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很多野生动物都携带多种人畜共患病毒,这些病毒一般不会影响宿主自身的生长发育,也不会引起疾病,但传播到人类就可能形成重大疾病,从而带来灾难。
哪些常见的动物可携带病毒
1.野猪。野猪由于生活在大自然,环境复杂,造成自身携带的病毒很多,例如可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Q热和出血热的病毒。野猪体内还携带众多寄生虫,包括蛔虫、线虫、人体旋毛虫等。曾经部分国家和区域发生的猪瘟疫,就是野猪经常携带的病毒传染到家猪,引发的大规模疾病。这种病毒性的传染,又是很危险的人畜共患病,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警惕。
2.蛇类。很多蛇携带病菌,如沙门氏菌,有的能引起胃肠炎。当蛇类被人们吃下后,沙门氏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再通过淋巴进入血中。随后机体开始反抗,肠道和血中的沙门氏菌被机体的免疫卫士破坏,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使人体出现中毒症状。
3.刺猬。野生刺猬携带众多寄生虫,包括裂头蚴、芽囊原虫等,传染到人类,可引起疾病,严重损伤人的眼睛、皮下组织、大脑等器官。
4.浣熊。浣熊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体内常常携带众多寄生虫,包括钩虫、浣熊贝蛔虫等,传染到人类,可造成人体肠胃等脏器官严重损伤。
5.果子狸。目前我们都知道,SARS的源头是中华菊头蝠。SARS最终传染到人类身上,是因为它在中华菊头蝠之后,找到了新的中间宿主,并且很可能在中间宿主身上发生变异,成为可以传染给人类,并且传染能力和致死能力都非常强的“超级病毒”。这个中间宿主,就是果子狸。
其他动物,如老鼠、豪猪及其他灵长类如猩猩和猴子等动物也可携带不同的病毒和病菌。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潜居大山深处、野外环境、山河湖泊的野生动物,如何将它们身上携带的病原菌带给城市中的人群?人畜共患病如何传播和发展的?
一般说来,人畜共患病是一种可以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这些疾病大多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真菌引起。人类可以通过接触动物体液、受感染的废弃物或生活环境;接触受感染动物粪便污染的水或土壤;吃受感染动物的肉或吃被感染动物粪便污染的水果和蔬菜等食物;或从被感染的动物通过蚊子、跳蚤或蜱传染等渠道。尽管人类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微生物的存在,但它们潜藏在野生动物身体中,对人类的威胁很严重。(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