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心理学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与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独白”的心理学

可以看出,“独白”的心理学实质上是错误地理解了主客体的关系,遵循的是主客体的二分法,没有将二者真正地融合起来,要么是主体理性的自言自语,要么就是完全受制于客体。心理学研究要做到主客体的融合,就必须改变研究方式,从“独白”走向“对话”

二、“对话”的心理学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进入90年代,在西方渐渐兴起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以反对实证主义心理学为目标,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抛弃传统的二元主义认识论,摆脱实证主义那种“标本式”的研究,强调采用辩证的方法,突出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可以看出,在心理学研究中强调“对话”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对话”是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心理学重新树立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生活中的权威和地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周宁.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洪汉鼎.理解的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文化心理学心理咨询治疗

文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根据人的社会文化对其心理进行分析考察,把人放在社会环境内,用发展的、系统的眼光,根据人类的语言、历史、风俗习惯等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对其心理进行研究。根据文化心理学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文化心理学的认识

文化心理学是理解和表明人类心理活动的独特视野方式,它的基本主张要求文化和心理相互依存、相互生成。文化和人类心理行为之间是无法分割的,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内,要想理解人们的心理行为,就必须依据人们的生活、生产这些特定文化。

二、基于文化心理学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重要性

三、基于文化心理学对国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途径

对国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必须以我国的社会文化作为主要依据,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体系。基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心理咨询和治疗:

1.汲取和创新

对西方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要进行吸收与改造创新,这是因为大量实践表明,国外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程序对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观点并不适合。但是所有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共通性,国外的理论研究能给我国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一些启示,因此我们可以吸收汲取国外好的经验,并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创立一套适合中国人的治疗理论。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社会实践,根据我国国情与国人心理素质现状进行研究探索,这样创建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才能对处在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国人的心理治疗起到重要作用;然后我们再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形式、结构,塑造出中国人与我国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相适应的心理状态。

2.传承并发扬

我们应该对我国近代哲学和心理学进行研究。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我国的心理思想是在我国社会漫长的文化历史中演变而来的,所以要想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构建出一套适应于国人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就应该基于文化心理学视野。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讲,要把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古为今用,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创造出更为有益的技术和理论。

3.科学规范地进行研究

由于心理治疗起源于西方,所以它的咨询和治疗带有西方的文化色彩和价值观。我们在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研究中,应该从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和人文主义对立造成的以自我为中心、视野狭隘的弊端出发,肯定西方心理学理论的现有成果,选择适应我国文化实际的研究方法,最终获得符合中国人心理的咨询和治疗体系。

四、如何有效利用心理助人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大量研究表明,国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心理医生应该采用同咨询者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方式,来满足其心理需求。对于中国人来说,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采取沉思冥想、瑜伽、气功等方式。虽然这些同西方的治疗方式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采取了立足大局观的方式,认为人们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机体环境与外界环境没有协调发展导致的。

五、结束语

[1]黄姗陈小萍当代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途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121-123。

[2]程亚华马海林论心理咨询本土化:基于文化的视角[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11,58-60。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研究热点与重心

一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发展的方向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1.研究组织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组织变革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科技的发展带动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心理的演变,社会组织只有在不断的变革中才能获得一种动态化的平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对企业重组、进行战略管理、跨国公司或是国际合作企业管理的研究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管理心理学也开始从对个体理论研究的层面转化为对整个组织层面的研究,只有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才能使企业进行有效的机构调整,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提高员工适应性,实现跨国公司管理组织文化的发展提升。

2.研究领导行为

管理心理学要研究领导行为,通过对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的研究,以及对不同领导行为对职工不同影响的研究,有效发展领导行为理论。虽然在领导行为研究领域出现过不同的理论,但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费德勒提出的认知资源利用理论。这种理论强调,决定领导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认知资源的利用条件,在组织变革中,管理决策因素是关键,对于组织结构的挑战,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研究领导行为比较重视在决策和判断中所采取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研究权力结构,研究参与体制,研究如何加强决策技能的利用。

3.研究激励问题

管理心理学是在研究激励问题的基础上诞生的,激励问题是研究最多的领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所谓的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动机和活力的各种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使人能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促进工作成效的有效提升。近年来,人们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没有很大的突破,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对工资报酬制度的设计依然有很大的实际价值。公平理论提出,要对职员进行工资报酬分配时要重视合理性和公平性,使之能获得公平感,这对职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影响职员工作积极性的更大因素是相对报酬,也就是受到他人收入和自己收入相对比例的影响。

三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我国管理心理学是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在1979年正式诞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工作动机与激励理论、工作态度与价值取向、领导心理与行为、管理决策与组织变革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而有效的研究,获得了有效的发展,但目前还处于探索学习时期。

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由借鉴而来,但这种借鉴而来的理论与我国的国情有一定的差距,研究管理心理学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不能全盘西化,要能面对中国现实问题,面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政治转型发展的新情况,创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向,探究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内容,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中国特定管理问题的分析上,在中西对比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方法,不断主动追求个性化研究,使我国心理学研究得到有效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政治发展服务。

总之,管理心理学在当今社会上的价值是显著的,对于经济发展,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借鉴西方的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时,也要能依据中国国情,创新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管理心理学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花东中学聪

眨眼,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经六年多了,从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懵懂女孩,到一个经过两个教学循环,经历班主任和备课组长的磨练,我对教材更熟悉,对学生的心理更了解了。但是,我还经常反思:为什么学生的成绩还没很大的提高?为什么没有完成预期的计划?一些知识点为什么说了那么多次学生还没记住?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困扰着我。最近,又拿起了皮连生的《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在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和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又有新的体会。

二、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梅尔尼克的过度练习对提高学生记忆效率很有帮助。

居室要装修成“靓屋”,离不开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这个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还必须符合环境心理学的要求。因为,不同的设计、房间内部的安排及布置会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并影响到人际交往。

(1)善于运用善意的视觉“欺骗”。在环境中,有许多元素会使人产生错觉,如色彩、线条、形状等,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因此,在室内设计时便可利用这种错觉,使小房间看起来大一些,矮屋顶看起来高一点。这是一种“视觉的欺骗”。形状也会影响空间感觉,如虚实的比例会给人带来错觉。圆形令人感觉柔和,多棱形状则予人压迫的感受;高的东西令人觉得庄严,矮的东西则较平易近人。客厅中沙发排列的方式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U”字形排列有利于谈话,“一”字形排列会降低沟通的效果。不同的家具设置也会影响家人之间、主客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沟通。所以,在室内装潢设计过程中,掌握好每个空间的用途及功能是很有必要的。应该考虑到,卧室是用来休息的,厨房是用来劳作的,客厅应该是休闲的。只有根据人对环境的要求来进行设计,才不会失去设计的意义。

(2)注意环境对情绪影响。从一般的家居生活来看,有哪些部分与环境心理学所探讨的东西有关呢每个人一天之中的情绪变化,会随着他所处环境的不同而改变。早上进入办公室,会显得比较严肃,因为办公室是工作的地方,有一种竞争的氛围。回到家,在客厅或进入厨房,则会产生另一种情绪,这是因为环境因素在悄悄地影响人的情绪。虽然环境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却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事实上,好的居室设计就必须以环境心理学为出发点,在研究每个空间的用途、所需要的效果时,充分考虑到对其中活动者所产生的情绪影响。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古诗;教学;意义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借助于其他学科授课成了一种趋势,如心理学意义上的想象心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凸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简单的古诗。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研究诗词教学的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古诗教学的方法多元,笔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小学古诗教学。

1心理学与小学古诗教学的契合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上的知觉、认知、情感、人格这些关键词,我们在中国古诗中能够找到其载体。古诗的创作是诗人生活、人生、阅历、情感、仕途等等的综合反映,一个个体所创作的古诗,必定反映了其所思所想。将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置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其初衷既是认识古诗,更是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古诗本身的意义。

心理学上的知觉、认知、情感、人格与古诗紧密关联。古诗的直观性给学生“知”的感受,也成了认知的载体;古诗中蕴含的各种情感,让小学生不断接触并理解种种情感;古诗所赞颂的伟人或真挚的情感,与小学生的成长不无关联。因此,心理学意义上的关键词与古诗不谋而合,那么,缺失心理学的古诗教学必定是有瑕疵的教学。由此可见,将心理学的某些关键词和心理学的方法引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必将对古诗本身、小学生的成长等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

2小学古诗教学的心理学手段

2.1直观意境的感受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第一,在教学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板书“图解古诗”。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第二,古诗教学,教师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形态、心理学语言。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师身临其境的描写以及翘首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美又富有生机。

2.2想象力的发挥

古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丰富的意境,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足够宽阔的想象空间。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其次,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源头,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感悟古诗的诗情画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感受,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宽广情怀。

2.3情感的升华

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缘情融情。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师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体验李汪之间的友情。

3心理学角度教学小学古诗的意义

教学古诗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教授古诗,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内容本身的讲授,但是其对意境、情感的掌握势必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小学生心智尚未健全,其心理认知需要进一步成熟。古诗教学恰好给小学生的心理认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介质,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心理学角度教授古诗,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中国古诗,具有天马行空的品格,一字一句,意义丰富,如果只认知其内容,古诗的意义就捉襟见肘。正是因为其天马行空的特点,才给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平台。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会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研究对象

主要针对15~40岁之间的学生及生活压力较大人群。

(二)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消费者心理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人们去休闲屋的主演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您会因为什么来到休闲屋消费?(图1)既然大家主要是为了放松的,那如何让来这里的人充分的放松呢?大家最在意的又是什么呢?从下面一个问题的统计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人们是喜欢阳光庄重的氛围。

(二)装修分析

1、装修色调:根据休闲屋的布局,色调将会根据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将会有三种大的趋向:(1)红、黄、棕、橙以及桃红色都是暖色,可产生温暖的感觉。使人们感到愉快。(2)兰、绿、淡紫色及灰色是属于冷色,冷色使人感到清新。冷色的墙纸用在书房及面朝南的房间,使面朝阳光的房间显得凉快些(3)白色,白色可以使得室内显得更大气,更有可塑感。

3、灯光搭配。(1)灯光与室内咖啡的颜色搭配。对于咖啡而言,相应的灯光会更加衬托出它的底蕴与内涵。这里将会选择牛奶白灯光,前面也说过白色可以显得大气,而牛奶白恰好可以很好的诠释浑厚的底蕴与内涵。(2)灯光与室内装修主色调的搭配。室内采取适合的色彩,无疑会让人产生各种感觉,然而灯光的搭配会使得这种感觉更加的亲昵。对于冷色调的色彩自然花卉系列装扮我们将给它搭配一种阳光的色彩,这样就更加会让你有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文化砖石,竹木系列、浮雕发泡系列的装扮我们将会给搭配一种古朴淡灰的灯光,这不仅会使得这些系列的线条更加突显而且拥有一种历史感,这无疑也是一个释放压力的好地方。

(三)消费者心理分析来休闲屋释放压力的消费者很多,而他们的心理也变化万千,如何巧妙的利用室内物品的选择与摆放尽可能使得他们不后悔来了这里。

三、结论与建议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在语言、译者与文化心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上。

(一)语言同文化心理的关系

语言学理论中很早就有关于语言同思维二者关系的论证。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语言是文化分支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语言常常能够决定个体的思想与行为,个体生活的语言环境促使了其相应的行为和文化模式的形成。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中常常提到的所谓人的心理活动植根并依赖于符号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的主要原因。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文化心理因素在语言中的作用被逐渐放大。因此,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应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去进行研究。就商务英语这个角度上来讲,商务英语翻译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商务方面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从而完成两种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商务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交际目的,那么就要把这种交际的过程就要放到源语言同目标语言两个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量,以求符合交际双方的跨文化沟通。

(二)译者的“文化敏感”

从文化心理对语言实际使用的影响来看,作为商务英语的译者,应该更加具备“文化敏感”性才能胜任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因为任何一种概念可以说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之下,同一概念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要保证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信息准确、完整的传递,译者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性才能保障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的交易效果。否则,就会造成信息在跨文化的传递中的不必要的丢失,并可能会因误解对商业活动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多元文化观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明白的是,文化是多元性而非统一性的。世界由众多的国家和民族组成,因此在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则是非常之大的。比如说,中国人在做生意时有习惯忌口说“赔”、说“折”的现象,那么在中英商务交流的翻译过程中,就应对这一传统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时,中国人做生意时也讲究有“六六大顺”这样的说法,但是“666”对于受到天主教影响的文化地区的人来说,则是恶魔撒旦的生日,是非常不吉利的一组数字。从文化心理角度来讲,人的心理和一定的心理行为都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相一致的。所以,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要对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两种语境的心理文化因素进行考量,才能找到真正合适的翻译途径和翻译方法。

二、文化心理学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商务英语的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以其应用英语特征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紧密相连。东西方国家由于自然因素、以及发展程度不同使得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体系具有较大差异。同样的一个概念和行为在两个不同的国度,他们的理解可能有巨大的差别甚至是相反的。例如,龙在中国是威严和吉祥的象征,而“dragon”在西方国家就是邪恶与暴力的象征。因此,产品品牌的设计中的“龙”如果直接译为“dragon”,就会对产品在西方文化中的宣传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商务活动和贸易中,需要准确地认识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尽量地熟悉各个国家文化习俗,避免商务出现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商务纠纷和损失。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传递性与交流性

在商务翻译上,传统的翻译观念讲究以原文本为核心,根据美国生成语法学派“翻译就是再编码,是通过改变表层结构以反映其深层结构”的理论,文本或语篇在翻译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在这种翻译思想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活动往往会给目标语的读者带来阅读、认知以及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会因文化、语境等因素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因此,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讲,双文化有时会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此,译者在适当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语言形式上的调整来取得整体上文化信息的对等。这种形式上的调整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对于源语言语篇绝对忠实的理念,而更加倾向于通过灵活的手段使的译文符合目标语所处的文化背景并取得读者对于译文心理上的认同。

(三)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心理文化功能对等

奈达被称为是“当代翻译理论之父”,其理论成果的核心就是翻译的“功能对等”。根据奈达的功能理论,翻译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两种语言之间功能上的对等,而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字面意义上的对等。奈达的理论可以说是受到了以韩礼德为中心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影响,而将语言的交际性放在了翻译的首位。在商务英语中,奈达这种“功能对等”理论要实现,就要求译者要突破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二者语言结构,也就是字、词、句、语篇等限制,而降翻译过程融入到民族语言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去。也就是说,要从语言的表层层面深入到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以及文化当中去。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东西,另一种文化可能要费力加以解释,要实现文化的对等性有时就要打破语言结构上的限制。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实现的更多是促进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目的,文化与心理上的对等性的传递就要比对原文的绝对忠实更加重要。

三、文化心理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原则

(一)交际信息的准确性

在众多翻译的理论中,对于译文的“信”可以说大都排在首位。翻译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准确而又完善地在两个语言体系之间传递话语中的交际信息。因此,是否能够保证交际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是判断翻译质量的首要标准。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要达到“信”的标准,那么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信息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过程中受到的文化心理因素对其的影响。虽然传递的是等值的交际信息,但是因为受到了文化因素的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这种文化心理因素在语言表达上的影响,才能合理规避翻译中的失误。

(二)专有名词的对应性

特定语言的社会语境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因素,结合商务英语的翻译来看,商务英语活动与经济、贸易、法律、合同、保险、投资等领域关系密切,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涉及到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大量的专业术语。这种专业术语在跨语境的情形下为保证交际信息的准确和交际过程的顺利,通常情况下都会带有很强的对应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对术语进行精确的使用,才能够保障交际信息的语际转化,也让双方能够在同一文化语境平面内完成商务交流。

(三)语体的适切性

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语境的人对于“好”、“坏”、“美”、“丑”等带有强文化心理影响的概念的理解有着极大的差异。尤其在商务英语中礼貌与寒暄语的翻译上,中文的“哪里哪里”与英语中的“Howdoyoudo.”这样的表达很难在翻译目标语中找到对应的概念意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忠实于交际含义的准则之外,还应考虑到文化心理差异给语体带来的影响。

四、文化心理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一)核心概念转化

考虑到文化心理因素对跨语言交际信息的影响,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应从传统的对语篇的拆解-再编码的过程转变为对语篇核心概念意义的转换。通过这种手法可以解决语际交流中因为意象缺失或是意象偏差而造成的翻译困难。如在英文中“blue”代表着蓝色,也代表着忧郁,而在中文确没有可以与之相对的概念意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则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注释才能够在目标语完整地传达源语言中的交际信息。如商务信函中的“Thegoodshasbeenshipped.”在翻译时若译为“货物已被托运”,从语境文化的角度上来讲,这个句子所传达的交际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缺失,即在译文中无法体现出货品托运的途径。若译为“货物已经轮船运出”,在目标语上则会显得信息冗余。因此,商务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对源语言语聊进行核心概念的转化,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二)语言特征的协调性

从句式特征上来讲,英语以圆周句为主,汉语则以松散句为主。在商务英语中,为了显示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英文长以复杂句式的长句为主。因此,在中英转换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两种语言的不同的特征,才能够在跨语境的翻译过程中,保留下更多的语言特色和交际内容。

(三)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的结合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两种常见的对立的翻译策略。归化是以目标语言为导向,其目的在于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语境文化规范,如将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为“RomeoandJulietofChina”就是汉译英中的归化现象。与之相对的是,异化是以源语言为导向,以源语言的语境文化习惯为规范的翻译方式。近年来,汉译英的过程中异化的现象在逐步提升,“GongbaoChicken”、“kongfu”、“theyearofhorse”等短语越来越多地被英语国家的人所接受。

五、结语

一、从主体性角度对西方心理学史的透视

美国家多尔迈在讨论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的递嬗沉浮时,曾引述加塞特的话说,“假如这个作为性根基的主体性观念应该予以取代的话;假如有一种更深刻更确实的观念会使它成为无效的话;那么这将意味着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的开始”。这个“新的时代”便是试图在哲学理论上注重对“主体际性”的生成及其对现代实践的意蕴加以探讨,并因而同时也就意味着,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在完成了它的理论使命和历史使命之后,必然地步入了它的“黄昏”之境[1](P1)。他并进一步评述说,始自笛卡尔的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本来“是一种可以避免的错误”,虽然它构成了“人的解放和成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但“这一阶段的内在缺陷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1](P1)。

二、进化自然观对主体的要求和拒绝

关于生物进化或自然演化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古老的传统。它的理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阿纳克西曼德的某些睿智的洞见,并在历史上一直作为一种思想潜流存在和流传着。就其主导趋势而言,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主要表现为一种浪漫主义进化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赋予包括无机世界在内的物质以某种活力和发展的倾向,认为自然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指导的,并最终于19世纪初形成了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浪漫主义生物进化论,认为每一物种都有自我完善的先天驱力;由这种驱力所导致的获得性性状可以遗传。这种形式的进化自然观,不仅不是反主体的,它实际上以某种不甚明确的方式对主体性存在提出了一种要求。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包装设计;交互设计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可以说是我们把所得到的信息储存到我们的大脑中,通过经历阅历,成为一种个人认识事物的经验。认知心理学为人的选择行为,对事物的感知,记忆等方面的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国内设计师已经认识到了认知心理学,交互理念对包装设计的重要影响。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站主流地位,认知心理学不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来研究内心的过程,而是对信息进入大脑加工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在国外兴起较早,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

2、国外交互设计研究国外交互设计兴起较早,有较丰富的研究资料,其研究理论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著有《设计心理学》注重产品的可用性,还有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强调加强设计与人的感官沟通。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国外强调包装设计要与顾客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交互设计以人为中心,更具人性化,与人的情感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交互包装设计有引导作用。

二、包装交互设计表现形式

新时代,科技迅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作为设计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才能走在时代的前端,交互设计在包装上的运用可与消费者有更多的信息交流与体验互动,所以发展前景很可观。

(一)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

1、包装的整体结构

(1)包装使用中的交互,产品除本身的品质外,就需要靠包装来吸引消费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可以使用户与包装产生互动,从而增加用户的情感体验,使包装形态发生变化,从而更便于消费者的使用。如图1,是麦当劳的外卖包装设计,它与平时我们常见的纸袋打包不同,由于麦当劳是快餐行业,这款包装将薯条,番茄酱,鸡块,汉堡,可乐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方便消费者食用尤其是上班族手里拿很多的文件材料等,这样的组合设计使他们一只手就可以拖住实物,并且方便他们在路上食用。这款设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抓住了顾客的心理诉求,在使用过程中充当了实物托盘,与顾客产生互动,从细节关怀上打动消费者。

(2)开启方式的交互,对于包装开启方式的交互设计,是一个情感经历的过程。这需要设计师对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如图2,巧妙的将茶叶的包装仿造成小笼包的形象,消费者拨开“包子”、“粽子”的外皮,里面的茶叶就显现出来了,而包装并不浪费,还可以做茶杯的垫子,开启方式很生动,使消费者在打开包装时充满了惊喜,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很强,达到了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效果。

2、包装的拆分组合结构

包装的拆分组合在交互式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可以使消费者与包装产生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增加了消费者使用的乐趣,提升了对包装及产品的喜爱。如图3、图4,是文具小工具的组合包装,整体组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的盒子,方便携带,同时又可以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喜爱拼成不同的动物形状,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种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让包装发挥了超越自身的功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互动。

(二)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装潢上的运用

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交互设计在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使产品,包装,顾客三者之间产生互动。将产品与包装的视觉形象相结合来完善创意,要产生这样的巧妙构思,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使用缘由,如图5,是一款专门为健身中心设计面包包装,装潢上是一名男子拉开上衣,腹部位置留白,通过开窗展现出面包的形态,好像一个健壮的男子腹部的肌肉,信息清晰易懂,给消费者一种吃了这个面包身材也会如此之好的感受,既宣传了健身中心又宣传了面包,又给消费很强的互动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

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中设计出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设计,成为了设计师需要重视问题。包装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对产品进行保护与运输,而是通过包装,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情感的连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应用与交互设计的应用,提升产品与品牌的认识度,给消费者多感官的体验,从而吸引消费者。

(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更具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对包装设计起推动作用,各种新材料的出现更有助于设计师进行包装设计的创新。将新科技与交互设计理念相结合,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设计出方便人们使用的包装,将产品的情感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引发对方的共鸣,与其产生互动,激发购买欲。

四、结语

包装的交互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而认知心理学正是了解人的内心的一门学科,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因此设计师要重视交互设计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对其进行有意识的研究。交互设计在包装中的运用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语言,增强了消费者五感的体验,加强了产品,包装,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加强消费者与包装之间的互动与共鸣,解决实际问题,是做好包装设计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伟军.设计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韩淑娟.认知心理学在包装的交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THE END
1.headfor是什么意思headfor怎么读翻译中文意思用法出发, 动身, 前往词组短语1、have a good head for 有...的才能2、have no head for sth 记不住某事,难以学好某事3、head for sth 朝...而去, 前往..., 朝...进发4、head for the hills <口>跑得远远的, 跑开躲起来5、have a good head for business 有良好的商业头脑...http://danci.1qi.cn/head_for.html
2.出发去(某地)的英文翻译出发去(某地)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出发去(某地)的英文,出发去(某地)翻译,出发去(某地)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5%87%BA%E5%8F%91%E5%8E%BB%EF%BC%88%E6%9F%90%E5%9C%B0%EF%BC%89
3.出发去某地的翻译是:Leavefor中文翻译英文意思,翻译英语出发去某地 青云英语翻译 请在下面的文本框内输入文字,然后点击开始翻译按钮进行翻译,如果您看不到结果,请重新翻译! 翻译结果1翻译结果2翻译结果3翻译结果4翻译结果5 翻译结果1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Off to a place 翻译结果2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http://r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5635747
4.出发去(某地),Toleavefor,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2) sail for; head for 向(某地)出发;前往3) To give(something) off. 发出(某物)4) Give sb. an incentive to do sth. 激发某人去干某事5) A place that one frequents. 某人常去的地方6) develop outside "走出去"发展补充资料:出发 1.起程到别处去。 2.比喻考虑或处理问题,从哪方面着眼或...http://www.dictall.com/indu56/32/5632776C782.htm
5.初中英语时态复习资料大全4)根据英文语法规定,当主句的谓语动词是一般将来时,那么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只能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例如: I''lltellhimthenewswhenhecomesback.他回来时,我将告诉他这个消息。 Ifyoutakethejob,theywilltalkwithyouingreaterdetails。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779524_1044059668.html
6.leavefor是什么意思,leavefor翻译为:出发去(某地);离开3. 动身去某地 4. 出发前往,离开去 5. 去某地 6. 动身前往 7. 离开前往 8. 动身去 9. 开往 10. 出发前往 leave for的用法和例句提示:点击例句中的单词,就可以看到词义解释 Luo xuejuan china 's olympic torch bearer willleaveforathe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eremony of olympic holy flame relay...https://fy.tingclass.net/w/leave_for
1.探索旅行之谜:了解takeatrip”与trip”的差异“去旅行”的两种表达:“take a trip”与“have a trip”虽然都可以表示旅行的动作或体验,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 “Take a trip”更侧重于行动和出发,强调离开原来的地方去旅行。例如:“我下周要去巴黎旅行。” 而“have a trip”则更注重旅行的体验和收获,不强调离开原地,有时也用作问候语。比...http://m.pw53.com/E5cD7Fbd65f8.html
2.我们一起去旅行用英语怎么说?(我们一起去旅行的英文)旅行用英文怎么说 旅行的英文翻译为journey,tour。 journey多指有目的地的陆上长途旅行,有时也指水上或空中旅行,其距离远近、时间长短、旅行的目的和方式均不限,并不表示是否要返回出发地,是正式用语。 I’ll travel with a friend.我打定主意不去旅行。I’ve made up my mind not to go traveling.我们搭便...http://www.nlangff.com/420B073F2f4E.html
3.出发去某地的英语怎么写翻译成英语中文出发去某地 英语 翻译leave for 英语/美式发音 中文释义 英文释义 英语词汇 重要词汇 词汇 说明 记忆技巧 for 高考,CET4,考研 leave 高考,CET4,考研 参考资料: 1.百度翻译:出发去某地 2.有道翻译:出发去某地获赞23次 声明: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任意转载 本文标题和链接: 出发去某地的英语...https://yingyu.xiediantong.com/en/94b9538b3dafda98/
4.英语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20.have been to某人曾去过某地,现在人不在那儿 sb.have been in+地点某人呆在某地(一段时间) have gone to某人已去某地,人不在这儿 21.⑴too…形容词(副词)+to…“太…而不能”“太…以致于不” eg.①The basket is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这篮子太重我拿不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s1qiiri.html
5.海外游学用英语怎么说呢4、关于出国留学的碎碎念,所有英文表达都在这里! 5、DIA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全析留学和游学区别 跟郑老师学会这10句英语,轻松搞定暑期出国游 忙忙碌碌一学期,学生们心心念念的暑假终于来了!平时紧绷的学习这根弦,终于能在假期稍微放松一丝丝了。于是,很多同学,在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制定出游计划,想要犒劳一下认真努力学习...https://www.yanxiuedu.com/zhaoshengjianzhang/2446.html
6.(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材全解2. 询问怎样到达某地的句型及其答语:问句:How can I get (to) + 地点/处所?我怎样才能到达…… 同义句型:1.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地点/处所? 2. Where is + 地点/处所? 3. Which is the way to + 地点/处所? 答语:You can go + 出行方式,你可以……去。 主题延伸写作:Don't ...https://www.360docs.net/doc/6d9600850.html
7.出发的英文怎么说出发的英文: start out set off 参考例句: Set out; take off;decorate 出发;装饰;发表;设计 Sail for; head for 向(某地)出发;前往 Leave A for B; depart A for B 离开A向B出发 That one leaves on the fourth of April. 那辆车于4月4日出发。 https://www.hjenglish.com/new/p645134/
8.中英语言对比范文11篇(全文)摘要:长句的翻译应先从英汉句子的表面意思出发, 对源语言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后, 再将其译成目的语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了解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从最小的词素到整个语篇的差异、英汉长句的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对比中英语言长句, 并提供参考性译文, 对其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与研究。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xbkudts.html
9.扣分扣惨了!考口语时,乱用“俚语”的后果很严重!?这些英国常见...hit the road 是指离开,出发去某地; miss the boat 是指错失良机; hit the hay是指上床睡觉。 idioms的背后通常会有一个或一组有趣的典故;或者idioms本身有一种隐喻的意味,比如 cat nap是指打个盹,人就像猫一样懒洋洋地睡上一会儿。 最后给大家介绍几个适合在口语考试中使用的idioms,一起来看 ...https://nj.xhd.cn/m/ysxx/934623.html
10.高中英语的语法短语大全arrive at /in 到达某地 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其实 as a result(of) 结果 as if/though 好象;好似 as many/much as 多达... as soon as 一...就... as usual 象往常一样,照例 as well 也;有 as...as 像;如同 as/so far as 一直...https://www.oh100.com/kaoshi/duanyu/449766.html
11.Unit11Whattimedoyougotoschool?初中英语课文1)询问做某事的具体时间(钟点)时两者可以互换.如你什么时候去上学? When /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at seven oclock. 2)询问钟表所显示的时间时,只能用what time e.g. What time is it? (=Whats the time) 几点了? Its eight thirty.八点半。 3)询问事件发生的年份、月份...https://yy.chazidian.com/show-129884-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