷墟在河南安阳,后来的楚国在湖北,两者相距甚远,商王到后世的楚地打猎,怎么看都有违常理。

因此,甲骨文中的“楚”不可能与楚国有关。既然如此,商朝甲骨文中的“楚”代表什么含义呢?其实,传世文献早有记载,颠覆了传统认知。

《竹书纪年》记载:成汤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有洛是洛水之滨的方国,成汤征讨有洛之后,又征服了荆国。荆与楚相通,因此这里又可以说是楚国。周初楚国在湖北一带,与有洛数千里之遥,成汤不可能征讨有洛之后又去征讨荆国。《竹书纪年》还记载: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鬼方大致位于山西附近的方国,与西周楚国相距更是遥远,武丁伐完鬼方再伐的荆国,不可能是西周楚地。

除此之外,《括地志》中说“终南山,一曰桔山,一曰楚山”,《战国策》中说“昔王季历(周文王之父)葬于楚山之尾”,《吴太伯世家》中说“太伯之奔荆蛮”后建立了吴国等。根据文献记载,在陕西、河南西、湖北西北、江苏江南之间,存在很多以荆楚命名的地名与山名。

显然,商朝时期的“楚”,已经逐渐从某种植物,引申为某种地貌特征的泛称,即荆棘楚木茂盛之地,皆可称之为“楚”或“荆”。荆蛮或楚蛮,是指居于荆楚丛林中的部落,其含义相当于生活在城镇中的泛指“市民”,生活在农村的泛指“村民”。

通过文献可知,在西起渭水中游、东至长江下游、北达山东平原、南至淮河流域的广大区域之内,都有荆楚茂盛之地,被古人称之为荆或楚。毫无疑问,如果将甲骨文与文献中的“荆或楚”都视为芈姓熊氏部落,那么上古楚国势力范围就太梦幻了,实际上芈姓熊氏部落只是居于荆楚之地的部落其中之一,也即“楚人”一员。

商朝末年,通过姜子牙的计谋,周国“三分天下有其二”,很多方国或部落臣服于周文王,其中包括楚人鬻熊。

周原甲骨文记载:“楚伯迄今秋来西王其侧”,“曰:今秋楚子来告父後哉”。这两片甲骨文记载的是同一件事的始末,大意是楚人部落族长鬻熊拜见周文王,周文王给予隆重接待,鬻熊以养子身份向养父感谢接纳恩泽,这就印证了与《楚世家》上“鬻熊子事文王”的记载。

需要注意的是,周人先称鬻熊为“楚伯”,后称之为“楚子”,周人为何这么称呼?其实,按照“以居为氏”的习惯,周人称呼来自楚地的鬻熊为“楚伯”,这符合当时的传统。

周朝建立之后,由于鬻熊之前被称为“楚伯”,因此周成王延续传统,“封熊绎(熊丽之孙)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这时荆楚泛称的地名逐渐演化为芈姓熊氏国家的专称。《鲁周公世家》中称“周公奔楚”,这里的“楚”无疑不是地名泛称,而是指周公旦曾经去过的楚国。

可见,鬻熊见文王是荆楚由地名泛称向专称国名演化的开始标志,周成王分封是真正的实现阶段,之后“楚”就成了芈姓熊氏国家的专称。

按照清华简《楚居》说法,楚国之楚的来历,是因为鬻熊之妻妣厉难产,后人纪念妣厉而以楚为国名。但通过甲骨文与文献记载来看,在妣厉难产之前,鬻熊部落本来就是楚蛮一员,本就被人称之为楚人,所以周原甲骨文上才会尊称鬻熊为“楚伯”,之后周成王才会将熊绎封于楚蛮。由此可见,楚国之楚源于纪念妣厉之说实难成立。

THE END
1.战国的大变革(楚国篇)江东的富庶丝毫不亚于巴蜀,但楚国在贵族势力的排外性中,拒绝了一切能够使楚国变革强大的机会。这令楚国强大起来的优势,最终导致了楚国的悲剧。https://www.meipian.cn/3e9bppin
2.《楚国八百年》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简介:大型高清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将第一次完整、系统地讲述楚国8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其奇谲瑰丽的文物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以其盛衰荣枯的历程揭示历史背后值得深思的规律,以史为鉴,启发观众从历史的玄机中找到发展的智慧。 立即观看 剧集列表 分集剧情 ...https://tv.cctv.com/2014/02/21/VIDA1392979550939585.shtml
3.楚国八百年兴亡史中国国家地理网自西周初年熊绎受封为诸侯,至战国末年亡于秦军,楚国走过了八百年的历程。从传说中的炎帝之后,到筚路蓝缕的创业生涯,再到崛起成长为春秋称霸的江汉大国,终至盛极而衰、步步沦丧。《史记·楚世家》《竹书纪年》《左传》等文献,以及新发现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简《楚居》,让我们得以知晓,这个创造了瑰丽浪漫文化的国度,...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6368b7c05945d08.htm
1.湖南湖北,到底谁才是楚人?国家人文历史官网春秋时期楚国简图。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到了秦汉更迭的时代,出身泗水郡(后称沛郡,辖境在今天江苏与安徽北部)的两位楚人——刘邦与项羽,在大秦的残躯上逐鹿天下,其中作为楚将后裔的项羽更是建立著名的西楚之国,囊括了砀、东、陈、薛、泗川(水)、琅琊、东海等九郡之地,其统治核心便是在今天江苏、安徽两省长...https://www.gjrwls.com/geography/20241120/1043891825770758144.html
2.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国,不是楚王无能,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中,楚国的灭亡令人深感惋惜。楚国从一个方圆不足五十里的蕞尔小国,逐步发展成为称霸中原的泱泱大国,其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有机会改写命运,却最终走向覆灭,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深入探究。 周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他进一步推行父亲的政策,开创了 “成康之治”,周朝繁荣昌盛。周成...https://m.163.com/dy/article/JH9QUGM3055293U7.html
3.淅川史话之三:丹阳故城,沉没在丹江湖下的楚国风云楚国虽然有了子爵的封号,但是,熊绎这个诸侯当得一点也不顺心。《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喉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周成王分给其他4位诸侯以珍宝之器(镇国之宝),而单单没有熊绎的份儿,不仅如此,楚国还需要每年向周天子进贡:“贡包茅以缩酒,桃弧棘矢以事王事”。这...https://www.xichuan.gov.cn/xcxlcz/zwdt12/content_37037
4.楚国楚国,汉朝时期的封国,在两汉历史上共存在220年。 西汉时,刘邦徙故齐王韩信封为楚王,第二年即被废。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异母弟刘交为楚王。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年),楚王刘延寿畏罪自杀,楚国被除为彭城郡。 甘露三年(前51年),刘嚣被封为楚王。王莽时废除。 https://baike.sogou.com/v177626115.htm
5.楚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楚国在春秋和战时时期的领土都不一样,到底楚国的发源地是在哪里?三国时期距离如今也有了很大变化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楚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 古代楚国在陕西 楚国始封地在今陕西西南部,汉水的支流丹水上游地区。西周中期,在周王的军事压力下,楚国沿丹水迁徙至今湖北境内。西周后期至两周...https://www.ruiwen.com/ziliao/kepu/4100215.html
6.楚国(先秦诸侯国)秦汉之际的西楚国 后楚(秦末割据政权) 汉朝封国政区 收起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1]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1]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426/17/54300615_831649501.shtml
7.带甲百万的楚国为何不敌秦国?吴起要背锅编者按:作为一个开国时地位不高,但是在春秋时期称霸南方,并且在战国七雄中一度方圆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大国,不少两湖的网友为楚国感到可惜,觉得楚国这么强却没有统一七国。为何楚国最终没有完整统一中国的任务,其中一个原因是认为楚国国力聚集性差,封君太多导致楚国无法完成统一。《韩非子·和氏》对此评价是:“大臣太重...https://mil.ifeng.com/c/8KGgEQfV9fQ
8.楚国八百年(豆瓣)楚国八百年(2014) 导演:张晓敏 类型:纪录片 官方网站:jishi.cntv.cn/special/djsb/cgbbn/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首播:2014-02-24(中国大陆) 集数:8 单集片长:45分钟 又名:楚国800年 / The Rise & Fall of the State of Chu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0388261
9.春秋时代,楚国竟然凭一己之力吞并了51个诸侯国?春秋时代到底有多少个诸侯国?这个问题至今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以当时称霸南方的楚国来说,传世文献记载中仅春秋之世被楚国吞并的诸侯国就有51个!然而,失败者的名字,除学界专家外鲜有人能记得。这也是《左传》中大多数诸侯国命运的写照:在乱世中苦苦挣扎,艰难地维持社稷的存续。但终究难逃为强邻吞并的结局。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3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