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族谱新闻

古代中国人对大熊猫的称谓很多,先秦时期,《山海经》中记载有“白豹”、“猛豹”、“貔(貔貅)”、“驺吾(驺虞)”、“白虎”;《诗经》在《大雅·韩奕》中记有“献其貔皮”,《大雅·星矣》中记有“貊其德音”,《大雅·召南》中记有“吁嗟乎驺虞”。此后、从汉代《尔雅》至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汇集了历代古籍、传说、转称或谐音,在中国各地对大熊猫的称谓达30多个。

在中文里,熊猫和猫熊都是近代用语,不是古代用语。1869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德在四川宝兴县邓池沟发现了熊猫后,给“熊猫”定名为“黑白熊”(Ursusmelanoleucus)。

熊猫(panda)这个名称其实是小熊猫(lesserpanda,也称火狐firefox、红熊猫redpanda)先取得的,熊猫科的学名Ailuridae便是取自于小熊猫的学名Ailurusfulgens。因为最初大熊猫被归类到熊猫科的关系,所以大熊猫(giantpanda)的称呼则是相对于小熊猫而命名的。但是大熊猫远比小熊猫有名,所以单讲“熊猫”时,渐渐变成专指大熊猫。“熊猫”之词早在1915年间就有了。1915年编成、193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熊”之(三):“熊猫,兽名,似猫而善升木。”从所附熊猫图看,指的是小熊猫。(见1978年重印本,第935页。)但是1938年出版的《辞海》“熊猫”条称:“兽名,产新疆;……距今六十年前,为法国科学家比利大卫氏所发现”(见1980年重印本,第1849页)。幼龄的大熊猫应称为“幼龄期大熊猫”、“大熊猫幼崽”或“大熊猫宝宝”,而非“小熊猫”,因为小熊猫为另一物种。

物种信息

分布

化石记录它过去曾经分布在东南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北及北京周口店,南达越南、泰国和缅甸北部,是中国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主要成员。由于地质、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分布仅限在102°00"~108°11"E,27°53"~35°35"N之间,四川、甘肃和陕西的崇山峻岭(从长江上游到青藏高原边沿,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在秦岭主要分布在其南坡山麓,包括陕西的佛坪、洋县、太白、宁陕、周至等;在岷山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文县,四川省的平武、青川、北川、南坪、松潘、茂汶、绵竹、朋西、什邡、都江堰等;在邛崃山分布在四川省的宝兴、汶川、天全、大邑、芦山、邛崃、崇庆、康定、泸定等地;在大小相岭分布在洪雅、冕宁、石棉和九龙县;在大小凉山主要分布在四川的马边、美姑和越西等地。大熊猫适宜分布要有竹林分布和充足水源条件。

演化

进化出来的“拇指”可以让大熊猫灵活的抓握竹子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lufengensis),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枝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现在的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此后这一主支向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现在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美国生物学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关于这个写过一篇散文,后来又用《熊猫的拇指》作为一部散文集的名称。

分类学

根据DNA,目前大熊猫通常被归类为熊科或熊猫科,小熊猫和浣熊归类为浣熊科。

由于大熊猫和小熊猫都兼有熊和浣熊的特性,也与这两个科的动物有着明显的差异,它的科学分类一直有争议,有人提议把大熊猫单列为熊猫科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用现代的基因测试技术,对不同的蛋白或核酸进行比对可能得出大相径庭的结果。因此大熊猫的分类至今仍有很大的争议,详见下文。现存生物中,与大熊猫最接近的生物,是位于南美洲的眼镜熊。

《美国哺乳动物学杂志》2005年第四期发表论文,将大熊猫分为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两个亚种。其中秦岭大熊猫为1964年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教授首次提出,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盛国教授等人的研究使这一说法得到国际承认。

近百余年来,生物学家对于这个物种的正确分类一直争论不休,最后经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汇集的资料证实,大熊猫自成一属,既不属于浣熊科,也不属于熊属。

2009年12月13日,大熊猫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完成。本次测序涉及了大熊猫的21对染色体上的2万多个基因。研究结果显示,大熊猫是熊科的一个种,并且与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物种中狗的基因组最接近。

争议及证据

各国对于大熊猫的分类一直存有争议,1980年代前,一直有三种观点,认为大熊猫可以归为熊科、浣熊科、熊猫科。1980年代后,基本成为两派,熊科和熊猫科。这些分类的观点有以下依据:

熊科:

形态上与熊相似

大熊猫、小熊猫、浣熊、和几种熊的蛋白质和DNA序列比较,认为大猫熊起源于熊类。

用大猫熊、黑熊、马来熊、小猫熊、狗、猫等做血清免疫学比较,分离期免疫距离,认为大熊猫属于熊科。

PCR和南方墨点法等方法对大猫熊、小猫熊、马来熊、浣熊等分析,结果表明大猫熊与熊科中的马来熊亲缘关系较近。

浣熊科:

系统解剖结果显示,比较骨骼、牙齿、脏器等,与小熊猫和浣熊相同。

从形态学、行为学、染色体数目等比较,认为大熊猫更接近于浣熊,尤其与小猫熊最接近。

熊猫科:

大熊猫的骨骼和消化道与熊都有区别。

对脑的定量分析后,大猫熊的脑分别有与黑熊和浣熊相似的结构,并且有许多独特的结构。

大熊猫初生幼仔尾较熊的长,从幼仔的发育特点分析,熊与猫熊的系统发生渊源不同。

生态行为与熊不同,如不冬眠、交配方式也与熊不同。

对大熊猫、杂交熊等的染色体带核型相互关系的研究,认为大猫熊与熊和小猫熊、浣熊的相似程度很低,应单立一科。

对大熊猫显带染色体的研究,认为大熊猫应在进化中独居一科。

依据大熊猫、小熊猫、熊科等动物的线粒体DNA的序列比较,建立的分子系统树,认为大猫、小猫都应各自独立为科。

对大猫熊和几种食肉动物的血清蛋白及乳酸脱氢同工酶比较后,认为大熊猫应单立一科。

古生物化石的依据。

习性与繁衍

习性

饮食习惯

熊猫和别的熊一样是杂食性动物,处于从食肉动物到食草动物过度的阶段。主要食物是竹子,红萝卜,窝窝头,野生的熊猫会吃草、野果、昆虫、竹鼠、羊。科学家认为:“大熊猫具备肉食动物的生理特征却不以肉为主食”,是因为一个名叫“T1R1”的基因失活了,造成熊猫无法感觉肉类的鲜味。但它们的消化系统仍然是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因此只能依靠肠内细菌分解竹叶。

繁殖

一只大熊猫幼子(出生后20天)

成年大熊猫的发情期很短,尤其人工饲养后发情更为不易,一年里雌性熊猫的发情期只有几天,交配后就分开,幼子由雌性单独养育。熊猫在野外身手灵活,擅于爬树,遇到危险时奔跑速度很快。

大熊猫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出生的巢穴通常是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里面有大熊猫妈妈精心铺垫的树枝和干草。

人工饲养的熊猫脱离野外环境,自然发情率低。野外大熊猫成年后表现出繁殖行为的比例是100%,而到2000年为止圈养大熊猫只有26%,为它的人工繁殖带来困难。1990年代以后,大熊猫的人工繁殖已经完善,多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亦有部分动物园采用让熊猫观看熊猫交配影片的方式。此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出现了一胎三子,即三胞胎的情况,但成活率较低;例如1999年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及2013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熊猫三胞胎最终都仅成活一只,目前只有2014年7月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出生的熊猫三胞胎全部成活。

寿命

熊猫一岁等于人类三岁,野生熊猫寿命一般为15至20岁,而饲养熊猫可达30岁以上,史上最长寿熊猫有38岁。利用与保护

史前年代

根据考古发掘,大熊猫在史前年代曾在今日的河南地区大量繁殖。由于大熊猫体型庞大,除了能提供肉食及骨髓以外,它漂亮的皮毛亦为古人所青睐,所以曾经被古人大量猎杀。

古代

与中国的许多野生动物不同,熊猫很少被认为有药用价值,唯一认为可能有药效的是熊猫的尿,而用途是溶解误吞的铁针。最近古生物学家在西班牙发现可能是大熊猫近亲化石(agriarctosbeatrix),而这种熊猫活跃于1100万年前的中新世,属于小形(plandigrade)杂食踯行动物。而这种动物因生存环境问题迁移中国。这种动应有深色皮,左肩及眼和尾部都有白点,类似现代的马来熊,生活方式也同马来熊相似,都是以生果、昆虫、植物为食,还比现代马来熊小,体重还比马来熊轻。从牙齿结构中发现同大熊猫同属大熊猫亚科,亦发现同现传大熊猫有亲缘关系,是大熊猫亚科中最原始一种。可惜它已灭绝,因此或许为大熊猫找到可能源自欧洲证据、及解开大熊猫身世之迷。关于大熊猫分类,科学家以研究和争论100年,未有定案。估计大熊猫祖先是一种食肉始熊猫动物,生活在中国四川等地,而此始熊猫演变的旁支名叫葛氏熊猫。生活于欧洲等地,直到中新后才灭绝。始熊猫主支在演变中,其中有一支队名叫(ailuropoadumierta),是大熊猫小种生,传于中新世纪,体形同狗一样大小,是杂食性和食竹动物,分布广东四川等地,在已百年演变过程中取代了始熊地位。如此看来也可能为大熊猫提供了身世之迷证据。

近年发展

截至2004年,一个为期4年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报告》统计指出野外大熊猫总数约为1596只,较1985年的1114只为多。其中仅约有273只野生秦岭大熊猫,仅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17%。

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大熊猫的命运再受挑战,当中卧龙自然保护区这块重要的栖息地遭受破坏。2009年春节期间,13只汶川大地震后的大熊猫重返自然保护区。

2016年9月,随着熊猫数量持续增加,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状态从濒危调整为易危。

流行元素

由于熊猫其本身特殊的研究价值地位,和憨态可掬的可爱形象,受到世界大多数民众特别是儿童的广泛喜爱。其被作为吉祥物或其它代表物也层出不穷。基于此美国好莱坞著名的动画制作公司“梦工厂”在2008年后相继制作了著名动画《功夫熊猫》,故事中主角“Po”(宝)也同全剧一起风靡全球,掀起了一轮熊猫风潮热。著名国际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也推出了中国风的熊猫人资料片,风靡世界。

大熊猫作为流行元素,进入时尚界。各大知名品牌都曾推出过以熊猫元素为主题的产品,比如LV,爱马仕,卡地亚,施华洛世奇等等。

THE END
1.小熊猫不是小浣熊小熊猫属浣熊拉斯卡尔黑熊底特律老虎哺乳动...小熊猫不是小浣熊2024-11-21 19:38:12 于姐姐娜娜 河南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于姐姐娜娜 155粉丝 巴山楚水凄凉地,平面直角坐标系 01:06 解压视频满身布满藤壶的螃蟹 01:34 落单母狮不幸遇上一群鬣狗,惨遭围攻,旁边还有一群看...https://www.163.com/v/video/VKGK2UOQH.html
2.红熊猫浣熊科红猫熊MacV壁纸库提供高清桌面壁纸,mac动态壁纸下载, 红熊猫,浣熊科,红猫熊,食竹者,野生动物,可爱的,有趣的,休息,撒谎,分支等经典Mac壁纸下载https://www.macv.com/desk/181042.html
3.浣熊;长鼻浣熊;环尾猫熊;蜜熊;某些领域包括熊猫。的英文翻译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浣熊;长鼻浣熊;环尾猫熊;蜜熊;某些领域包括熊猫。的英文,浣熊;长鼻浣熊;环尾猫熊;蜜熊;某些领域包括熊猫。翻译,浣熊;长鼻浣熊;环尾猫熊;蜜熊;某些领域包括熊猫。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6%B5%A3%E7%86%8A%EF%BC%9B%E9%95%BF%E9%BC%BB%E6%B5%A3%E7%86%8A%EF%BC%9B%E7%8E%AF%E5%B0%BE%E7%8C%AB%E7%86%8A%EF%BC%9B%E8%9C%9C%E7%86%8A%EF%BC%9B%E6%9F%90%E4%BA%9B%E9%A2%86%E5%9F%9F%E5%8C%85%E6%8B%AC%E7%86%8A%E7%8C%AB%E3%80%82
1.长鼻浣熊是浣熊的近亲,它们一般以群体的方式出来觅食频道首页首页 长鼻浣熊是浣熊的近亲,它们一般以群体的方式出来觅食 2024-11-22 09:51 · 0次播放 发布于:山西省 C位看科学 +订阅 +1 评论 全部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写评论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https://m.sohu.com/a/829215134_121757667
2.养只浣熊当宠物,家里一天一个样,论拆家二哈都比不过它说起浣熊,相信很多80后都会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小浣熊面啦~呵呵,不是80后也没关系。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银河护卫队》,里面的浣熊擅长操作各种武器。火箭浣熊想必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饲养宠物,猫、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浣熊因其超可爱的外表,成为了很多人饲养宠物的选择之一...http://yecyd.com/m/?m=detail&id=111700
3.浣熊科浣熊科的发音 浣熊科 huànxióngkē 浣熊科在中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浣熊科 浣熊科(学名:Procyonidae)是食肉目下的一个科,包括浣熊、长鼻浣熊、蜜熊等,它们常被视为熊科的小型近亲。 本科的分类有一些争议。小熊猫曾一度被归入本科,但现在一般单独列为小熊猫科。 一般包括两个亚科六个属: ? 浣熊亚科Procyon...https://educalingo.com/zh/dic-zh/huan-xiong-ke
4.来自世界各地的20种动物是如何得名的综合分类专题浣熊 圆木上的浣熊。Joe McDonald/The Image Bank/Getty Images 这个词来源于阿尔冈昆语,意思是“他用手抓东西”。在这个词被纳入英语之前,浣熊被称为“wash-bears”(在包括荷兰语和德语在内的其他几种语言中仍然如此),指的是它们在吃东西之前清洗食物的习惯。 http://www.cnimporter.com/news/show-36038.html
5.熊猫基地里面该怎么玩比较好?最重要的是它们真的太会找镜头啦,每一张都很是出彩,值得注意的是小熊猫和小浣熊可不是同一个物种...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3865171-23766605.html
6.小熊猫是小浣熊吗小熊猫是不是小浣熊高中知识浣熊外形与小熊猫非常类似,但小熊猫身体较猫大,长60~62厘米。尾粗大,长40~45厘米,上有9个褐白相间的环纹,故俗称“九节狼”。体重约9公斤。头圆,四肢粗而短。背毛红褐色,腹部和四肢黑褐,耳边白色,脸有白色斑点,鼻子黑色。脚掌多毛,有助攀登。生活于1600~3000米的高山上,善于爬树。以根茎、箭竹茎叶、竹笋...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332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