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河北的农村家庭,贫困的家庭条件让他早早的明白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所以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创业的路上摸索,如今,刚刚毕业,创业的公司就做的有声有色。】
今天我们继续讲述创业的故事。今天我们节目的主人公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来自河北的农村家庭,贫困的家庭条件让他早早的明白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所以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创业的路上摸索,如今,刚刚毕业,创业的公司就做的有声有色。我们先来看看靠摆地摊起家的李海洋的故事。
他曾交完学费身上仅余66元钱每天只吃一个馒头靠摆地摊挣生活费
河北省石家庄市博强人力资源公司董事长李海洋:在我们本次寒假的打工当中,我们主要的工作从事一线生产线,比如说我们有电子零配件的生产,比如电视的组装。
他叫李海洋,26岁,河北石家庄博强人力资源公司董事长,趁着很多大学快要放寒假的时机,他正组织有意愿勤工俭学的学生到企业里打工,工作单位和岗位都由他来联系和提供。
学生甲:我想问一下在那当假期工工资是多少?
李海洋:基本工资是1680元每月,到第二个月叠加150元。
学生乙:咱们去到那边有没有中介费,需不需要跟你交钱?
帮助学生联系工作,李海洋不收取任何费用。李海洋说,起初成立人力资源公司,还是缘于自己上学打工的一次被骗经历。
李海洋说成立人力资源公司缘于自己上学打工的被骗经历
萌生了这个念头之后,通过调研,李海洋了解到现在各个企业都存在招工难的问题,而在各个高校很多大学生又有想利用假期打工的需求。2010年,还在上大二的李海洋成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公司,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
李海洋:那会儿一年大约也在几十万,几十万没有问题。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呢?
李海洋:也在上百万元差不多。
李海洋的博强人力资源公司就是在就读河北体育学院时成立的,在这里,记者发现,李海洋早已是一个名人。
记者:你们学校的李海洋听说过吗?
学生:听说过。
记者:为什么知道他?
学生:因为学校是创业新星,现在也有自己的公司。家里也是小时候也挺贫困的,通过自己努力创业成功了。
学生:都是挺崇拜的。
记者:崇拜他什么?
学生:听说他比较刻苦,成就了现在的一番事业。
李海洋:这就是我的校园,每次来到这里边都会有很多的感慨,能想到曾经进入大学的第一次,然后交完所有的学费,身上仅仅剩下60多块钱的生活费。
2008年,李海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入校时的学费是靠着李海洋暑假打散工和乡亲们东拼西凑的钱交上的,当时交完学费只剩下66块钱。
李海洋:后来我就用60多块钱维持了一个月的生活,当时很饿。
李海洋:早晨的时候买很多馒头,拿回宿舍吃。后来宿舍人有点嘲笑的目光,或者看不上,后来没有办法,冬天我就拿着馒头到操场去吃。
李海洋的老师回忆李海洋当时的生活十分困难
李海洋来自河北承德的一个农村家庭,这是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2012年拍摄的画面。眼前的这个小山村是李海洋的老家。
知道儿子要回来,父亲早早就等在了门口。李海洋的父亲双腿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姐姐患有精神病,全家一直靠体弱多病的母亲种地维持生计,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李海洋的父母告诉记者,从李海洋上初中开始,就利用寒暑假打工补贴家用。
2012年李海洋的家
李海洋的父亲:我们这小子小时候就懂事,实在太苦了,太累了。
父亲的话让李海洋很心酸,他控制不住情绪,一个人跑到门口,站了很久。
李海洋:最早贴膜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就是这里边然后有一个小的桌子,然后我就坐在这个台上。
这是李海洋曾经摆地摊的地方,因为担心被自己学校的同学嘲笑,他特意把摆地摊的地方选择了河北经贸大学的门口。
李海洋:刚开始的时候比较艰难,第一个半天的时候挣了30块钱,后来随着自己技术的成熟和对市场的了解,慢慢地每天可以达到三到五百。
回想起自己摆地摊贴手机膜的生活,往日的艰辛历历在目。李海洋的其中一个手指因为当时被贴膜的刀子割破,血流如注,至今都没有知觉。
李海洋:就这个手,是最严重的,然后这个手至今它的神经也是断裂的,没有知觉很麻木。
摆地摊发现新商机卖“情侣卡”两个月挣50万
摆地摊的生活非常的艰苦,但是,李海洋在这里却发现了一个商机,这个商机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甚至让他两个月就迅速赚到了50万元。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商机呢?
李海洋:最早的时候我知道一个城市里边有亲情一家,或者叫亲情1+1这样的业务,当时我的想法把它能不能组装作为情侣卡销售。后来我就这样组装,以情侣卡的方式进行销售。
李海洋:本来是没有这个业务,而是被我给放大化了。原来可能叫做亲情一家,被我改成了情侣卡,因为你要用原有的名字你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了。我始终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品牌,都要有自己的标语,要有自己的企业形象,这是我对自己的定位。
在李海洋的重新包装后,“情侣卡”迅速打入校园市场,他又通过招聘各所高校的学生做代理的方式,迅速占领了各个学校的“情侣卡”市场。
“情侣卡”迅速打入校园市场
“情侣卡”的销售,让李海洋两个月挣了50万,这是他在创业路上挖到的第一桶金。不过,就在李海洋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情侣卡“的业务突然被停止,再也打不通了,而当时李海洋的”情侣卡“用户已经有四五千的用户。
李海洋:这个操场就是我曾经上大学对我意义比较重要的一个场地,精神压力比较大,情侣卡失败的时候,就在这个操场拼命的去跑,在整个操场一圈一圈的跑,之后把自己跑的站不起来了,哭着告诉自己说明天一样会很好。
李海洋:我就觉得,在人生创业当中,如果你自己不够诚信,你就没有办法往明天走。
如果说校园情侣卡的销售,让李海洋赚到了第一桶金,那么,尝到了创业的甜头的李海洋显然不能满足,于是他又在寻找新的商机。就在他读大二的时候,他又发现了一个能让他三年赚500万的机会。
不断发现新商机三年赚取五百万
李海洋:今天一共是多少?
学生:今天一共那面不是不到20个,咱们这面到现在为止大概是30多个,今天50多包。因为今天不是高峰期。
李海洋:那就接下来把那个名片各个宿舍再发一下。
学生:行。
除了卖校园情侣卡,李海洋又在拓展新的业务。现在正值放寒假,河北传媒大学的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寒假将自己的行李托运走,李海洋今天来查看一下当天的业务量,这个”校园快递“业务是李海洋在2010年办起来的。
记者:在你这给他们运什么样的收费?
李海洋:在这边我们分为以袋子为标准,那么我们分为三个档次,也就是所谓的这个最小的那个是50,这边那个是60的,那边那个是80的,就是不计重的,你随便装装多少都可以。比如说这一个包裹它可能大约我们以40公斤来计算的话,他们首重在河北省普通快递可能是10块钱一公斤,接下来的39公斤是按照每公斤5块钱来计费的,也就是他这一包合下来大概在190多块钱,将近二百多吧,那么我们通过这种形式就一下子减少了开支,学生会省钱。
李海洋向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介绍”校园快递“的收费
李海洋:就是说每个包裹我们大约有10%-20%的浮动,那么在这个利润空间点来讲,我们主要是靠量,我的量是很大大。比如说每年的6月份毕业,我们可能大约有10万个包裹。”校园快递“针对的主要是大学毕业生,说起这项业务,记者发现,细心的李海洋,总是能从身边看到商机。
李海洋:最早的时候就是发现学生毕业,因为他在学校生活了四年或三年,那么他有很多的东西,比如衣服、书本在毕业的时候他都要全部运送到家里,因为当时快递公司是不允许进校园的,很多时候几个女孩子或者男孩子一起抬着一个行李,抬到学校的门口,这事我觉得非常吃力、非常不方便,而且外边的价格的确是很高,这时候我就瞄准了这个快递市场。
李海洋向来是个行动派,想到就马上去做。他开始联系各个高校和快递公司,想与他们合作,负责校园的快递业务,但他的想法却遭到了双方的质疑。
李海洋:第一就是学校对我的一些质疑,第一我是学生,就是说还没有公司的实体,当时快递公司他也说我不行,说你这么量不行,跟不上我们肯定不能跟你合作。
这些质疑声并没有让李海洋打退堂鼓,他看准了校园不能轻易让社会外来快递公司进校园的空隙,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找各大高校的保卫处。
质疑声并没有让李海洋打退堂鼓
速递服务公司经理助理马玉分:行李就是一包一包,一个学生就有两三包。那个时候,我们输送带上全部这一块都是满的,运输上也带来压力。
李海洋用发展情侣卡代理的经验,在各个大学开始找学生做代理。因为方便和可靠,很快占领了当地高校的快递市场。
学生:我也是咱们大四的。
记者:也是学生是吗?
学生:对,就这学校的学生,跟他干三年,现在毕业了,大一跟他干。
学生:大一开始做,一直到现在。
记者:大一帮他做代理是吗?
学生:那时候一个月才给我200块钱是吧?
记者:现在呢?工资涨了吗?
学生:涨了。
记者:现在干一个月多少钱?
学生:李总能说吗?
李海洋:不能说。
每年到毕业季的时候,李海洋都从各所高校招聘大学生代理,这个需求就有三四百人,根据收取包裹数量给予一定的提成,每人每月能拿到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收入。
记者:那这一块也从你人力资源这一块来走吗?
李海洋:我现在去另外一个点看一下,看今天收了多少包,因为在这个时候收件不是很多,不是最忙的时候,因为冬天离开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会选择在夏天离开,这个时候不是最高峰期。
李海洋:今天收了多少包?
学生:今天收了十几包、二十包吧。
现在,李海洋已经与石家庄市43所高校、四家快递和托运公司达成了合作,每年利润超过百万元。
李海洋:第一我觉得包括学生创业,首先你最熟悉的东西是什么?我觉得我最熟悉的是校园,最懂的是校园,最了解的人又是学生,所以我的定位,我认为创业中客户定位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我的定位就是学生。每一个环节包括衣食住行,生活起居这些种种的事情当中都有商机。
一个贫困大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创业。不断发现自己身边的商机,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创造财富。不仅方便了同学,而且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都常说这样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8、9岁的年龄,对很多家庭富裕的学生来说,都可以衣食无忧的生活,只需要读好书就可以。但是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赚足学费,要去创业。
建立创业教学班校党委书记:教学班学生挣的比我工资都多了
李海洋:现在我们不是创业学生嘛,他们有很多的创业项目在开展,咱们知道做早餐的这件事情,还有就是他们的空中超市这些创业项目,很多时候在学生当中,目前相对局限一些,有一定的困难。有的时候办公场地受限,比如早餐需要一个场地。
河北省唐山科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文德:至于做食品,一个是得把握食品安全,再有需要学生履行一些必要的程序。
在河北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书记办公室里,李海洋正和校方领导商量着如何帮助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事情。2014年6月,李海洋与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海洋特色创业教育基地。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德文:学校有师资,海洋有创业的经验,有团队管理的经验,通过这半年的合作,海洋营销特色班已经走在了其他普通班的前面,成绩大家也有目共睹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什么样的成绩?
王德文:学生的创业本领要好于普通班的学生。
记者:这从哪里能看得出来呢?
王德文:效益吧,现在海洋班有的学生一个月的收入可能比我要多了。
记者:现在大一的新生已经开始在创业了是吗?
王德文:对,他们从过去的光说不练,或者叫光学不练,现在叫又学又练。
李海洋:这就是我们的海洋班,现在学生都已经去实习了,这边就是我们的创业成绩排行榜,他们的成绩整体上面每月的收入,最低的都在一千块钱左右,最多的我们有达到一万二三、一万四五的还有。
由于是第一年试水,”海洋班“现在一共有24名学生,现在绝大部分都利用寒假到企业实习去了。”海洋班“的招生对象和条件是像李海洋一样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报考时必须出具贫困家庭证明,三年的学费由李海洋全部支付,李海洋希望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都得上得起学,同时也能靠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
学生:海洋老师,我们在进货的时候,进水果的时候,进来以后在卖的时候不好卖怎么办?
李海洋:你刚才说的进水果的问题,首先就是你项目选择的问题,那么水果他是有保质期的,也就是说你在几天卖不出去它会腐烂。那么你看我们其他学生不管他们做的什么产品,他是可以促销的,或者是说他不会变质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学生:一个月能赚到1000左右吧。感觉特别自豪,可以不跟家里要钱了,可以自食其力了。
学生:像我的话能分到2到3000元,然后最低的也能分到4、500块。
记者:大家都凑份子,然后再根据凑份子多少来分是吧?
学生:对,有一个股份。
记者:啊,你们还有股份?
学生:对。
记者:你是大股东吗?
学生:对,我是最大的股东。
记者:最大的股东你出了多少?
学生:当时弄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只出了400元。
你占多少股?
学生:我占51%。
记者:最低的出了多少钱?
学生:最低的出了200块。
记者:还51%,你要控股是吗?
现在,”海洋班“的学生都成为学校其他学生羡慕的对象,有的学生还多次向校方申请转到”海洋班“学习。
学生:我看到这个班的同学和我们学的东西都不一样,他们已经开始赚钱了,也不用向家里边要钱了,我感觉这样很自豪,不用父母就可以在学校生存。我找了好多主任还有很不容易才转过来的。
王德文:对海洋来讲,他会开拓出一片新的创业天地,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业技能的学生,对学校而言,使我们这种高职教育类的学校有了一个更清晰的定位,最近我把我们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定义为创业型应用技术学院。过去的应用技术类,孩子们出来,是蓝领的工人,操作人才,我加上了创业型,那么孩子们就业的天地会更广阔,从这种意义上说,不仅是双赢,它是三赢了,合作的双方和学生。
今年是李海洋和校方的第一年合作,根据创业的需要,目前开设了计算机控制和营销与策划专业,未来李海洋希望再加开一个电子商务专业,招生人数每年达到500人。但是,现在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生源。
晚上七点,李海洋回到自己在学校的宿舍,顾不上吃饭,他赶紧忙着联系寒假在外地实习的学生的事情。
李海洋:那两人怎么说的后来?说过来接来?
同事:一开始说她姐接,后来说没空。
记者:你现在处理的是寒假打工的事是吧?
李海洋:对,就是孩子实践学习,但是学习当中有很多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孩子,比较优越之后,就受到一种溺爱,到了企业之后有严格的规定和制度,他自己是受不了的,所以他要回去,回去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
记者:带着这些孩子也不容易是吧?
李海洋:对,非常非常的操心,他跟做产品和其他的创业不一样,它是比较操心的一个事情。
李海洋:话筒都调试好了?
学生:调好了。
李海洋:应该没问题了吧?
学生:没问题。
今天一大早,李海洋就来到唐山市的一所高中,他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路在脚下”。
李海洋:我想通过这次演讲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认识我,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农村出来的孩子是可以靠自己的能力闯出自己的天地的。然后通过这次演讲,就是在来年的时候,学生能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我的高校。
现在,李海洋每天都要跑四所高中进行巡回演讲。
李海洋:很累,每天早上六点或者五点就出发,路程比较远。
半小时观察:志存高远更需脚踏实地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李海洋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来自河北的一个农村家庭,由于贫困的家庭条件,他很早就明白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所以他在自己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创业的路上探索了。如今他刚刚毕业,创业的公司就做的有声有色。而李海洋最初却是以摆地摊起家的。(《经济半小时》20150110一个大学生的创业人生)