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致死性脑脊髓炎。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如果人被狂犬动物咬伤后没有及时和正规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病几乎无例外的死亡。它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向被称为“不治之症”。
二、狂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1)前驱期发病多以低热、头痛、倦怠、恶心、恐惧不安等开始,继而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部发紧感觉。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上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
(2)兴奋期患者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3)瘫痪期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尤以肢体弛缓性瘫痪为多见;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三、狂犬病潜伏期有多长?
狂犬病潜伏期为10日至12个月以上,一般为20~90日,有个别甚至可长达几十年。
四、哪些动物可携带狂犬病毒?
常见的有狗、猫、狼、蝙蝠、浣熊、猴、鼠、兔等。
五、什么情况需要做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规定,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II级暴露,有传染狂犬病的风险,需要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受伤部位在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是否健康时,传染狂犬病的风险更高,应按照III级暴露者处置。
六、因故未能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能不能补注射?
七、注射疫苗期间应注意哪些问题?
注射疫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忌用免疫抑制药物、忌烟酒及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八、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再次暴露需不需要注射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
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
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火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按暴露前或者暴露后程序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除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外,暴露或再次暴露后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九、被乌龟咬了,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被兔子和仓鼠咬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吗?蛇、蜘蛛、鸟?需要做哪些处置?
乌龟、蛇、蜘蛛和鸟,都不属于哺乳动物,不传播狂犬病,致伤后不需要进行狂犬病预防,但是需要及时处理伤口,避免伤口感染。
兔和仓鼠(啮齿类)理论上有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但风险很低,除非当地有兔和仓鼠(啮齿类)发作狂犬病的情况,否则可以不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处理伤口即可,重视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有些种类的蛇和蜘蛛有毒性,咬伤后需要及时冲洗伤口并尽快就近就医进行进一步处理。
(撰稿:绵阳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文艳,摄影:绵阳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