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一句劝,最近没事别往外跑。因为这个天气,真的泰!热!辣!
当然如果你不得不出门的话,就当我没说。毕竟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动物在40度的高温下会找个凉快的地方休息,而人类则会坚持去上那个班。
而有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还要去找那个班,然后和hr互相看着对方上火。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热度不是很高,但是争议却不小。有网友在某互联网平台上发文称,自己最近在某招聘软件上找工作时,经常有和hr打招呼,但是对方hr已读不回的情况;还有某些hr在向自己索要简历后,就不再回复、没有了下文。
这位网友在某一次被某家公司的某位hr已读不回之后,一气之下一口气在该招聘软件上举报了21家已读不回、索要简历后不回的公司。
已读不回是减轻HR工作量的必然选择,况且已读不回应当是一种成年人世界中拒绝的代名词。
求职者没必要因为这些小事,而造成心理防线的崩毁。过度的玻璃心在求职市场是不可取的。毕竟工作是双向选择,HR已读不回的同时,变相地也是在告诉你,现有的简历不适合这份工作。
这也为求职者的工作选择在某种程度上给出了方向上的指导。况且,该求职者的举报行为有些过于激进了。
关于“hr已读不回的问题”,其实存在着一个求职者踏入职场时不懂人情世故的普遍现象。换个角度想,这于对求职者来讲,未免不是踏入职场时的第一道心理考验。没必要因为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而过度的委屈和不解,过度的不谙世事和玻璃心对于求职者的职业成长并无好处。
无独有偶,最近16元一小时的大学生的暑期兼职攀上了热搜。
近日,一位大学生向某连锁服装店隔空喊话“大学生就活该一小时16元打扫卫生?”
3亿热度马上在微博发酵。该大学生吐槽,导购岗还要干保洁的活,3000块请不来一个保洁,但是可以请来一个大学生。
曾有兼职大学生详细描述过“卖场整洁”的概念:把整个门店的地拖了,干拖加湿拖,早晚各来一遍。给假人模特掸尘,把衣架和货架每一层都打扫一遍,够不到需要搬梯子,试衣镜也需要如此。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所有的清扫任务需要一个人花三个小时完成而门店只给了一个小时,工作量安排的极其不合理。除此之外,该服装店的管理还十分严格:
(图:@花开富贵)
其门店生涯需要极其强大的记忆力,不仅需要对单品的摆放位置烂熟于心,还要一天写好几份文书,例如:日志,用于记录营业目标,工作收获,需改进的地方;感谢卡,感谢自己的带教上级加以引导。
员工们不禁呐喊“干一天活需要两天才能恢复过来。”
打工人吐槽,自己的时薪根本没有这个服装企业的兼职高,作为初出茅庐没有掌握相配工作技能的大学生,拿到这个价位已经是外企规范化符合劳动法的结果了。
某些中小私企的情况更为艰难。打工人们纷纷劝说大学生,一个兼职工作而已,想干就干,不想做就回学校。
毕竟,未来的打工之路还遥遥无期,眼前的这些都只是小菜一碟罢了。全职打工之后才知道,打工的苦那可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