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奥娜凯琳】中国人常说未踏入社会的学生仿佛生活在象牙塔里,这种说法对德国中学生却不适用,他们早早就会被学校“赶出去”,参与社会实践或实习,到社会大熔炉里锻炼。打工有助于提高孩子社交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必须和主管、同事、客户或陌生人打交道。
所有中学生必须参加
不管上职业中学,还是普通中学,德国所有中学生都必须实习。一般德国中学生在9年级、10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三、高一)实习,有时,实习还不止一次,在高中最后一年前还得进行第二次学校实习。从年龄上来说,一般14岁或15岁的德国中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早早就有工作经验了。
通过实习重新认识自己
德国学校教育偏爱实践,希望学生不脱离社会,“学”最终是为了“用”。中学生通过实习可以初步了解自己喜欢哪种职业,了解某个专业领域或行业,获得职业经验,建立日后走入社会的工作联系,这为孩子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开了第一道门。如果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色,毕业后仍想在这个行业或公司工作,这种实习经验和履历很宝贵。
对中学生来说,实习不仅让自己获得职业经验,而且收获了宝贵的生活体验,也更了解自己了。比如,你是否可以快速轻松地适应陌生环境?你如何面对压力?中学生通过实习会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喜好和长处、短处。
求职方式与成年人一样
德国中学会早早就为学生了解专业、实习、就业知识做好宣讲准备。比如,德国中学有就业信息宣传周,会向学生们介绍职业和就业各方面的知识、信息,会请各行业、各种职业的专业人才和学生们一对一对话,让他们可以近距离了解自己喜欢的职业。
德国青少年课余打工,根据年龄有细致的规定,比如13岁以下孩子禁止打工。13至15岁的孩子,经父母同意,才可以从事简单易做、不会危害安全、健康的工作,同时也不能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孩子年满16岁未满18岁,每天最多可以工作8小时,每周最多可以工作5天,不得超过4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