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人只是在讲述他们自己与Q宠之间的故事:
“我老公的Q宠是他前任送的,到现在还没有跟他前任的Q宠解除婚约。”
“当年逃课去网吧就是为了给Q宠过生日。”
“小时候我爸舍不得给我零花钱,Q宠要吃的一顿就花10QB。”
几乎每个人都有对Q宠要说的话。大家就像碰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个劲追忆起小时候。到此时此刻,我们才反应过来,Q宠已经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许多年没有打开Q宠,我以为它肯定是一幅饥肠辘辘、瑟瑟发抖的样子。别的我可能记不得了,但这一形象永远留在我的脑海当中。
在我印象里,Q宠的特点就是难养。
它会饿,也会脏,会可怜巴巴地求我用“元宝”买食物、清洁用品。元宝要么得充Q币、Q点买,要么得让Q宠打工自己去赚。
然而一打工,Q宠就饿得更快,脏得也更快,打工来的元宝入不敷出,很不划算。一旦饿多了、脏久了,Q宠就容易生病,脸色发青,病怏怏的,没钱买药就迟早一命呜呼。你或你的好友必须买一枚还魂丹,才能让它起死回生。
因为没Q币,我的Q宠从来都是一幅楚楚可怜的样子,但我又不想充值,理所当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想弄死它。
很显然,有同样想法的不止我一个。从百度知道到知乎,从2005年到2018年,怎么弄死Q宠的问题永远存在。
有人的Q宠从他初中时就开始感冒,大学毕业了还没死,显然也是和我一样,多年以来没有重开游戏,重开了估计也受不了Q宠整天卖惨,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但当我时隔多年再次打开游戏,发现Q宠还是挺健康的,一切数值都是正常范围。
它的资料一如10年之前,上面写着Q宠的父亲是“天父”,母亲是“地母”,婚姻状况未婚,性别很有意思,写着:
QGG。
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里的GG是什么意思。00后估计已经看不懂GG、MM了,他们用GG造句大概只会造出“Q宠这回真的要GG了”。
而当我双击Q宠,打开宠物社区之后,才明白我现在的Q宠为何如此健康,账户里又怎么突然多了1000多元宝。
这个社区不断迭代,变成了如今的样子。画风还是偏儿童向,但社区里新增了大量的NPC、无数的小游戏,也有主线、支线、每日任务、活动等RPG常见元素。
所以如今的Q宠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没钱买吃的、生病时要死要活的了。这个世界不再那么残酷,而且更像一个《摩尔庄园》。
《摩尔庄园》的画风和界面
据说他某次参加上海的Q宠体验会,有一位小女孩告诉他,她父母工作日上班,都会将她反锁在家中,唯一陪伴她的,就是一只Q宠。这件事给了汪海兵启发,他看到一个更细分的市场。
淘米在当时几乎空白的儿童网游市场中,仿照迪士尼的页游《企鹅俱乐部》,在2008年上线了《摩尔庄园》,大获成功。3年后,淘米赴美上市。
除了这两款,2010年,腾讯的魔方工作室群还把Q宠与武侠RPG结合起来,做了一款《Q宠大乐斗》,后来还推出2代。这次Q宠停运的公告中显示,《Q宠大乐斗》系列也将同时关闭服务器。
最终玩法相对较深的《Q宠大乐斗》也步了他们的后尘。
但何止是腾讯成长了呢,我们也长大了。在80后、90后的记忆中,屏幕上的吉祥物并不只有Q宠一个。Q宠之前,还有两个形象大家认知度最高:
微软Office自带的曲别针大眼夹,以及瑞星的小狮子卡卡。
Office97版本中的曲别针,在Office2003版就被默认隐藏,需要手动安装,到Office2007版中彻底被移除。它背后的技术,MicrosoftAgent,也没有被微软留到Win7。
同样属于MicrosoftAgent的瑞星小狮子,和大眼夹一样可以根据鼠标点击、开关页面做出各种动作,还有顶球、体操等各种姿势,花样百出。
最厉害的还是会打呼噜。一直有段子说它逼真的呼噜声,破坏了无数段感情。
但我们都爱那只可爱的小狮子。甚至有人专门去掉了“无用的杀毒功能”,只保留小狮子给大家用。
软件更新就像网游更新,玩家们会怀念某款网游的某个版本。单机只要备份,留着当年的拷贝,就能找回怀念的版本的重玩,但网游,或者说网络服务,囿于服务器和迭代等原因,是一去不复返的。
你现在也可以继续玩《魔兽争霸3》,但在暴雪未开《魔兽世界》怀旧服之前,你没有办法玩到官方的香草时代。网游厂商在游戏停服后基本不会留给玩家单机版,这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暴雪的怀旧服也是被逼出来的。
瑞星的小狮子,就是那个你能够提取出来的单机游戏,5兆大小,应有尽有;但Q宠却会像腾讯的公告所说:“游戏服务器关闭后,游戏内的所有账号数据及角色资料等信息将被全部清空。”
就像你青春中最深刻的瞬间,无论好坏,永远只留在你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